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站稻发展现状与振兴策略

来源 :作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天津小站稻的振兴背景与发展现状,指出小站稻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投入粗放、耕地地力等级较低、清洁生产技术应用不够和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耕地质量评价、绿色发展和品牌建设等应对措施,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系统阐述了荆州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典型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阶段荆州稻田综合种养发展中的难题,提出了荆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为荆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从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间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出发,对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农田造成极大的危害,降低了稻米的品质。如何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是绿色农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紫云英和稻草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介绍稻田养鱼的优点和缺点,为稻田养鱼提供理论基础,创造了一种稻田生态种养新模式,为水稻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受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当前水稻生产进入爬坡阶段,但稻虾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稻作模式在近年来迅猛发展。以稻虾发展面积最大、水稻生产也具代表性的湖北省为例,从经济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和生态耦合的角度分析了稻虾模式发展与水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稻虾模式研究现状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稳稻增效、模式创新和环境监管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粮食收储制度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但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复杂化和国内自然灾害的频发,我国粮食收储在收割、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短板,如收获总损大、物流节点缺乏整体化布局、各节点间衔接效率低等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本文给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的应对策略。
柞蚕脓病是柞蚕主要传染性病害,对柞蚕生产危害较重,严重时发病率达50%以上。该文明确柞蚕脓病病原、病症、传染途径、发病规律,通过其传染途径及发病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减轻柞蚕脓病对柞蚕生产的危害,实现柞蚕稳产增收。
杂种优势利用是有效应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基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建立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其不育系育性受核基因控制,不受恢保关系制约,与三系法相比,配组更加自由,稻种资源利用率更高,制种程序相对简单。回顾了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历程,总结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对两系法杂交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提出了展望。
常优粳7号(曾用名杂粳14-6)是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90019)。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机插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等。
晶4155S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湘陵628S作母本与Y58S杂交,定向培育而成的中籼型水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至2021年已选配出晶两优华占、晶两优1988、晶两优1212等42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新组合。介绍晶4155S特征特性及其系列杂交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为了探讨种植季别对稻米营养成分、米饭质构及食味品质的影响,以长江流域生产上较大面积种植的10个优质稻品种、21个普通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大田栽培条件下头季与再生季稻米基本营养成分及米饭的质构、食味等指标,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季别间稻米品质、米饭质构和食味差异极显著,参试普通稻与优质稻品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2)再生季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70%~8.88%,比头季稻米高22.5%~24.5%;脂类物质含量为2.00%~2.24%,比头季稻米低24.6%~27.2%;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