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东方:缓慢的大地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徒步行走时,脚下的赭石色土壤是那样柔软;当我开着陆虎,我也喜欢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慢行,微风拂动头发,手肘支在窗边。渐渐地,道路上充盈的那种缓慢感浸润了我。”在自己的摄影集《东方印象》序中,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如此写道。自1955年春天始,至1958年,整整三年时间,马克·吕布在他所言的“东方”旅行,几千幅图片,记录下了那片遥远梦幻土地的贫瘠与摩登、空旷与拥挤、沉静与躁动。
  马克·吕布所谓的“东方”,与其说是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是个文化概念,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日本这八个国家,在地理上处于西方的另一边,在文化上,似乎也义不容辞地成了西方的“他者”。一函五本的《东方印象》,呈现一个西方青年于长途跋涉中,坐实对东方的想象,印证对东方的寻求,汲取来自东方的营养。
  整个20世纪50年代,西方,或者更具体说,欧洲,正在战后创痛的恢复期中。20世纪前半段的两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元气大伤。战争结束后的十几年里,他们一方面重振旗鼓、力图让满目疮痍的欧洲重回历史的辉煌旧貌,一方面也在探寻战争的发生原因。热爱内心思索的欧洲人,不由问起:“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是谁?”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们想找到病因,更想找到疗方,“远离欧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去探索广阔浩瀚的东方”,正如马克说的,“摆脱在法国的习惯和束缚,……沉浸在养育了那些东方国家的土地和人情中……夏季的夜晚凉爽而甜美,几乎处处有小溪在潺潺私语。”东方是宁静的、缓慢的、根植于土地又安然于现世的;它不着急前进,也不意在攫取,“在这里,时间仿佛停下了脚步。”战争始于争夺,始于资本主义无止无尽的扩张和攫取的欲望,始于现代性无法自控的“进步”,与此对照,彼时的东方虽然贫穷落后,甚至有些粗砺野蛮,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前进步奏,它似乎在世界之外,又在世界之中。这样的东方,即便不是疗方,也是另一种可能。马克·吕布带着相机出发前往东方的时候,只是单纯向往那“异样的、美丽的国度”吗?也许主观是的,但下意识对欧洲的逃离,一定有对母国的不满在里面。在不满的对面,是希望,在西方的东面,是东方。
  在马克·吕布的眼睛中,在他的镜头下,在他的画面里,“东方”有两个特点非常突出。一是缓慢,一是土地。缓慢的不仅仅是速度,也是表情,是情绪,是节奏。黑白照片本身的魔力更增添了缓慢的气氛,它褪去了五彩的狂躁,只留下两种色彩静静对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河面上,虽然有河水流动的波纹,有小舟划动的双桨,但在背景楼群的沉静衬托下,前景那艘驳船,仿佛入定般一动不动。交通工具的使命就是前进,而且是快速地前进,但在东方国度,在还以马、驴、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地方,受速度所限,目的地总是非常遥远,路途才是行进的目的。所以,在马克·吕布镜头里,频频出现途中歇脚的画面。曾有名言,“走得慢点,要不灵魂跟不上。”休息是暂止,是停顿,是补充。在途中歇脚,那些行者不仅架锅做饭,还奏起了乐器,抽起了烟。一个小伙仰头歌唱,旁边的伴奏者默默闭上了眼睛。一定要匆匆去什么地方吗?此时他们的心里并无牵挂,支着下巴看着抽烟客的那个旅人,脸上没有一丝焦躁,烟雾也没有打扰他,他反而露出满意享受的表情。速度在这里退却了,缓慢但非静止的节奏掌管着一切。就像车驶向远方,奔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而一只乌龟,却慢慢挪动着,它占据画面视点中心的这份存在感,似乎成了整个东方的隐喻。
  速度的缓慢形成了节奏的迟缓,节奏的迟缓造就了情绪的平稳,情绪的平稳透露出气质的沉静。面容表情的安稳,是内心平静的折射。那两位半躺在坟墓旁守灵的男子,看不出他们的悲伤,生老病死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平常;仅仅就在这幅照片的前几页,同样有两个半坐半躺、晒着太阳的当地人,他们的表情与前者如出一辙。如果说这是出自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一辑伊斯兰国家的图片,那么,在印度、尼泊尔那辑里,同样有在逝者边静坐的男子,虽然他背对着我们,但安详平稳的表情似乎也清晰可见。另一张充满现代感的大桥下,七八个男子像是这世界与我无关似的或卧或躺。最令人惊艳的是中国北京街头那位伶人(应该是伶人吧),圈着兔毛别无它缀的大氅,大氅里露出的细长骨感的手,手的纤细指间夹着的烟,这一切都不及他的表情那么有冲击力,那是“万物尽往矣,我自岿然立”的气度。气定,神自然闲,无论是东方土地哪片国度,大致都能找到这份“神”,或许这才是东方成为“西方的东方”的原因。
