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时代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在社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被人们所接受,计算机教学也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计算机思维和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及其意义进行如下的叙述。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Thinking in Practice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Computer Teaching
Mo Yanmei
(Guangxi Na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Nanning 530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era,the computer as a discipl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ty,been accepted,the computer has also been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ty,this paper from the computer and the computer teaching of thinking how to develop thinking skills method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ing narrative.
Keywords:Computer teaching;Computer thinking;Capacity-training method
计算机作为人类劳动工具中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的劳动工具。传统的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等等甚至于发展到现代大型的劳动器械,其代替的都人的肢体部分所做的劳动,而计算机包括一些大型器械中所采用的微电脑代替的则是人的脑力劳动。
一、计算机思维
关于计算机思维,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计算机软件中形式化了的程序思维。我们利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经验,将人脑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归纳、总结并将其程序化,从而研制出能代替人脑必须经过的大量的、机械重复的思维过程的程序。如数据处理类软件、管理类软件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如果说程序思维是属于我们人赋予计算机的思维,那么,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就属于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为了让计算机能更好地为我们工作,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加入我们自身的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边思考、边操作”。计算机程序思维和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结合构成了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全部思维活动,使计算机更充分更高效地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培养计算机程序思维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而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则是教会学生思考。由于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运用到这两种思维,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都取决于这两种思维能否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必须同时侧重对于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注重计算机操作训练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题目稍有变化或是当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候无法将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陷入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而单纯的强调个人思维,会使我们的教学过于抽象,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的分析思考而忽略必要的操作训练,又会使我们脱离了计算机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因此,在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同时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起着工作、娱乐工具的作用,此外,受师资、学生素质、教育层次、社会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中职与中学计算机教育仍主要以应用为主,这使得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的短期目的,即学生只要“会操作”就行,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殊不知,表面上学生似乎是会操作了,但事实上只是将操作的步骤死记硬背下来,无法将计算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题目稍有变化或是当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候便会无从下手。
三、计算机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由于思维能力包括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我们无法生硬地将这些能力拆分开来单独训练,而应该将每一个任务当成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有这样一项任务:对于一个社会调查数据的汇总表,统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个快餐店的人数,实例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表如下:
本实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将数据表中的数据按“了解途径”分类后,统计通过各个途径了解各个快餐店的人数。
此项任务的教学目的有二:(1)数据排序的另一作用:分类;(2)“分类汇总”命令的操作方法。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任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按一般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走:
(一)提出问题。我们在演示前不防把操作前的数据表与操作后的数据表同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表前后的变化来了解任务完成的最终效果与目的。例如,操作后增加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在实践中对于此类数据会有怎样的要求等等。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对分类汇总有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比较分析。这一步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抽象的能力。
(二)分析问题。在给学生观察操作前后数据的变化,了解了分类汇总的效果和目的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如下问题:①在使用分类汇总命令前需要对数据表按照操作目标进行分类,在计算机中如何进行数据的分类,从而引出“排序”命令的另一作用:分类;②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在分类汇总中为什么必须事先进行数据的分类,利用“排序”命令进行分类时排序的“升序”与“降序”对操作结果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③计算机在执行分类汇总的命令时都对数据表进行了什么处理,在使用分类汇总命令时设置的选项各有什么意义;④在分类汇总结果显示的三级数据在实践中对于这三级数据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中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思维参与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了解计算机思维,通俗地说就是了解计算机能解决什么问题,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个最佳途径。只有很好地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才能让计算机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三)解决问题。进行了上述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首先对数据表进行分类,利用“排序”命令将数据表按“了解途径”进行排序,因为仅仅是达到分类的目的,故“升序”、“降序”均可。接着使用“数据”菜单下的“分类汇总”命令,分类字段为“了解途径”,汇总方式为“计数”,汇总项为“最熟悉”。
上述例子是一个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很好的例子,笔者在数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发现,单纯地演示操作和将分析思考溶入计算机教学中两种教学方法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层次也有所差别。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Thinking in Practice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Computer Teaching
Mo Yanmei
(Guangxi Na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Nanning 530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era,the computer as a discipl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ty,been accepted,the computer has also been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ty,this paper from the computer and the computer teaching of thinking how to develop thinking skills method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ing narrative.
