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年,有一句话很流行:“海龟上岸,土鳖滚蛋。”近来,媒体上又频频出现“海龟变海带”。要注意的是,这里“海龟、土鳖、海带”用的都不是本义,也就是说它们不是指动物或植物,而是指某一类人。最近,又出现了一大批与“海龟”相关的“海X”式指人名词,如“海鲜、海藻、海鸥、海根”等。下面我们试对这一系列的流行语进行梳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给国内带来新的活力,备受瞩目和追捧。媒体把从海外学成归国的高学历人才称为“海归派”或“海归族”,简称“海归”。因为谐音,“海归”被戏称为“海龟”。当时“海龟”可以说是“奇货可居”,即使不自己创业,也能轻易地找到好工作,获得不菲的待遇。如:
(1)在福建代表团中,有两个团员较引人注目,一是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陈以旺博士,一是“柳祥设计事务所”总裁柳祥,他们都是从美国回来的“海归派”。(《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2月12日)
(2)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海龟”们大大优化了中国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市场结构,促进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通,归根到底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9月29日)
既然海外留学归国的高学历人才被叫做“海龟”,那么相对应地就把国内培养的、在本土“憋”着的高学历人才戏称为“土鳖”(“鳖”跟“憋”谐音,与“龟”义近)。如:
(3)“海归”有“海归”的优势,“土鳖”也有“土鳖”的优势,两者优势应该取长补短。(《21世纪人才报》2003年1月6日)
(4)而陈天桥曾在公开场合扬言,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还要靠我们这些土鳖们。(人民网2005年9月30日)
“海龟”的出现,给“土鳖”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就有了“海龟上岸,土鳖滚蛋”的说法。但是,随着“土鳖”素质的提高及其优势的显现,随着“海归”数量的急剧增多和含金量的降低,用人单位引进人才也渐趋理性,许多“海龟”暂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媒体把暂时待业的“海龟”叫做“海待”,由于谐音,又写作“海带”;较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海龟”又被称为“海带干”。例如:
(5)在昨天的聚会上,从加拿大留学归来的那先生戏称自己已经快成“海待干”了:“四五个月了还没找着单位,这是回国前没料到的。”(《北京晚报》2004年5月17日)
(6)这两年,大量“海归”因为在国内的人力市场上难以找到理想定位,最后只能变成“海带”甚至“海带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留学培训中心网页2004年6月24日)
继“海龟、土鳖、海带”之后,最近又出现了一大批描述留学人员的“海X”,如:
(7)中科院没有让“海归”成为“海带(待)”,而是变成了“生猛海鲜”。(《京华时报》2004年11月2日)
(8)我这次回国参加留交会就是不想当“海泡”了。(新华网2004年12月31日)
“海鲜”是指回国后受到重用、备受青睐的留学人员,“海泡”是指已经学成或接近毕业、虽然想回国发展但对国内发展态势不是很了解、左右为难“泡”在留学地的留学人员。此外,还有“海鸥”,指目前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活动的归国留学人员;“海派”,指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海根”,指较早出国、在国外拼搏多年打下很好的事业基础后愿意“叶落归根”的留学人员;“海藻(找)”,指不断找工作但仍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海龟”;“海草”,指因学术、学历背景不好、难以找到好工作的“海龟”;“海参(生)”,指没有工作经验的“海龟”;“海星”,指“海龟”中的明星;“海狮”,指“海龟”中的大师级人物,主要指学术界权威。
“海龟”系列流行语描述了处于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这反映了我国出国留学和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都在急速增加,留学事业已经进入了“准大众化时代”。另外,通过谐音等手段,用大家熟知的海洋生物名称来称呼海外留学人员,不但形象生动、诙谐有趣,而且使曾经高高在上的海外留学人员平民化,贴近了大众。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给国内带来新的活力,备受瞩目和追捧。媒体把从海外学成归国的高学历人才称为“海归派”或“海归族”,简称“海归”。因为谐音,“海归”被戏称为“海龟”。当时“海龟”可以说是“奇货可居”,即使不自己创业,也能轻易地找到好工作,获得不菲的待遇。如:
(1)在福建代表团中,有两个团员较引人注目,一是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陈以旺博士,一是“柳祥设计事务所”总裁柳祥,他们都是从美国回来的“海归派”。(《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2月12日)
(2)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海龟”们大大优化了中国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市场结构,促进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通,归根到底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9月29日)
既然海外留学归国的高学历人才被叫做“海龟”,那么相对应地就把国内培养的、在本土“憋”着的高学历人才戏称为“土鳖”(“鳖”跟“憋”谐音,与“龟”义近)。如:
(3)“海归”有“海归”的优势,“土鳖”也有“土鳖”的优势,两者优势应该取长补短。(《21世纪人才报》2003年1月6日)
(4)而陈天桥曾在公开场合扬言,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还要靠我们这些土鳖们。(人民网2005年9月30日)
“海龟”的出现,给“土鳖”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就有了“海龟上岸,土鳖滚蛋”的说法。但是,随着“土鳖”素质的提高及其优势的显现,随着“海归”数量的急剧增多和含金量的降低,用人单位引进人才也渐趋理性,许多“海龟”暂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媒体把暂时待业的“海龟”叫做“海待”,由于谐音,又写作“海带”;较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海龟”又被称为“海带干”。例如:
(5)在昨天的聚会上,从加拿大留学归来的那先生戏称自己已经快成“海待干”了:“四五个月了还没找着单位,这是回国前没料到的。”(《北京晚报》2004年5月17日)
(6)这两年,大量“海归”因为在国内的人力市场上难以找到理想定位,最后只能变成“海带”甚至“海带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留学培训中心网页2004年6月24日)
继“海龟、土鳖、海带”之后,最近又出现了一大批描述留学人员的“海X”,如:
(7)中科院没有让“海归”成为“海带(待)”,而是变成了“生猛海鲜”。(《京华时报》2004年11月2日)
(8)我这次回国参加留交会就是不想当“海泡”了。(新华网2004年12月31日)
“海鲜”是指回国后受到重用、备受青睐的留学人员,“海泡”是指已经学成或接近毕业、虽然想回国发展但对国内发展态势不是很了解、左右为难“泡”在留学地的留学人员。此外,还有“海鸥”,指目前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活动的归国留学人员;“海派”,指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海根”,指较早出国、在国外拼搏多年打下很好的事业基础后愿意“叶落归根”的留学人员;“海藻(找)”,指不断找工作但仍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海龟”;“海草”,指因学术、学历背景不好、难以找到好工作的“海龟”;“海参(生)”,指没有工作经验的“海龟”;“海星”,指“海龟”中的明星;“海狮”,指“海龟”中的大师级人物,主要指学术界权威。
“海龟”系列流行语描述了处于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这反映了我国出国留学和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都在急速增加,留学事业已经进入了“准大众化时代”。另外,通过谐音等手段,用大家熟知的海洋生物名称来称呼海外留学人员,不但形象生动、诙谐有趣,而且使曾经高高在上的海外留学人员平民化,贴近了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