  不过,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东方,有别于以往的“西方的东方”。自18世纪启蒙时期伏尔泰将目光投向他从未踏足的东方开始,一股“东方热”或曰“中国热”,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猛然冲击着法国和整个欧洲,东方以“细腻的丝绸”、“精致的瓷器”、“婉约的戏曲”成为那时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和潮流。但这些需要花大量时间打磨、欣赏、把玩的精细艺术,被进步的滚滚车流抛在身后,在马克·吕布的镜头下也难觅踪影。他拍摄的土耳其,没有细致的细密画;拍摄的中国,没有光滑的瓷器;拍摄的印度,也没有充盈可见的精美佛国艺术。相反,马克·吕布的东方,可以说是粗砺空漠的东方,无心修饰的东方。不过,这样的东方,沙石飞扬的土地扑面而来,却另有一番韵味和意义。
  马克·吕布的东方,土地未经雕琢,像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样子,它坑洼不平,但与行走其上的生命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我们可以看见赤脚的农夫,赶着牛车直接与这土地接触,也可以看见光足的挑夫,在山间小道上费力前行。除了“中国”和“日本”两册,另三册几乎每张照片都有脚下原生态的土地或河滩,人是土地上的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意味着稳定、踏实,意味着任时间流逝而空间不变,意味着与过去、与传统的接续。
  现代性以打造“新世界”为己任,它肆虐之处,我们将无法再看到庞然大象缓缓走过宫殿,也无法看到那只孔雀,可以旁若无人地昂首阔步。这是它们熟悉的土地,也是我们熟悉的土地,但无孔不入的现代化不再允许它们的存在。土地被轧平,铺上沥青,为飞奔的轮胎制造平滑的跑道,就像马克·吕布的那张照片,路牌上,一边画着小汽车,指示走左道,一边画着驴和骆驼,指示走右道;一边是较为光洁平整的车路,一边是沙砾乱石的土道,世界在此被分成东西两半,多么富有象征意味。
  可惜,人和大地的密切联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渐渐生疏乃至消失。西方在找寻东方,寻找医治人的异化的疗方,未料东方也在找寻西方,把西方当作前进的目标。急切想“脱亚入欧”的日本,在马克·吕布的影集里,确实展现了这份急切的成果。虽然有商人按东方传统方式深深鞠躬致意,却已是西服革履;那个站在和服商店门口的老头,虽足蹬木屐,颈间却扎着西式的领结;虽有艺妓仍如上世纪那样温婉可人,在和式房间里插花的女子有着花一样的姿态,但是,马克·吕布镜头里的日本,更多是商场、洋文、性感挑逗的衣着、步履匆匆的人群。因此,正如前文所说,东方与其说是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是个文化概念,是为了西方的想象而集体存在的。其实这些国家,虽说都处于东方,内在质素却非常不同,或者说,某种程度上不能把它们作为一个集合等而视之。
  马克·吕布摄影集《东方印象》的一函五册,既整体展现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又分别一一描摹了东方数国的不同样貌。从中,我们似乎看见了西方寻东方而来,也看见了东方追西方而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人们视野的扩大,以及消费水准、审美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很多坚持自己风格的婚礼摄影团队在市场上涌现出来并获得发展。Pooma(卜马工作室)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在北京婚礼摄影业内声名鹊起。他们尊崇纪实手法的婚礼拍摄,崇尚马格南图片社的经典风格,给步入婚礼殿堂的新人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为此,我们采访了工作室的艺术总监、首席摄影师宋勇。  你眼中的定制婚礼摄影是怎样的?你和团队如何体现这个理
期刊
主持人语  两个成功样本  我们总在追求各种成功。在结果里,在过程中;在思想里,在世俗中。我们总得为活着找到意义,为意义找到认同。  成功总好像迷宫般缥缈,难以琢磨。就像缘份,只有在经历后,回头看时,才能确定“哦,原来是这样。”  与陈庆港和赵青相识在2009年。那一年,7位中国摄影师在“荷赛”上获奖,这个史上最好成绩让媒体用上了“荷赛中国年”的标题。他们二位都位居其中,可谓成功。  陈庆港的《走
期刊
作为一位婚礼摄影师,香港人蔡敏亮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他的顾客来自世界各地。仅在2012年,他就拍摄了一百多场婚礼,并获得了“中国人像摄影十杰”、“50位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婚礼人”等荣誉。他擅长利用自然光线拍摄,作品角度独特,情感细腻,呈现出丰富的细节和层次。与此同时,他还十分乐于分享自己的摄影心得,让我们来听听他对婚礼摄影的看法吧。  提到自己的从业经历,蔡敏亮笑言:“不是我选择婚礼摄影,是婚礼摄影
