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创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包括积极推行和开展互动性较强的产学合作;推进课程设置的优化,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性的提高,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模式,打造“3CE”的应用型人才;加强教师团队的培养,实现合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丰富培训方式,实现培训渠道多样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231-01
  1.引言
  大力培养拥有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性人才,是满足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发展和需求的基础和保障,这就意味着,我国中职学校必须提高机电人才的管理水平,创新培养模式,以满足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对高技术含量技术人才的需求。
  2.创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1 积极推行和开展互动性较强的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即将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较强互动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提高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水平,尤其是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的培养与实现,企业已经逐步加入到学校教育当中,逐步成为“育人”的主体。通过学校结合企业的培养模式,开展专业教育,加强彼此之间的交融与合作,企业可以加入到学校的专业教育中来,而学校亦可以组织学生加入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当中,或者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中。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两方面,实现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2.2 推进课程设置的优化,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性的提高,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之一,公司想要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的专业性高技术人才,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推进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对重点专业课程要进行重点设置。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应当在以往的基础上,将数字电路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微机原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阶段开展相关教学工作,这一组合能够为专业人才提供更为丰富的机会,进行具體的专业实践活动。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公司应当为学员构建一个专门用于培养人才实践能力的课外科技实践课程,使其自成体系。
  2.3 创新培养模式,打造“3CE”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适应“3CE”的应用性人才,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员培养的关键,也是学员培养的难点。为了培养满足“3CE”的创新人才,公司对教学环境的营造,应当以实现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为重点,打造一个师生同步发展的教学环境。建议公司通过生产认识、技能培训、研究训练和工程应用四个不同阶段对员工进行不同阶段的培养,同时通过教学和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公司资源进行不断的实战训练,与时俱进才能够培养良好的技术人才。
  2.4 加强教师团队的培养,实现合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加强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建设,学校要引进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教师进入教学一线,开展好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任何实践的提升和实现,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因此,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然选择,而中职学校存在许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可以作为新教师的“导师,聘请他们来为新学员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学工作。
  2.5 丰富培训方式,实现培训渠道多样化
  首先,中职学校中不同程度的为学校的学生配备有专业的教学实验基地。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要做到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在实验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除了实验教育基地外,学校还有自己的教学车间,应当组织学生到教学车间进行实践操作和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总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行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需求,在开发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数控人才,已然成为各强企业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而市场上对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之声也越来越高,提高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加强人才专业能力的提升,已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亦不能忽视对人才的德育培养和体能建树,争取打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广贵.中国制造战略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时代教育,2017,(5):142-143.
  [2]杨俊卿.研究分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定向就业人才培养模式[J].数字通信世界,2016,(7):320-320.
其他文献
【摘要】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学措施进行分析。具体是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三方面阐述当下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希望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积极性,优化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体育教学 现状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210-02  体育课程
期刊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将其利用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88-01  一、科学教學资源开发意义  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主要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利
期刊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化学这门学科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环保观念也日益增强,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势在必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需要把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水质污染的现象,给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 初中化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8【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科研强教、协同创新”思路,探索整合科研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研资源 教学质量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227-01  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人才的艰巨任务,在我国国民教育中占有很重的份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下的实验教学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对实验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以供广大同仁在使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时能进行参考,从而共同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精彩纷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92-02  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
期刊
【摘要】在高中民歌鉴赏教学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民歌的特色,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培养其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本文以《独特的民族风——蒙古族民歌》为例分析了高中音乐课民歌鉴赏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 民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210-01  引言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
期刊
【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伴随新课改的脚步也迎来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而传统的艺术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方法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本文根据某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传统素描教学的三大弊端,并提出素描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阐明了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借阅者能积极给予宝贵意见。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专业 素描课程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J214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学在中学的地位逐渐提高。本文首先对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了阐释,进而分析了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从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体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而提升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课堂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其他辅助软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会学生高等数学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整合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多重互动、合作学习、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简化
期刊
【摘要】高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个人、社会共同需要及我国健康现实状况,针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不能,可持续差的困境,从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水平、健康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体育教学评价方面着手探讨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实现新时期追求的“健康”目标。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校 体育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