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7月1日零时起,现以军地双重领导的预备役部队,将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这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跨军地改革后,又一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的武装力量。
   什么是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预备役部队,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其师团已纳入军队建制序列,授有番号、军旗。
   预备役部队平时隶属战区军种、军兵种,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归指定的战区或军兵种现役部队指挥。
   公民在服预备役期间,定期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任务,并随时准备应征服现役。
   预备役部队,对现役、退役军人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现行的《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等规定,士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部队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
   退出现役的士兵,由部队确定服预备役的,自退出现役之日起四十日内,到安置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
   军官退出现役时,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转入军官预备役。
   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退出现役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士兵,在到达安置地以后的三十日内,到当地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军官登记。
   士兵预备役主要分两类。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组成。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人员、预备役士兵达到服預备役最高年龄的,退出预备役。
   预备役军官主要包括: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出现役的士兵、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学生、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长。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则,对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进行调整。
   《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领导体制的调整,意味着预备役部队将完全姓“军”。预备役部队作为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职责使命、地位作用、指挥管理,势必随着调整而划清职能,突显“军味”,找准“战位”。
   2020年,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年。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预备役部队时刻准备打仗将成为一种常态。
   相信预备役的官兵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用实际行动践行军旗下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
其他文献
看到一位作者写自己的母亲。   她小时候,母亲脾气很暴躁,对他们姐弟俩也不是不疼爱,只是方式不对,动辄打骂。   母亲对她的父亲也是没有好脾气,但好在她父亲的性格很好,算是文化人,从不计较这些,还经常拿回一些报刊给妻子,鼓励她多看书。   没想到母亲竟然慢慢看进去了,有时一看就是大半天,常常沉浸在文字中,后来,她父亲还让母亲试着写点小文章,帮她投稿。   想不到,一开始中稿率还不低,不断有
2008年,正好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我在央视录《百家讲坛》之《鲍鹏山新说〈水浒〉》。一天,苗老说带我去看慕田峪长城,其实,我不爱旅游,游山玩水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与苗老一起,很有吸引力,我们认识三十多年了,他总给我出其不意的知识,展示给我意料之外的技能。我们就去了。他开着他的千里马,他说这是特别好的车,我不懂车,但苗老说好,基本上都是那种哲学意义上的好,哲学意义上的好,没法在技术工艺层面上反对
黄河一万里,流经九省区,黄河大学花落谁家?   日前,山东济南提到探索筹建黄河大学。黄河自山东入海,齐鲁地,黄河奔流入海去。   近年来,对于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大学,山东省不遗余力。孔子大学、康复大学、空天信息大学、渤海科技大学,已数次引发争议。   此回争议更甚以往,因为还有河南。早在1985年,郑州就曾有过一所中外联办的黄河大学。      山东不遗余力   近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
有的人,或许只有等到闭上了眼睛,才会彻底休息。叶永烈就是这样。   2020年5月15日,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从十几岁开始发表作品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个执拗的温州人一生出版了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有人怀疑叶永烈是不是有一个写作班子?不然怎么会像变戏法一样,一度一个月拿出一本新书?殊不知,如此浩繁的著作,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敲)出来的。   如今,他的文稿、采访录音、照
农历九月十二,是父亲的祭日。光阴荏苒,父亲去世,一转眼21年过去了。说实话,除了一些特殊的日子,我并不是经常回忆父亲,但是他老人家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并不模糊。父亲从患病到去世的近5年里,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也有对他照顾不周的时候,也有吼他的时候,但总体来说,还算得上孝心兒女。回想起来,虽略有歉意,但总体还能心安。   去年是父亲去世20周年,祭日前,大姐要写点什么,纪念纪念父亲,但,当时二哥的身体出了
一场多年未见的暴风雪,把美国基础设施打回了原形,并且正在连累全球供应链,间接拉高我们的生活成本。   虽然自2月20日起,灾难中心的得州天气转暖,但暴风雪或冰雨却正跨越数州,沿着2300公里的轨迹扑向美国东北的州份。半个美国掉進了冰窟,从中可以窥见方方面面的沉疴。      “北极涡旋”漏了底   平常这个时候,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得州,白天气温该在15度左右,但过去10天寒潮来袭,得州北部大
有人形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像脑袋里有一块橡皮擦,随着时间推移,记忆被慢慢擦去,逐渐忘记自己是谁、家人是谁,就连去一趟菜市场也可能忘记回家的路。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2012年,日本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462万人,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00万。2012年,日本警察厅统计发现,因病走失的老人每年都在递增。有些老人在设法回家的途中,常因认知障碍遭遇交通意外。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社会各界绞尽脑汁想了
见过的最美丽的珠帘,是小时候外祖母家门楣上挂的珠帘:每一颗珠子都是一种植物的籽实,质地坚硬的圆形空心珠粒,深咖色带些许白点,又或者是黑灰色,泛着一种天然的光泽,晶莹剔透,看上去很漂亮。有爱美的女孩子用这种草珠子穿成手链戴在腕间,走路时,手臂摆来摆去,带着一种天然的风情。  灯下闲翻古籍,见李白有一首《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寥寥数笔,写尽了一个女子的幽怨情态
老伴因车祸造成重度脑挫伤,住院半年多。治疗的结果是,命是保住了,但是,却几近植物人。   这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使得原本平静的家庭人人身心不宁,孩子们天南地北地往家奔。忙乱中,大女婿以军人的气魄,当机立断接我和老伴来北京。无奈中,我很不情愿地离开了我们工作近40年的第二故乡。不料这一住就是8年。   8年来,我总觉得北京是属于别人的城市,我住在别人的城市里,享受着本不应该享受的幸福。亲家母来去
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因行止狂狷,素被称为“黄疯子”。然而他却是个大孝子。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做过清四川盐茶道的黄侃父亲黄云鹄因重病在家中去世,那年黄侃13岁。黄侃的生母是黄云鹄的侧室周孺人,而在蕲春一带,习俗相当轻视庶出子女。少年时,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黄侃就弄头驴,让母亲横坐在上头,他牵着,在他家的那个大花园里遛,甚是孝顺。这也是为了显示他对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