Keywords:Computer teaching;Computer thinking;Capacity-training method
计算机作为人类劳动工具中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的劳动工具。传统的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等等甚至于发展到现代大型的劳动器械,其代替的都人的肢体部分所做的劳动,而计算机包括一些大型器械中所采用的微电脑代替的则是人的脑力劳动。
一、计算机思维
关于计算机思维,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计算机软件中形式化了的程序思维。我们利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经验,将人脑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归纳、总结并将其程序化,从而研制出能代替人脑必须经过的大量的、机械重复的思维过程的程序。如数据处理类软件、管理类软件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如果说程序思维是属于我们人赋予计算机的思维,那么,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就属于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为了让计算机能更好地为我们工作,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加入我们自身的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边思考、边操作”。计算机程序思维和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结合构成了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全部思维活动,使计算机更充分更高效地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培养计算机程序思维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而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则是教会学生思考。由于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运用到这两种思维,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都取决于这两种思维能否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必须同时侧重对于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注重计算机操作训练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题目稍有变化或是当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候无法将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陷入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而单纯的强调个人思维,会使我们的教学过于抽象,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的分析思考而忽略必要的操作训练,又会使我们脱离了计算机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因此,在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同时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起着工作、娱乐工具的作用,此外,受师资、学生素质、教育层次、社会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中职与中学计算机教育仍主要以应用为主,这使得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的短期目的,即学生只要“会操作”就行,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殊不知,表面上学生似乎是会操作了,但事实上只是将操作的步骤死记硬背下来,无法将计算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题目稍有变化或是当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候便会无从下手。
三、计算机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由于思维能力包括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我们无法生硬地将这些能力拆分开来单独训练,而应该将每一个任务当成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有这样一项任务:对于一个社会调查数据的汇总表,统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个快餐店的人数,实例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表如下:
本实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将数据表中的数据按“了解途径”分类后,统计通过各个途径了解各个快餐店的人数。
此项任务的教学目的有二:(1)数据排序的另一作用:分类;(2)“分类汇总”命令的操作方法。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任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按一般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走:
(一)提出问题。我们在演示前不防把操作前的数据表与操作后的数据表同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表前后的变化来了解任务完成的最终效果与目的。例如,操作后增加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在实践中对于此类数据会有怎样的要求等等。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对分类汇总有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比较分析。这一步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抽象的能力。
(二)分析问题。在给学生观察操作前后数据的变化,了解了分类汇总的效果和目的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如下问题:①在使用分类汇总命令前需要对数据表按照操作目标进行分类,在计算机中如何进行数据的分类,从而引出“排序”命令的另一作用:分类;②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在分类汇总中为什么必须事先进行数据的分类,利用“排序”命令进行分类时排序的“升序”与“降序”对操作结果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③计算机在执行分类汇总的命令时都对数据表进行了什么处理,在使用分类汇总命令时设置的选项各有什么意义;④在分类汇总结果显示的三级数据在实践中对于这三级数据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中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思维参与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了解计算机思维,通俗地说就是了解计算机能解决什么问题,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个最佳途径。只有很好地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才能让计算机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三)解决问题。进行了上述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首先对数据表进行分类,利用“排序”命令将数据表按“了解途径”进行排序,因为仅仅是达到分类的目的,故“升序”、“降序”均可。接着使用“数据”菜单下的“分类汇总”命令,分类字段为“了解途径”,汇总方式为“计数”,汇总项为“最熟悉”。
上述例子是一个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很好的例子,笔者在数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发现,单纯地演示操作和将分析思考溶入计算机教学中两种教学方法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层次也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