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困难学生特点的教育资助制度创新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y001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困难学生是在我国高校中普遍会存在的群体,收费制度改革之后,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不断在现有的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教育资助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经济困难;教育资助;制度创新
  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指家庭收入无法支付其在校求学期间学习费用与生活费用的学生,也就是“贫困生”。贫困生又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划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为了不让经济问题成为学生继续求学的阻碍因素,我国政府与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资助活动,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的特点
  (一)家庭的客观特点
  1.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是因为家庭遭遇突然变故才陷入经济困境,比如父母下岗、家庭成员突然出现重大疾病等,他们在变故之前,家庭还能承担其求学的费用,而在遭遇变故后无力支付其沉重的学习、生活费用。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或者有兄弟姐妹同时在上大学,家庭负担重。
  2.一般来说,经济困难学生都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巨大希望,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庭的命运,完成学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改变贫困的现状,为此他们倾其所有,供孩子读书,甚至去借錢,家里出现困难也选择不告诉孩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生心理上的特点
  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除了学习压力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经济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经济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会造成多疑、自卑、焦虑、自尊心过强等问题,他们在学校积极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生,因为自卑拒绝与其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遇到问题也憋在心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创新
  (一)授人以渔,提升学生就业率
  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继续完成学业,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在进入社会后获得一份好工作,靠讀书改变命运。要想真正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从长远的角度看,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高校可以尝试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人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项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改变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还可以在听取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与企业开展合作,尝试岗位定向培养等方式,从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二)建立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但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学生对高校并不完全了解,学校对于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也不是完全清楚,当前在选择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教育资助的标准,除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表现、在校生活之外,就是参考生源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证明,尚未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认定制度。为了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帮助,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制度,需要高校、生源地政府、银行、学生加强协作,互相监督,使教育资助能够发放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三)集结众人的力量,建立高校互助基金
  通过募捐的形式,收集来自往届校友、广大在校师生的爱心捐款,建立学校自己的互助基金,经济困难学生在成功申请到互助基金后,需要与基金签订相关合同,承诺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向互助基金捐赠适当的资金作为回馈,这种形式,实质是被资助学生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对资助金额的分批偿还。较之于其他的资助方式,它不是无偿资助,通过后续学生的资金偿还,能够有效确保互助基金资金的流动性与可持续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完善贷款信用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机制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形成,依然有一部分人群个人诚信意识不够,每年都会出现有高校学生恶意拖欠应还贷款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和相关部门。高校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相关立法部门也需要针对信用领域出现的法律空白,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对提前或者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宣传、奖励,严厉打击拒还或不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信用惩罚,比如限制贷款等。
  教育资助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有需要的高校经济困难生能否得到有效的帮助,继续完成学业。只有在深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其实际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的教育资助制度,实现制度创新,让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绍玉,夏侯建兵.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
  [2]邹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其他文献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老师的教学内容,对问题从对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构建完整的解题框架,并通过独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测试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成效,评价教师英语教学质量,提升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科学的语言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摘 要: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数学实验,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思维、应用意识,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提升数学思考能力,以利于后续学习的迁移运用。  关键词:数学实验;小学数学;价值探析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以体验经历为价值取向,以数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良性,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能够充满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情境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
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堂进行初步探索,得出了将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的若干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着的种种问题,有助于养成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直观感性认知,增加其对于初中
目前,我国各小学均未针对篮球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篮球课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分析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提
腐败问题是人们最关心,也是最深恶痛绝的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反腐败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惩办了一批又一批贪官污吏,反腐倡廉初见成效,但其艰巨性和复
摘 要:社会生活离不开“框架”,儿童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段,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在建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构环境;中国小学生;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是美的象征,是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当前的中国社会,国家在对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关注的同时,也要求学生美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框架生活”模式是对“人”的行为规范,在正确的规则下行走,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样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学时要注重"精讲多练
新课标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不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更要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用一双慧眼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