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本应是一门最具人性化的学科,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可是,事与愿违,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脱离人的真实生活,脱离人丰富多样的精神体验,脱离人的生命本身,使学生失去了在自然常态下的正常的心理、行为反应,一切围着应试转,有了太多的功利性。这种缺乏人的真实、自由精神的糟糕的教育生态环境,导致许多学生到高中毕业时,还不知如何“语”,如何“文”。因此,反思和建构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让语文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需要,对于语文教学及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生态平衡观
“教育生态”这一命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可雷明提出来的,它具体体现在“课堂生态平衡”上。所谓课堂生态平衡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课堂环境,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课堂呈现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状态,以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的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并达到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传统的课堂是失衡的课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的,我讲你听,耳口相传,教师高高在上,是知识和真理的代言人,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并且是被迫抛弃自己观点的强制性接受,这种课堂,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也就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了,这种课堂不会有生命的活力。而现代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教学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四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1.师生间应建构平等的对话关系,促进主体间的协同成长。生态的课堂,师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左藤学指出的,当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多是“伤害与受伤”的关系。其实,教师实在没有必要在伤害学生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教师绝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向的互动。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通过转变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建设起和谐的生态空间环境,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迷人的生态王国。
2.教师要追求教与学、教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过去的教学模式是重“教”轻“学”,重“智”轻“德”,使教与学、教学与育人不能得到和谐发展,而“和谐”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中心”,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发展的主体。当代教学已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语文讲究“文以载道”,不管是从传承文明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都应追求教与学、教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3.重视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的协调发展。语文课堂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熔炉,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创新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都会在这个熔炉里得到锻造。语文课堂也是一座结构庞大、规模宏伟、脉脉相通的立交桥,听、读、说、写是它的主动脉,通过不断的听、读的输入和不断的说、写输出来加速血液循环,将语文知识的各个层面巧妙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幅错落相连、畅通无阻的知识交通网;语文课堂更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教师只有加强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协调发展,才有助于建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生态系统。
二、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堂,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开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敢说会说,敢疑,善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质疑能力和崇尚真理的态度,使课堂呈现出“生态”样式,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
1.重组教室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课堂的生态要素之一,建构生态课堂,必得要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才智开发的丰富灵活的教学环境。它包括改变常规的学生座位排列方式,建立知识化、生活化、自然化、智慧化的集学生学习与学习成就展示于一体的教室环境。目前,我们的教室,似乎留给学生的生态空间太狭隘,太呆板。教室,首先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它应该有生活的气息,没有让人窒息的压抑,没有一成不变的呆板,而是富有魅力和引人入胜的。这样的教室是“润泽的”(左藤学语),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空间看到语文的广泛用途,可以在这样的教室里重建学习母语的空间并获得焕发学习母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当努力打破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传统单调环境,改变教室空间布置,让教室成为“语文生态园区”。
2.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语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我们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真正把学生放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听、读、说、写,“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喜欢用类似“——好,好在——”的固定句式引导学生表达课文的“美点”,而不容许不“规范”的语言、句式或另类声音的出现。这种语言专制就过分地禁锢了学生的大脑,使得我们课堂丧失了学生充满灵性的多元表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与自己或教参不同的答案,要珍视学生内心独特的体验,允许学生表达“出错”“出格”,按照自己不同的理解,各抒己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心灵的约会,和谐的互动,共同排斥语言霸权现象,重绘语文教学应有的生命色彩。惟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健康的。
3.动态生成教学内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目标不是预先确定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动态的开放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观,恰是生态化语文课堂的必然要求。以往,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授——受”结构,教师按照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去操作,学生没有选择内容和程序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生态课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话题,发表新的见解,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打破原有教学计划,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调整和补充,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迷人通道和自然的美丽图景。
三、建立广泛的课内外联系
当我们用“生态”理念来审视当前常态下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课堂自身的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严重割裂,这种割裂直接造就了课堂“花盆环境”。因为封闭,维系课堂生态的纽带——信息被阻断,信息之间的交流缺失活力,课堂也随之黯然失色。要让整个语文学习系统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贯彻“大语文教育”思想,以课内教学为轴心,建立起广泛的课内外联系,建构起一个真正适合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
1.建立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而今,一些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式管理”,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一学期接触的也只是少得可怜的几十篇课文,于是,课堂上充斥的是成人化的理解和语言,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兴味索然。表现突出的是,学生作文常常脱离生活实际,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学校生活语文化。
2.建立课堂与社会的联系。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以进入学生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联想和补充,拓宽教学内容,把语文课教活。如上“时文赏析”课时,教师可以将媒体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道德观察”等栏目内容迁移到课堂教学中,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研讨,并通过组织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当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变得越来越广袤,语文学习的外部系统无限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那么,语文才有绽放她无穷魅力的可能。
3.建立课堂与学科的联系。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存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把语文当作一个“纯文本”、一门“纯学问”来教,要充分利用语文与多学科之间的广泛的横向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帮助学生广泛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为此,教师必须了解相关学科的相关学习内容与教学进度,寻找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来综合安排本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以灵活运用于新的情境,迁移于新的过程,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大、更新、更活,更充满艺术性,学生也易懂易学乐学,充满愉悦的生命体验。
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教育生态”逐渐被接受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走生本化的道路,努力提供给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生态环境,一种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生成的课程中自由流淌,那么语文学科就一定能发挥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语文的学科目标。
【参考文献】
