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禽的肌胃和腺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家禽采食饲料后在腺胃和肌胃内经过机械磨碎后与酶类充分混合,能够帮助家禽更好的消化饲料,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体重增长速度和家禽生产性能。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现象,严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成绩,所以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禽处于健康状况。
  关键词:家禽;腺胃;肌胃;功能
   家禽采食饲料后首先经过嗉囊进入腺胃,腺胃具有分泌腺可以产生消化酶和胃酸,这些酶类和胃酸与饲料混合在一起,然后饲料从腺胃移动到肌胃,肌胃内有角质层,通过机械作用磨碎饲料并促使饲料与胃液混合地更加均匀,能够进一步地对饲料进行消化。如果家禽发生腺胃炎或肌胃糜烂,首先引起饲料消化障碍,引起家禽食欲下降和采食量减少,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
  1 肌胃和腺胃的功能
   腺胃呈椭圆形,能够分泌胃酸和降低腺胃内食物的pH值,促使胃蛋白酶更好地分解蛋白质营养物质。同时黏膜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防止胃酸对腺胃表面产生腐蚀作用,并且避免食物对胃壁产生摩擦。
   肌胃有厚层和薄层两层肌肉,其中角质层的颜色由胆汁决定,在发生胆汁倒灌的情况下,角质层变成绿色。肌胃没有腺体不能产生酶类,主要能够机械性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肌胃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能够承受机械压力。剖检过程中可以看到肌胃内存在许多沙砾或石子,能够很好地帮助肌胃消化食物。所以说,提高饲料加工质量可以显著提高家禽产蛋水平,如果饲料加工失误,就会促使肌胃消化不良,进一步降低家禽生产成绩[1]。
  2 肌胃炎和腺胃糜烂发病原因
   在家禽饲养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异常进行剖检病死家禽时,如果看到腺胃炎或肌胃糜烂,大多数管理者会认为是霉菌毒素或真菌引起的,有时家禽症状不明显,管理者也不会到实验室进一步确诊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实能够引起肌胃和腺胃炎症的因素比较复杂。实际生产中由病毒引起的腺胃炎并不常见,但是家禽感染法氏囊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病毒、禽流感病毒、支气管病毒等时,都可以引起腺胃炎症状。总之引起腺胃炎与肌胃糜烂息息相关,发生原因主要有霉菌毒素、生物胺、细菌感染和病毒性疾病。
  2.1 腺胃炎
   在肉鸡群饲养过程中容易感染腺胃炎,剖检典型症状为腺胃肿胀、内层黏膜发炎、胃壁很薄。对于屠宰场来讲肉鸡发生腺胃炎后产生的影响更麻烦,因为肉鸡感染腺胃炎后,机体消化功能降低、腺胃内的食物含量增加,在屠宰过程中,腺胃很容易发生破裂现象,进而增加肉鸡废弃率。对于鸡场来讲,鸡群发生腺胃炎后,腺胃内壁黏膜肿胀发炎,消化酶的分泌量减少,消化功能受到抑制,能够降低10%左右的饲料转化率[2]。
   家禽感染腺胃炎主要由霉菌毒素、生物胺或家禽感染某些染传染病等引起的。尤其是家禽感染网状内皮或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也容易继发感染腺胃炎。一般情况下家禽中零星出现腺胃炎症状时,不会是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大多数家禽发生腺胃炎,往往是由病毒性因素引起的。目前病毒性腺胃炎的病原仍未研究明白,试验证明: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能够损害80%胃蛋白酶原和盐酸分泌细胞,抑制家禽消化功能,造成家禽生长发育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
  2.2 肌胃糜烂
   大多认为饲料中霉菌毒素能够引起肌胃糜烂,但是有的1日龄家禽也出现肌胃糜烂。目前引起肌胃糜烂的因素有:饲料中的生物胺能引起脱羧作用,不仅影响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还能够造成家禽中毒现象。动物源性饲料中一般生物胺含量较高,通常有3-羟色胺、组胺、组氨酸、肌胃糜烂素、5-羟色胺等,它们都可以引起肌胃糜烂。
