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孝哪得清如许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谈论孝道是否不合时宜?”“孝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孝是人权的不平等?”“我很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小皇帝、啃老族、月光族、离婚族盛行的当下,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仔细观察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会如数家珍:诚信危机、婚姻危机、家教危机、食品危机、环境危机、道德危机、金融危机等。这些危机的背后,其本质都是因为缺少:诚、敬、顺,核心就是孝。孝生诚,诚生信,信立于天地人间;孝生敬,敬生爱,爱温暖当下人心;孝生顺,顺生和,谐和万方众生。回归孝就是回归中华文化的入手处,回归文化的源头。正所谓:问孝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孝心来。
   在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中,孝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中国有一句老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
   说孝道,首先就要说到“五伦”。所谓五伦,指的是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一个都不能离开人群而独处。而五伦,正是与每一个人都关系最为密切者。任何一个人,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与自己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其他一切人际关系。
   五伦中的任何一伦,都有其特殊的规范,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礼臣忠等。它要求每一个人根据所处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各尽己责,如父母的责任就是要慈爱养育子女,子女的责任就是要尊敬孝顺父母。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根深蒂固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关于孝的大量言论。
   《孝经》中,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主张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应该身体力行的。
   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指君王、父亲对臣工、子女有绝对的权威),于今已绝对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守孝三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文明发展、信息交通便捷的今天,似乎已可以灵活理会这些话而不是照本宣科。在孝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凡是机械僵化甚至扭曲孝的自然本质、人性本质的部分都应该抛弃,尤其把孝和愚忠过去君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愚昧更应该清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的体制怎样的变幻,中国人民历经了多少的磨难,孝道,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注定我们将来要承担这份责任。我们无法体会父母亲在一天天衰老,从黑发到白发,从紧俏的皮肤到渐渐变得粗糙的脸,岁月将这份见证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脸上。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孝没有大小,没有贵贱,在父母的眼中,儿女发自内心的孝就是他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其他文献
兄友弟恭——悌的本意   “孝悌”为中国人传统伦理的基本构成,孝与悌,本就是相生相伴的。《论语》第一篇就指出:“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也就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很少会忤逆不道。就此,一个人拥有孝和悌的品质,已被看作是为人为事的道德保障。   那么,何为“悌”?贾谊《道术》曰:“弟爱兄谓之悌”,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长。而推演开来,“悌”所提倡的,就
期刊
就身体而言,只有通过父母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逐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同样,就心灵而言,要想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也只有通过父母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孝亲是一个人可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成就事业,享有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于孝。”意思是说天地的特性要通过人才能得以充分表达;人的特性只有通过行孝才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是因为父母是我们的心灵和与宇宙万物相融
期刊
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不可不知的。而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而心理距离越来越远,父母如何关爱儿女?儿女如何对父母尽孝?几千年的发展仍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传承、传播和传达中,必须真正认识和践行孝道,使之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   本刊记者带着一个对孝继承和发展的思考采访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在现代文化形态里,不仅要做好对传统孝文化的继
期刊
同那些来自西方文化背景、只是偶然落脚中国的人不一样,对我来说,中国从来不只是个影像,或者什么不切实的东西。她承载着我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我对她总是怀着世上最美好的祝愿。   旅居异国18载,2004年3月我回到中国,在大学里教授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不是好奇心,而是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西方的生活体验。   每个关于文化比较的演讲,我都把重点
期刊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具有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   古朴——   走在建水的青石板街道上,历史的遗迹一
期刊
“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这是大仲马那句尽人皆知的比喻,点明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历史为文学提供真实的素材,文学则通过艺术虚构,反过来向读者普及历史。我们熟悉的历史文学,正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而如何平衡真实与虚构,也就成了每一位写作者动笔之初,必须面对的首要课题。  严肃的历史文学作品,应如何平衡这二者的关系?如今流行的观点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就人物和情节而
期刊
我是一个没有孝心的人。当自己真正走进这孝的本来智慧时,我浑身生出无限忏悔。父亲花甲之年尚在为我的事业奔波,不当心意时我还恶语相加。记得前不久在兴城的一次企业集体活动中,父亲因为团队中个别不当现象而无奈呐喊时,我的心碎了。一个不孝儿子的忏悔,一个无能儿子的挣扎。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在父亲年迈之年却让他为我的企业而操心,为我的团队而操心,为我的过失而操心,甚至要忍受很多人的误解和指责。当伤害指向父亲
期刊
慧能大师曾言:恩则孝养父母。孝敬老人,既要论心,也要论迹。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田世国捐肾救母,孝,是一种行为。古语说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大孝养父母之志,可见孝文化中蕴含着很大的学问,不仅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更要让他们有可停泊的心灵驿港。如何行孝,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索的修行。   孝养其身   孝,当然要让父母安宁。“安宁”两个字看似平淡,但对一个人,
期刊
公元一九三○年,德国普鲁士学院(当时西方最著名的三大汉学重镇之一)拟聘请一位中国学者为通讯院士,条件是对方必须足以代表中国学界的最高水准。柏林大学著名汉学家佛朗克找到了中国留学生蒋复璁,蒋立即回答:有,章太炎。  辛亥年上,蔡元培欧游归来,在上海拜谒章太炎。章问:“鹤卿(蔡元培的字),你游学多年,所学究竟如何?”蔡元培说:“可以骗他人,却骗不了自己。”蔡元培威名远扬,怎会如此?章太炎半信半疑,于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