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数学史提高艺校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我在初高中进行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存在着逆反心理。艺术中专生还要参加高考,对艺术生而言,数学学好后能够与其他学生在高考的总成绩上拉开档次,这样数学就成为艺术生的“短板”,所以能否学好数学,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总成绩。如何提高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是我面临的重要问题。
  教学中,我也发现每当我给学生们讲相关的数学史一些相关的奇闻趣事及其来源、发展,引起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了解和兴趣,他们都瞪着眼睛,若有所思的听着,时而还在议论着。那么,能不能在数学课堂中适当的加入数学史、数学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我查阅资料,精心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初一、和高一这两个起始年级,我对129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卷,主要是调查他们对数学故事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态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通过对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把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培养艺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高教学成绩来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数学史导入,学习兴趣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教师授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巩固原有知识,传授新的知识,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体现。”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与学生的认识特点相适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 以旧引新导入、开门见山导入、数学故事导入法、审题导入法、练习导入法等。对于艺术生而言,数学故事游戏法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例如,高中教材中“复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课时,我投影图片,讲述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具备了这种“识数”的本领。正如在《周易》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至东汉时的郑玄则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以结绳和书契记数的方法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例如,希腊、波斯、罗马等国家就都有文献记载和实物标本。就学习数系的扩充来说首先要弄清楚数是怎么来的,在课堂上适当的渗透一些数的发展历史,就能使数学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意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在数列教学中,介绍古代印度国王褒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数学史的导入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当,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奇特效果。
  二、穿插数学史,激发好奇心
  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和时,我从“芝诺悖论”讲起:“芝诺曾经认为,古希腊的英雄阿基里斯与龟赛跑,将永远追不上乌龟!”这时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然后再进一步展开驳倒这个悖论。芝诺的理由是:假定阿基里斯现在A处,乌龟现在B处。为了赶上乌龟,阿基里斯必须先跑到乌龟的出发点B处,当他到达B点时,龟已前进B1点;当他到达B1点时,乌龟又已前进到B2点,如此等等。阿基里斯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这时用具体的数据进一步驳倒这个悖论。设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十倍,龟在前面100米。当阿基里斯跑了100米时,龟已前进的10米;当阿基里斯再追10米时,龟又前进了1米;阿再追1米;龟又前进了1/10米……。于是阿基里斯追上乌龟所跑的路程S=100+10+1+……,事 实 上 这 是 一 个 无 穷 递 缩 等 比 数 列的和。可见,形式上是永远进行下去,实际上是限制了阿基里斯的路程,一旦超过这个限制,阿基里斯就超过乌龟。这样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更进一步地是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润物细无声的使学生心理更健康、更自信,充满着无穷的活力。
  讲等差数列这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张丘建算经》《孙子算经》和《周髀算经》中许多涉及等差数列的记载,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数学史知识都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国古代数学是璀璨夺目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篇章。
  在讲解析几何时,这部分内容巧妙地将几何与代数结合在一起,是数形结合很好的一个范例。我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1637年解析几何的奠基人笛卡儿在《几何学》中引入了坐标,并用代数方法、坐标方法更换了古代方法,解决几何作图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解析几何的精髓是:引进坐标,用代数方法表示曲线,然后通过对方程的讨论给出曲线的性质。
  三、推荐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每到寒暑假,我都会给学生推荐与数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书籍类有张景中院士著的《数学家的眼光》《漫话数学》《数学与哲学》《从

谈起》等这些作品通俗易懂,都是渗透数学文化教学展现数学魅力的好书,使数学文化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学生很乐于接受,从而启发学习的欲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不断提高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把学生对数学的“恨”或“怕”转化成“爱”和“亲”,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现和发展。因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为学生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有爱心,富有创意,“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人性化地理课堂教学。而过去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
期刊
传统的教学评价认为,在人的智能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是最重要的,人的思维就是快速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语言和逻辑分析技巧。在现实教学中仅凭一、两种能力来评价学生优劣是不全面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语言智能不好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差生”,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书写练习,忽略听说训练,这样一来语言智能不好的学生不明白英语语法,更有甚者连单词都背不会,因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的歧视,学生越来越厌
期刊
朝鲜族高中的生源越来越严峻,已走向小班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改变了很多,但没有变的是教师还需考虑学生的成绩,成绩不高一切都无从谈起。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心智也越来越成熟,可以说高中阶段是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期,也是数学出成绩的最好时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数学的学困生越来越多。究竟是何原因那?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思维定势  学生的定势思想,经过升中考后,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呢?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疑激趣,产生“研究性学习”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
期刊
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现总结出了规律教学的一般规律。  一、物理规律的类型  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  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
期刊
幼儿语言教育的原目标是偏重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主要途径是从儿童文学作品出发,来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规范地描述事物;主要形式是看图说话、识字法等。它常见问题是缺乏适合、系统的教材。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师生互动。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差,理解学习和机械学习,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低,早期阅读的准备不足、阅读量不足。  幼儿语言教育的新目标是教学目标更注重幼儿的言语能力,而言语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期刊
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过仔细阅读来完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习动机,让学生以最佳的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灌输的陈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形势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这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客观的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发展。  一、
期刊
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但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
期刊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好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阅读鉴赏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一、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记得我刚师范毕业分配到初中教语文,接手的班级,学生大多数不爱学语文,语文成绩尤其差。我代上这个班以后,每天的早读课我就让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悠扬、悦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