   饲料原料鱼粉中含有的组胺酸,经过细菌刺激可以转化成组胺,组胺再与盐酸产生细胞受体相连,促进盐酸产生,进而降低肌胃中的pH值,引起肌胃糜烂。如果鱼粉储存或处理不当都会产生肌胃糜烂素,其毒性作用是组胺的10倍以上。同时饲料中的生物活性胺不仅能够引起肌胃糜烂,还会引起腺胃炎,造成家禽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生产性能较差等。
   霉菌毒素中的蛇形菌素或二醛酸蔍草镰刀菌烯酮等,都能够引起肌胃糜烂、口腔糜烂和肠道出血等症状;橘霉素能够导致肌胃破裂;环匹阿尼酸能引起腺胃肿胀、颈部扩张和黏膜坏死等。如果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时,不容易进行清除,所以必须使用优质合格饲料,同时加强垫料和饲料管理,确保家禽免受霉菌毒素的困扰,降低家禽感染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几率。
   同时在家禽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转群、更换饲料、环境条件突变等情况,这些应激条件都会抑制家禽的消化功能,刺激家禽发生肌胃糜烂、溃疡和出血等临床症状。试验证明:家禽在热应激情况下,饮水量增加、采食量降低,最后导致腺胃炎症和肌胃糜烂、出血等。
   另外如果饲料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纤维素含量不足、硫酸盐过多、采食量或饮水量减少、VE缺乏、孵化应激等因素都可以引起家禽发生肌胃糜烂[3]。
   1日龄家禽肌胃糜烂症状为:肌胃角质层局部坏死或出血,黏膜红色或粗糙说明出血是从里到外发生的,一般在家禽入舍后进行剖检就可以看到这些病变。这些一般是由应激因素引起的。
  3 病情分析与建议
   家禽发生腺胃炎或肌胃糜烂时,成年家禽的精神状态表现不错,只是能从大群中可以挑出一些发蔫的家禽,其嗉囊中有大量积水且没有饲料,用手提起家禽能从口腔中流出大量黏液来,这样的家禽体重较轻、逐渐消瘦。剖解主要症状为:腺胃外观肿大呈圆形,壁增厚,腺胃乳头肿大或出血,肌胃内角质层局部或成片发黑、糜烂,整个肌胃失去弹性。
   建议:根据家禽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以初步诊断感染腺胃炎或肌胃糜烂。需要进一步监督饲料加工程序,保障饲料加工合格。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和防治腺胃炎的中药,同时添加青霉素和VB来防治腺胃炎和肌胃糜烂。彻底清理水线,确保水线内干净,避免饮水受到污染而感染各种肠道疾病,进而诱发腺胃炎或肌胃糜烂。更换或铺设新垫料,将旧垫料撤换出去或覆盖住,减少家禽采食到垫料中霉菌毒素的风险。因为垫料过于潮湿,容易霉菌毒素超标,诱发家禽感染腺胃炎等疾病。所以加强垫料管理对防控本病有重要意义。
   同时减少生产环节中的各种应激情况,在免疫接种前后或者热应激时,在饮水中添加VC来减少应激反应。更换饲料时需要逐步过渡,尽量降低对消化系统带来的不适应。转群前,先将新舍清洗和消毒干净,最重要的是提供与旧舍基本一致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减少各种应激反应[4]。
  4 小结
   随着鸡群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饲养密度相对增加,鸡群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情况比较常见,为了提高鸡群生产性能,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个问题。首先传染性疾病和饲养管理都可以引起上述病情,如果单纯认为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是比较片面的,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与饲料营养专家和兽医技术员之间团结合作,共同查找相关原因。有效的监控饲料加工、检测动物性蛋白,可以降低鸡群感染腺胃炎和肌胃糜烂。孵化厂采取正规操作程序,能够减少1日龄雏鸡肌胃糜烂病例。同时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也是控制鸡群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进而降低病毒性腺胃炎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韩明宝,马玉民,徐兆强.夏秋季腺胃炎防治保健方案[J].獸医导刊,2011(9):78-79.