期刊
维托·费诺切罗居住在马萨卡利,意大利职业摄影师协会(FIOF)成员。他职业生涯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西西里,从婚礼报道摄影、商业题材的拍摄服务,到为一些私营公司和时尚书籍的拍摄,另外还包括大量的个人摄影探索。他的实验性风格一直介于先锋和传统之间,通过展览和其他摄影活动为国内外的摄影圈所知,为他带来诸多国内外奖项。  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维托向我们呈现了一次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而他在作品中寄予的梦境隐
期刊
197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推出名为《“威廉·埃格尔斯顿的彩色照片”摄影展》。这是继该博物馆著名策展人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1925~ 2007)1967年策划的“新纪实”展览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展览。该展览展出美国摄影家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75幅彩色照片,主要拍摄的是该摄影家在美国南部家乡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日常生活中一些显而易见的场景,以
期刊
第九届“华赛”的评委们开玩笑说,三月的杭州真美,但与他们没一点儿关系。  3月20日,第九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在杭州西湖畔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开评。来自世界各地的13位评委连续4天,面对投影,从早8点工作到晚8点。无数次锐利目光的扫射,无数轮激烈的头脑风暴和无数慎重决定后的轻轻一按,最终让70多组影像从通过初选的70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  或许,比赛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委的知识结构、工作
期刊
2000年7月,刘海峰从新华社银川分社调到天津分社,还是当他的摄影记者。  刘海峰,祖籍东北,生在青海,长在甘宁,从小就在这里摸爬滚打,身高1米85,典型的西北大汉。自从当上摄影记者,每年他有200多天行走在“山川”、“沙湖”之间,相机的镜头所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沉寂的西海固,黄河九十九道弯……海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条“西北狼”。到了天津卫,却如何适应这直辖市的水土?如何报道天津的城市
期刊
“我想坚持下去,当女儿出嫁的时候再制作一个短片送给她。”  去年年底,一个多媒体短片《吾家有女》在优酷上引起关注,这是一位摄影师父亲16年用镜头记录女儿成长的集成,浓浓的父爱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观者。这位父亲就是新华社摄影部非常优秀的图片编辑和记者刘宇。这里,他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所思所感,相信会对摄影人和为人父母者有所启示。  这是一部12分钟的短片,完成它却用了16年,更准确地说它还是“未完待续”的。
期刊
四年前的一次杂志拍摄使时尚摄影师柴利增意外地跨界进入婚礼摄影行业,似乎也预示了他与其他婚礼摄影师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四年来,他的镜头记录了中国名媛、政要、明星、世界冠军、文化精英、商界名流等的婚礼和婚纱大片,创立了个人高级定制摄影品牌,把传统的婚礼纪实摄影和婚纱照变成了有时尚风格、个人特色和情感价值的婚礼大片。  被誉为“时尚圣经”的《Vogue》杂志中国版在去年的婚礼专刊中用史无前例的15页篇幅
期刊
丹尼·董(Danny Dong,中文名董樑)是美国一家高端婚礼摄影工作室的摄影师,也是世界WPPI婚礼协会一等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充满戏剧效果和张力,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作为一位华人青年,他如何进入美国的婚礼摄影行业并广受欢迎,让我非常好奇。2012年年底,他回国在上海举办婚礼摄影讲座,门票卖出1500元每张的高价,引发众多业界人士和婚礼摄影爱好者的参与和关注。在他办完讲座的闲暇期间,我采访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