1.《构建语文课堂立交桥,形成良好的语文生态系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2.《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曹明海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诸文蔚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第九中学]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生态平衡观
“教育生态”这一命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可雷明提出来的,它具体体现在“课堂生态平衡”上。所谓课堂生态平衡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课堂环境,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课堂呈现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状态,以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的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并达到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传统的课堂是失衡的课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的,我讲你听,耳口相传,教师高高在上,是知识和真理的代言人,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并且是被迫抛弃自己观点的强制性接受,这种课堂,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也就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了,这种课堂不会有生命的活力。而现代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教学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四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1.师生间应建构平等的对话关系,促进主体间的协同成长。生态的课堂,师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左藤学指出的,当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多是“伤害与受伤”的关系。其实,教师实在没有必要在伤害学生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教师绝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向的互动。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通过转变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建设起和谐的生态空间环境,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迷人的生态王国。
2.教师要追求教与学、教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过去的教学模式是重“教”轻“学”,重“智”轻“德”,使教与学、教学与育人不能得到和谐发展,而“和谐”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中心”,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发展的主体。当代教学已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语文讲究“文以载道”,不管是从传承文明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都应追求教与学、教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3.重视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的协调发展。语文课堂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熔炉,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创新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都会在这个熔炉里得到锻造。语文课堂也是一座结构庞大、规模宏伟、脉脉相通的立交桥,听、读、说、写是它的主动脉,通过不断的听、读的输入和不断的说、写输出来加速血液循环,将语文知识的各个层面巧妙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幅错落相连、畅通无阻的知识交通网;语文课堂更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教师只有加强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协调发展,才有助于建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生态系统。
二、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堂,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开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敢说会说,敢疑,善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质疑能力和崇尚真理的态度,使课堂呈现出“生态”样式,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
1.重组教室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课堂的生态要素之一,建构生态课堂,必得要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才智开发的丰富灵活的教学环境。它包括改变常规的学生座位排列方式,建立知识化、生活化、自然化、智慧化的集学生学习与学习成就展示于一体的教室环境。目前,我们的教室,似乎留给学生的生态空间太狭隘,太呆板。教室,首先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它应该有生活的气息,没有让人窒息的压抑,没有一成不变的呆板,而是富有魅力和引人入胜的。这样的教室是“润泽的”(左藤学语),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空间看到语文的广泛用途,可以在这样的教室里重建学习母语的空间并获得焕发学习母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当努力打破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传统单调环境,改变教室空间布置,让教室成为“语文生态园区”。
2.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语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我们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真正把学生放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听、读、说、写,“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喜欢用类似“——好,好在——”的固定句式引导学生表达课文的“美点”,而不容许不“规范”的语言、句式或另类声音的出现。这种语言专制就过分地禁锢了学生的大脑,使得我们课堂丧失了学生充满灵性的多元表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与自己或教参不同的答案,要珍视学生内心独特的体验,允许学生表达“出错”“出格”,按照自己不同的理解,各抒己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心灵的约会,和谐的互动,共同排斥语言霸权现象,重绘语文教学应有的生命色彩。惟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健康的。
3.动态生成教学内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目标不是预先确定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动态的开放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观,恰是生态化语文课堂的必然要求。以往,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授——受”结构,教师按照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去操作,学生没有选择内容和程序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生态课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话题,发表新的见解,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打破原有教学计划,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调整和补充,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迷人通道和自然的美丽图景。
三、建立广泛的课内外联系
当我们用“生态”理念来审视当前常态下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课堂自身的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严重割裂,这种割裂直接造就了课堂“花盆环境”。因为封闭,维系课堂生态的纽带——信息被阻断,信息之间的交流缺失活力,课堂也随之黯然失色。要让整个语文学习系统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贯彻“大语文教育”思想,以课内教学为轴心,建立起广泛的课内外联系,建构起一个真正适合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
1.建立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而今,一些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式管理”,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一学期接触的也只是少得可怜的几十篇课文,于是,课堂上充斥的是成人化的理解和语言,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兴味索然。表现突出的是,学生作文常常脱离生活实际,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学校生活语文化。
2.建立课堂与社会的联系。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以进入学生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联想和补充,拓宽教学内容,把语文课教活。如上“时文赏析”课时,教师可以将媒体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道德观察”等栏目内容迁移到课堂教学中,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研讨,并通过组织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当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变得越来越广袤,语文学习的外部系统无限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那么,语文才有绽放她无穷魅力的可能。
3.建立课堂与学科的联系。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存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把语文当作一个“纯文本”、一门“纯学问”来教,要充分利用语文与多学科之间的广泛的横向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帮助学生广泛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为此,教师必须了解相关学科的相关学习内容与教学进度,寻找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来综合安排本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以灵活运用于新的情境,迁移于新的过程,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大、更新、更活,更充满艺术性,学生也易懂易学乐学,充满愉悦的生命体验。
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教育生态”逐渐被接受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走生本化的道路,努力提供给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生态环境,一种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生成的课程中自由流淌,那么语文学科就一定能发挥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语文的学科目标。
【参考文献】
1.《构建语文课堂立交桥,形成良好的语文生态系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2.《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曹明海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诸文蔚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