让孩子们品味估算的魅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这是针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一道练习题。在反馈本题时,我发现只有小部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如:26×32这一题,可以把26看成20,把32看成30,20×30=600,把结果估小了,还有600,说明正确的结果比600大,所以不可能是532。而34×32这一题,只需要看个位,因为个位相乘的积是2×4=8,所以不可能是532。然而,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了准确计算,再去比较结果。
  这让我感到自己教学的失败,自觉得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常常会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之更加简便。可是,没有了引导,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是不是在我的教学中缺失了些什么?如何让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
  课标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体现估算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数感。
  • 以情促思,生成估算意识

  如果把估算当做一个单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我想学生只会在有要求时进行估算,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方便解题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验估算的重要价值,这样学生才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地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估算的背景意义,激发学生的估算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创设“为了庆祝国庆节,在体育场中间搭建一块长方形的大型舞台,长104米,宽49米”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铺满这块舞台大约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毯”的问题进行估算。利用提供的问题背景,使学生体会“104×49”的估算不是抽象的乘法估算,而是在解决问题的生动情境中应需而生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 数形结合,探究估算策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根据问题情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在设计问题时,提供有效的数学情境,恰当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形象地识别、判断“估大与估小,以及估多了多少与估少了多少”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解决“104×49”大约是多少的问题中,学生一般会展示出三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04×49≈4900
  想:100×49=4900
  方法二:104×49≈5200
  想:104×50=5200
  方法三:104×49≈5000
  想:100×50=5000
  让学生思考这样估算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相差了多少?并用课件加以演示。在估算策略和方法选择过程中,解释结果估大估小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以上这三种估算方法中,哪种估算结果最小?哪种估算结果最大?如果在一条数轴上,用一个点描述出来,就会十分清晰。
  在直观数轴图的辅助下,学生能很轻松地明确估算结果的值域范围,实现对估算结果“会判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
  • 求同存异,构建知识体系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安排精确计算与估算的方法进行解决,让学生体会精确计算与估算的异同点,感悟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精确计算,但有些问题可以用估算来解决,体验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并通过估算结果与准确数的比较,初步认知那个结果跟准确数更接近。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虽然他的估算方法是对的,但是本題应该是精确计算,而不是估算。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我们可以用以下的图示描述估算与精确计算之间的联系。
  我想,《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加强估算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习惯以及估算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有关估算的数学资源,并挖掘教材中有关估算的题材,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发展学生的估算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恒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的常见问题,它可以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恒成立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第二类为类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第三类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对x恒成立,第四类为其他恒成立问题。这四类恒成立问题都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恒成立问题时,可以先判断它是哪一类,然后使用相应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期刊
在数学家的眼里,数学是诗,是歌,是画……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做的是用我们的智慧去创造精彩的数学课堂,让我们在激情与享受中教,让学生在欢快与入迷中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忽略学生的学;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创造。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从学生的学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1)巧设激趣,自主学习。兴趣是一种带
期刊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一、读练结合,习惯的养成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
期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建立,如何将教育做的更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育从业者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式的“三备三写三统”的经验式教学,一种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正在呼之欲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要逐步地从一名教书匠向专家、学者,甚或教育创新的开拓者和实践者转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成为课
期刊
从近年中、高考的出卷导向可以看出,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各科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全科阅读理念悄然成风,正可谓“得阅读者得天下”。语文学科,作为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小学期间更是一生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  一、第一层楼:会读  (1)为学生阅读铸造环境。在阅读过程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所谓“书生意气正当时”。学生的想法多,思维能力强,教师可以适当“放权”,却不能等同于“放
期刊
一、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知识的趣味性与学生接受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新知识点的趣味性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越好。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充分关注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
期刊
摘要:复习课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继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知识的复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复习形式 理解掌握 總结归纳 分类讲解 高频错误点 二次复习等  复习课通常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在对巩固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复习课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继续,有着承上
期刊
要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给学生呈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很重要。  一、精选内容,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
期刊
背景:在当前的语文作业中,不难看到如下镜头:  镜头一  师:今天大家都很累,老师就不布置练习了。  生:一片哗然,热烈鼓掌,还夸奖说:“老师,您真是太好了。”  镜头二  师:今天的语文作业,作文一篇,内容是xxx,不少于300字。生:一臉苦脑状,小声嘀咕:“又是作文,三天一小作,五天一大作,怎么写得出来嘛?”镜头三师:下周要单元考试,这周回家把两个单元的词语各抄两遍。生:心中甚为不满,暗暗抱怨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既是一个教书者,也是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珍惜每一次机会,激励学生学习。  记得那是刚开学不长时间的一个下午,我向往常一样,拿着试卷,走进了三班的教室。首先应入眼帘的是在讲桌上,放着一瓶可口可乐饮料,当时,我的心中顿时产生了不悦。哪来的饮料,怎么放在了讲桌上?这是教室,怎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在讲桌上呢?也太不把我这个老师当回事了。  我板着脸,压着火,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