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市售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γ射线辐照后效应

来源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基甲酸酯(PET/PU)、聚丙烯/聚乙烯(PP/PE)、聚乙烯(PE)三种不同材质医用防护服辐照灭菌的辐照后效应及辐照对防护服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表面接触角、断裂拉伸性能测试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医用防护服材料辐照灭菌后表面形貌、亲水性、力学性能和自由基的变化。结果表明:PET/PU、PP/PE、PE材质的防护服经γ射线辐照后,微观形貌没有很明显改变,材料表面疏水性下降,接触角分别降低2.8%、7.9%和17.8%;灭菌剂量(≤50 kGy)下γ射
其他文献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氧化锆(ZrO2)的钼合金棒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ZrO2含量对钼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添加细化了钼合金晶粒,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钼锆合金的硬度和室温抗拉强度增加.当ZrO2质量分数为2.5%时,钼锆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值(HV10240),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820 MPa).
二硫化钼(MoS2)具有特殊层状结构和特有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催化剂、生物医疗等领域.文中论述了MoS2的润滑性能、光电性能、催化降解性能,介绍了MoS2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生物医疗、生物传感器、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结合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提出了MoS2未来的发展趋势.
概述了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钼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增强体以及增强体对钼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包括钼粉制备工艺,复合粉末制备方法,粉末成形及致密化技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钼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总结了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改变球磨时间,获得不同粒度分布的钨粉颗粒,分析球磨时间对钨粉粒度分布和形貌特征的影响,提高粒度分布在目标区间(5~11μm)的钨粉颗粒体积分数.结果表明,球磨的前2 h对原料中大颗粒钨粉的影响较大,钨粉颗粒最大粒径由134μm迅速下降到20μm左右.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钨粉粒度分布指标减缓下降,除粒径变小外,颗粒形貌基本无变化,但是在球磨10 h后开始出现团聚现象.综合分析可知,球磨时间的改变对钨粉粒度分布指标影响较大,球磨时间为8 h时,可获得粒度分布最窄的钨粉颗粒,在目标区间的钨粉颗粒体积分数达到
以W–Re片和石墨块为原料,Mo/Zr混合粉为焊料,在1850℃和30 MPa的条件下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了W–Re/石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剪切断口及室温剪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压烧结复合材料的Mo/Zr焊料层中发生了明显的分层现象,靠近石墨区域的物相组成是ZrC和Mo2Zr,靠近W–Re区域的物相组成是Mo2Zr和锆基固溶体(Zrss).复合材料的断裂主要发生在焊料与石墨界面上,焊料并未明显渗透到石墨中,未能形成钉扎作用,试样的室温剪切强度约5 MPa.
利用机械合金化结合气固流化技术对WMoTaTi元素混合粉进行预合金化和改性处理,改善粉末形貌、球形率和流动性等特性,使其基本满足3D打印工艺要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实验设备表征粉末表面形貌、粒度分布、流动性、相组成、化学成分等特性.结果表明,经过机械合金化的WMoTaTi元素混合粉末为BCC单相,预合金化效果良好,但预合金粉末球形率仅为26.7%;经流化改性处理后,粉末粒度分布变窄,球形率提高至66.7%,中位径为15.7μm,元素分布均匀,粉末流动性提高至(35.3±0.2)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基础性实验,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成熟的学科体系。比较罕见的是,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在某一时刻碰撞所产生的火花给以往的成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引发了新一波的研究浪潮。溶剂化电子就是这样的情况,它是一个在液体中孤立且电荷极化的电子,那么,这样一个概念是源自何处呢?
应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出高精度、高性能的异形钛合金零器件.通过多粒度粉末搭配,采用聚甲醛为主组元的多组元粘结剂,制备出高装载量催化脱脂型钛合金喂料,再经真空烧结获得制品.研究了催化脱脂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喂料配比对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D50=25.28μm)、中(D50=16.75μm)、小(D50=12.66μm)颗粒按质量比17:6:2搭配时,钛合金混合粉末相对振实密度较大,为55%.喂料较佳的催化脱脂工艺为:脱脂温度120℃,N2通入速率120 cm3·min?1,HNO3气体通入速率1
自由基光聚合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加工技术,在涂层、黏合剂、清漆等表面薄层固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厚膜、不透光材料及包含填充剂体系的光聚合固化,因组分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导致聚合效果差,甚至聚合失败,通过光诱导暗聚合途径能有效克服这一技术缺陷。本文从光诱导暗聚合体系特征、暗聚合引发剂/体系品种和发生暗聚合活泼单体的结构特征等方面综述了这一特殊聚合行为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对其的认识与应用。
研究过表达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对经γ射线照射过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Daxx与辐射诱导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通过转染将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质粒转染阴性组与Daxx转染组,利用生物细胞辐照仪经γ射线照射至不同剂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Daxx的表达;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中Caspase-8的相对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且其中变形细胞越来越多;Daxx表达水平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而升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