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精髓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那些来自西方文化背景、只是偶然落脚中国的人不一样,对我来说,中国从来不只是个影像,或者什么不切实的东西。她承载着我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我对她总是怀着世上最美好的祝愿。
   旅居异国18载,2004年3月我回到中国,在大学里教授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不是好奇心,而是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西方的生活体验。
   每个关于文化比较的演讲,我都把重点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大量误解和谬误之上,想实现一种切实的、深层的理解。我是一名哲学家,同时也是专业的文化交流者。
   我在中国的经历是愉快的。我为中国在过去30多年改善国家经济条件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欢欣。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文化领域广泛存在着对西方思想的肤浅理解,它的根源在于对西方的遐想和误读。
   曾常有公共知识分子在媒体宣传自由主义、民主、人权、个人主义这样的西方的概念。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应当让读者知道,西方为什么有那么根深蒂固独特的自由思想。在西方,“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非西方”这种二元对立之说法是受到质疑的,遭到西方后现代思潮批判的启蒙概念在中国是那么受一些名家的推崇。西方思想的传播,恐怕不是说服力,而是诱惑力,使得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文化离异感,对自己的文化渐渐失去认同感。他们因为追求一己“个性”而失去文化“个性”;在渐渐缺失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中,萌发出文化自卑感。
   世界日益全球化,越来越迫使不同文明付出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和适应一个更加紧密的互相关联的共同生存环境。它要求我们越来越应意识到,是西方独特的“自我”思想,使整个文化与其他文化拉开距离,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首先,西方存在一种强烈对上帝的信仰。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因上帝而存在。启蒙运动虽然实现对这个概想的转换,从“上帝至上”走到“理性、科学”至上,但它没有彻底摒弃上帝主宰人类的思想。而中国思想体系没有“上帝”,人因自己而存在,也因自己所在的关系(或所在集体)而存在。一个好人在于奉献社会,并因此达到一种对自己也对集体的良好存在状态。按这一逻辑,人有自己决定自己是“善”还是“恶”的权利。
   其次,西方认为人类是本性邪恶的。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犯罪,为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与社会,是一种安排。就自由主义思想而言,人类初始状态的邪恶性是核心理念;至少在个人层面,人类是不具备自身从善或提升能动的。然而,树立自我提升与发展目标是中国思想体系至关重要的观念。而这恰恰是西方没有的。对人性恶的设定,迥异于中国思想传统,西方因此决定性地改变了其整个思想体系的走向。政府形式在自由主义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选择的政府形式正是基于人性恶的假设。这与中国观念相比,它更容易和法律、自由主义政府结构、以一己作为终端目的的理念构合。法律和政府是抑制人性、保障社会和平的手段。而在中国,政府是人性从善倾向的表达,是实现人整体改善的方式。君是民的道德榜样,不是以命令强加于民或制定律法以约束人性的人。
   如果一个人误读西方文化中的结构性差异,误读这个导致其它所有差异的关于“自我”的独特理念,他就会对按中国的还是按西方的模式行为感到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自己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他就不可能和西方人有较充分的交流,使自己的想法获得理解。仅仅掌握一些英语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考虑到根本文化差异,才有可能实现较为充分的交流。这时,人们才能明白一味效仿西方文化范式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深深植根于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思维形态、信仰、价值观、文化和语言之中。我们应该有文化的自我感,同时用更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
   (作者系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中国诗兴精神表现出生命的脉动,它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因此,自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便高度关注这种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的彼此关系,贬斥不良文艺现象,以推动文化精神的向上发展。鲁迅先生在1925年写的《论睁了眼看》中提出:“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中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宗白华先生在上个世纪的1935年《建国月刊》写过一篇文章《唐人诗歌中
期刊
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虚无的东西,但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文天祥《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孟子云:“吾善养浩然之气。”武术人炼气功,生活中,人们恭维一个人时说:“你真有福气。”遇高兴事云:“喜气洋洋。”遇不吉之事时云:“今天真晦气。”国家、集体、个人运势衰退时说:“气数已尽。”商场人头攒动说:“这里有人气
期刊
孝为儒家文化起点   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儒家有一个“三年之丧”的故事。过去就是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予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了一段话:“予之不仁也。”(你这个没有仁义
期刊
孝在传统中国社会备受推崇,它不仅是“百善之首”,而且历史上不只一个朝代明确宣示以孝为国策,“以孝治天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孝心文化,传统社会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的孝心基础之上,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国民在民国之内,需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
期刊
很久以前,有一个日本人到中国学习一方艺术,那时候日本称东瀛,中国称华夏,彼时华夏之美,尚且流芳。中华之博大,仿佛逆水流光,深深烙在每一个到过中国的行者心中。  中华的威严,中华的壮阔,同样让他深深地呼吸,每一寸的草木,每一方黄土,都渗透出了文化的蕴色。他第一次拜访的地方,是一座寺庙。  寺庙里人丁繁忙,显出大国的大气,就像他曾经到过的洛阳、到过的长安一般,这一次,他不只是站在官道旁眺望。  他可以
期刊
“於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父母在堂名之为富,父母不在名之为贫;父母健安名为月明,父母病弱名为暗夜;父母在时名为日中,父母逝时名为日落;於诸世间,何者最苦?何者最痛?子欲孝而亲不待时,苦哉!痛哉!”今天的中国最缺乏的是什么?是孝。因为失去孝,我们缺少了很多彼此信任;因为忘却孝,我们失去了很多恩爱和亲情;因为没有孝,我们更多只顾眼前不管未来;因为丢失孝,我们失去了根。孝,是人的本心;孝,是家的灵
期刊
秦孝公:理想王者的化身  在《大秦》问世之后,秦孝公的人气暴涨。几年前,曾经有网友发投票专帖来看看哪位君主最受读者欢迎。结果秦孝公高居榜首,秦始皇得第二,其他明君雄主争第三。那时候小说的第五部刚出版,所以秦始皇稍微吃亏。可如果再做一次投票的话,结果恐怕也是大同小异。因为秦孝公虽然功业不如秦始皇大,但作为帝业的奠基人开创者,他是原著中最接近完美的领袖人物。从种种迹象表明,他就是作者心中理想王者的化身
期刊
兄友弟恭——悌的本意   “孝悌”为中国人传统伦理的基本构成,孝与悌,本就是相生相伴的。《论语》第一篇就指出:“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也就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很少会忤逆不道。就此,一个人拥有孝和悌的品质,已被看作是为人为事的道德保障。   那么,何为“悌”?贾谊《道术》曰:“弟爱兄谓之悌”,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长。而推演开来,“悌”所提倡的,就
期刊
就身体而言,只有通过父母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逐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同样,就心灵而言,要想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也只有通过父母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孝亲是一个人可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成就事业,享有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于孝。”意思是说天地的特性要通过人才能得以充分表达;人的特性只有通过行孝才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是因为父母是我们的心灵和与宇宙万物相融
期刊
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不可不知的。而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而心理距离越来越远,父母如何关爱儿女?儿女如何对父母尽孝?几千年的发展仍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传承、传播和传达中,必须真正认识和践行孝道,使之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   本刊记者带着一个对孝继承和发展的思考采访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在现代文化形态里,不仅要做好对传统孝文化的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