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六技巧”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优质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推动教学进程顺利向前拓展,并能实现课堂的科学化,合理化。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并掌握课堂提问技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就课堂提问技巧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太难,学生无法找到解答问题的切入点;问题太简单,无需动脑筋思考,达不到激发思维,积极思考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讲求提问的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提什么问题,以什么形式提问,对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都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学对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精心设计。做到深题浅问,化难为易,浅题深问,选准切口,切忌在课堂上随意、盲目提问。
  二、提问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具。提问的语言有增加或消弱学生思维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陈述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简洁性,鼓励性,幽默感和节奏感。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要说流利、标准的英语,要讲究遣词造句的语法和逻辑,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完整、周密,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当然,也应特别注意,所提问题必须明白简练,通俗易懂,恰到好处。并使学生得到激励和鼓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思维。
  除此之外,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也不容忽视,它是以教师的肢体语言,即神态、体态来传达情绪或讯息给学生的。前苏联著名教学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肢体语言上。自然,有效的肢体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课上及提问时,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面带微笑,注意和每个学生的眼神交流,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参与平等的双向沟通。
  三、提问的对象
  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是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几个优秀的学生,或距离教师较近的中前部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各个兼顾,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轮答,抢答,抽签回答,分组竞赛,计分等形式,促进全体学生的思维,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问的时间
  提问的时间,提问的频率以及提问后等待的时间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在教学的不同时间段,学生的思维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上课前的提问,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提问的内容可以是上节课的知识,也可以是本节课的导入。旧课提问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温故而知新。课堂最后几分钟,学生易处于疲惫状态,接受新知识的效果差,因此,上课结束前的提问使学生兴奋,也可通过提问对本课进行总结,促使学生消化和吸收本节课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教师应有计划地提问,让学生在课上讨论、交流,这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时,问题一多,教师就会压缩学生回答问题的准备时间,甚至,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教师就代替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对问题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提问的反馈
  课堂提问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如其分的反馈。这对学生课堂参与及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的评价能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进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一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找到答案,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再次回答问题的信心。评价必须具体,准确,公正,适时,生动,多用鼓励性语言,也可用点头,微笑,竖大拇指等体态语。对于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就,尤其对于后进生,或胆小自卑的学生,哪怕是回答对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给予高度的评价赞扬,使之建立起学习兴趣和信心。对于表现出色且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可提议为之鼓掌,使每位学生都受到鼓舞和鞭策。
  另外,教师也应注重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和评价角色的转化,不仅评价结果,还要评价思维过程和回答方法,不单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在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评或互评,引导学生评价正误,说明理由,改进答案。这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更透,回答更精彩,也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掌握提问的技巧,不断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如今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独裁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师道尊严;学生也不再唯教师命是从,不再是学习、考试的机器;如今的家长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现状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以所谓的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惩罚学生,教师不能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方法来传授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应视他们为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教师一定要从“目中无人”转变为“以人为本”,否则,教师
期刊
【摘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生成的问题,突破原先教学设计的束缚,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学生的智慧就会得到尽情展现,课堂也会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只要教学存在,就有教学“节外之枝”生成。其实,优秀的教师凭借自己的智慧,,总能让“节外之枝”成为悠然不尽、余味无穷的宝贵资源,正是这些“节外之枝”,能引发学生的许多思考,让课堂开出很多意想不到的“
期刊
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面相对较晚,在实践中部分一线教师对其含义的误解,造成了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看起来很热闹但缺乏实际效果,合作学习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积极探索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地必然选择  合作学习在初中
期刊
【摘要】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真实,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化的真实。在平常的写作中,如何面对“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关键词】作文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一天中午,9岁的侄女从学校带回来一张只考了81分的语文试卷,一进门就被妈妈数落。据说20分的作文被扣了10分,因此妈妈要让她重新写一遍。  我好奇,就拿她试卷来看。作文的题目二选一,一个是“我的课余生活”,另一个是“我的梦”。看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习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收获知识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大化。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开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徜徉在五彩缤纷的课间十分钟当中,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由“课间”引入“课堂”,使他们全
期刊
【摘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听力不好有音、量、反应方面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对症下药,如语音、词汇、准备工作方面,最为有效踏实的当属“听写”这种方法。  【关键词】听写 逆向法 耳朵 质变  一、影响因素  1.发音不准,含糊其辞。自身语音语调不好,会影响到听,听到的音和自己发的音不同,会认为不是同一词而造成理解障碍。若不会连读,辨不出一句里有几个词,也是一道坎。  2.
期刊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复习就是要把初中三年所学内容梳理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重点理解和记忆那些重要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做到系统复习,突出重点,高效低耗。  【关键词】初中政治 复习方法 有效措施  中考复习是一种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整理的活动过程。有效的复习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于初中的政治复习,笔者想提出一套复习策略,供同行参考。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新教材教育理念的鲜明特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本”,教材仅仅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化学对话的话题,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载体。新课程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抓住教学中的带有探讨性的问题,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实验、辩
期刊
在一次课间的闲聊中,听到一位老师说:开学快两个月了,我所带班级的学生还有一半叫不出名字。听了这句话,我禁不住想了想自己的情况,猛然发现在,我所带的选修班里居然还有十来个学生不熟悉,更别说必修班了。翻开成绩看一看,那部分学生成绩都处于中等上下的位置,不是最差但也不令人满意。到教室上课时,一眼望去,有些面孔虽然熟悉,但始终想不出名字,自然上课时也从未叫他们回答过问题,反思一下,在看似紧凑有序的课堂里可
期刊
如何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种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职高化学的“有效”,更强调职高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