  [2] 李敏,李春阳.浅谈肉鸡腺胃炎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1,32(8):20+22.
  [3] 田玉龙.(一)腺胃炎及肌胃糜烂引发鸡采食量下降的防治措施[J].北方牧业,2011(15):18.
  [4] 刘思当.当前鸡腺胃炎及肌胃角质膜糜烂的原因及治疗[J].北方牧业,2011(16):18.
其他文献
摘要:羊传染性脓疱又称作羊口疮,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对山羊或是绵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该疾病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广泛传播,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羊都易感染。虽然该疾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一旦在养殖区域出现,会在整个区域内迅速传播,影响羊的健康生长,制约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工作进行时,需要养殖人员对该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等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及时采取干
摘要:牛胃肠炎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发病原因多样,其中的传染性胃肠炎致死率非常高,对牛养殖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本文主要从牛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牛胃肠炎;兽医治疗;效果   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极为关键的工作,直接决定着养殖的效益,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动物疫病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对于牛养殖而言,各疾病的防治
摘要:羊寄生虫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寄生虫虫卵具有强烈的抵抗力,羊群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根除,病情在羊群中长期存在,无形中大大增加防治成本。同时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极易诱发感染其他疾病,给整个羊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增加预防寄生虫病的投入,尤其在寄生虫病流行季节,应选择合理的抗寄生虫药物,对羊群进行定期驱虫,能够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变得挑剔起来,羊养殖开始走进市场经济中,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但是随着羊的数量不断增加,一系列的疾病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现阶段对羊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加强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羊病;诊治误区;防控;方法策略   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中,羊养殖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摘要:随着我国草食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牛养殖产业获得了快速的进步,规模化牛养殖是现阶段牛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牛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牛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阻碍,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在规模化牛养殖中容易导致牛群的患病,给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胃肠道炎症和牛病毒性腹泻是牛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于牛只胃肠道消化功能以及机体健康状况均会带来严重损伤。本文将对规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新型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病牛皮肤会出现大量疙瘩结节、持续高烧等症状,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生长及养殖业良好发展,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综合防治;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也被称为牛结节性皮炎,我国首例病例确诊于伊犁州,属二类动物疫病。牛
摘要:鸡霍乱是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鸡出血性败血症,该病的传染性强,致残致死高。病例中的急性病例占70%,多表现为无症状死亡。鸡霍乱的危害性极大,一旦暴发只能采用灭杀方式进行处理,造成养殖企业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我国鸡霍乱疾病的防治现状,霍乱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为养鸡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鸡霍乱;致病机制;防治措施   我国的鸡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每年的禽蛋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摘要:羊小反刍兽疫是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以体温升高、肺炎、口腔糜烂、腹泻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威胁羊养殖业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自此疫情出现以来,对世界范围内的养羊业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六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有效防控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症
摘要:鸡痘病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头面部等无毛或少毛部位、咽喉口腔等出现水泡,破溃后结痂等。鸡痘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由于病症典型,较易做出诊断。该病病死率较高,为肉鸡和蛋鸡养殖户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为疫苗接种,其接种方式简便且保护效率高。另外,养殖环境的洁净也是预防鸡痘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鸡痘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做了详细阐述。  
摘要:近日在牧场走访中发现犊牛出现腹泻带血,通过现场临床症状诊断,结合实验检测结果确诊为犊牛球虫病,从趋势上分析犊牛球虫病已呈现普遍性发展。本文就防控犊牛球虫病提出几点建议,帮助牧场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犊牛;球虫病;防控   球虫病是犊牛比较易感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感染后肠道黏膜会被破坏,肠管发炎且上皮细胞崩解,临床生产中主要可见感染犊牛以腹泻、下痢和出血性肠炎为患病特征,球虫病的流行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