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处必有窗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个人喜好就是心性密码,我对窗之迷恋的确可以看作我之性情的一把钥匙。不管是在何种空间,我都要挤破脑袋到窗边去,就连坐公交车也最好坐到两面环窗之处。如果恰好是一处高楼上的临窗餐厅,自妙不可言,坐在窗边,脚下屋顶林立,雕塑般静谧,前一刻声色雷动的街道都遁为内海之镜面,没有事物在流动,只有静止,静止,静止和对立的窗,高高低低的窗,遥远的窗,火柴盒大小的窗。它们是对视的眼睛,走神的眼睛,避而不见的眼睛,而眼睛背后的一切令人浮想联翩。在杯盘之侧,窗外景观就是一幅巨大的幕布,而正在上演的无疑都是内心戏。是的,只有窗才是我们的出路,在四壁之内,在墙与墙之间,窗是唯一可以内外呼应而内外独立的存在,让内在的光与外在的光流通起来。
  随年岁日增,世事沉浮如升降机,一会儿灰尘滚滚,一会儿清风佛面,因为对世界的了解又多增一分,始觉想象力之匮乏,无论如何都是有涯应对无涯。如此,更希望所有墙上都是窗,甚至更有非分之想:若天窗开启?是的,人这渺小之躯若被诸神遗弃便只有黑洞,若有神助则可能目击云天之外之景观。按博尔赫斯评价但丁的说法,《神曲》就是一幅宇宙全景图,但丁必有天窗之上的天窗,才可能描绘出如此全景。所以,能够得上神性,才是人超拔于人之存在的最高阶梯。我们终其一生不就是为了向这阶梯更进一步?所以,天窗必定念念不忘。
  自從在摄影中寻得诸多快乐后,我的镜头也离不开窗,而位置正好相反。以前我在窗内,如今我在窗外。这是一种更奇妙的视觉,当我站在窗外试图看清窗内全貌,内外的光彼此交融又节外生枝地多出更多幻景,而这幻景全然一个新世界。你以为有窗就没有遮蔽吗?我竟然不敢回答。站在窗外,窗内亦是瞬息万变的,即便是被摄下的定格,不同的眼睛仍有不同的变化。是的,当我在窗外向窗内凝视并按下快门,总会发现一种惊人的真相,每一件事物都身处阴阳两界,每一件事物都是边境线上的神偷,我们其实同时置身于窗内和窗外,只不过视界有异而境界完全不同。
其他文献
在读到詹姆斯·赖特的随笔之前,我丝毫不曾想到过,这位美国诗人的随笔竟然会伴随我度过了这么多年。  跟赖特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沉思型抒情短诗一样,其随笔作品文笔优美,阅读之中,常常能让人感到意外。赖特热爱大自然,善于捕捉大自然的景色中最有意义的细节,并以新超现实主义手法赋予其田园式的诗意和娓娓道来的语言,在总体上给自然景色赋予深层意识的暗示,试图唤起人们超脱现实返回大自然的欲望,从大自然中找到安宁。同时
现实并非“骨感”,现实依然是丰富的,尽管它日益碎片化。不过,也许正是这一由电子时代形成的碎片化,让现实的丰富性有了别样的风景和不同于三十年前的叙事与书写。或者说,当碎片化成为当下现实的重要特征时,重构现实的丰富性,事实上也是对小说家的某种认知与能力的测试。再进一步讲,重构现实的丰富性,是当代小说家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当下对于小说是否还有生命力的担心。刚好,国庆节期间,读完《四川小说》第九期的“四川
摘 要 以自主学习理论、存在感理论和学习实践共同体为基础,提出MOOC平台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具体包括对学生、试题和课程的分类、防作弊、检测答案重复、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和过程完成情况与平时成绩加减分挂钩等。改进完善后的MOOC平台经过应用试验后收到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存在感。  关键词 MOOC平台;高职院校;管理系统;技术功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
众所周知,卡尔维诺最最著名的小说当数那部晦涩幽暗的《寒冬夜行人》,而《马可瓦多逛超级市场》却鲜为人提及,究其原因必定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有关,那时写作者都在强调现代小说技巧魔幻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之类,像《马可瓦多逛超级市场》这样的短篇小说坐冷板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也许,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理由,那便是国人普遍对超级市场没有什么概念,阅读无法产生共鸣,而超市乐购风靡我国也是最近二十多年间的事,所
面对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的黄沙岭,我忍不住高声喊叫,一定要把自己丢进去,像一粒石子那样。山上跌宕着深深浅浅的绿意,这是时光之外的颜色,与尘世的喧嚣名利无染。风一溜小跑来,推搡着,使翠绿掠起波纹,顺山势起伏。一波又一波,最后涌向我们。风里带着一点南宋的气息,不动声色地穿过我们的身体,把一部分累赘的灵魂掳掠走,让我们的身子变得比往日轻盈。  山外溽热,黄沙岭却笼罩一片清幽。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悉
她们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国风·周南·汝坟》  这么短的一首诗歌,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却甚多,其心路历程很复杂。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有一位凄苦的妇女,正手执斧子砍伐山楸的树枝。采樵伐薪,本该是男人担负的劳作,却由妻子承担了,其缘由便是“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她的丈夫行役外
于永明   作为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厅长,他带领全省职教战线上的同志们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职教发展道路。摸爬滚打的近7年间,省委省政府先后做出了“全力打造浙江职业教育升级版”“加快推进全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带领同志们统筹和优化中职教育区域发展布局,加强普职协调发展,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
我的职业是一个吊车司机,摄影跟我的职业,还有写作跟我的职业,没有丝毫关系。但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我需要一个精神的身份,甚至是两个。写作对于我是一个精神身份,而摄影变成了我的另一个精神身份。说到摄影,我是汗颜的,我的叫摄影吗?但我的不仅仅是拍照吧。我很多人曾嘲笑我,说我不懂技术,连相机的基本功能都不会,还拍片,还有杂志发表,简直是荒诞的笑话。那就让他们笑话吧。记得一次在云南遇到于坚,他说,狮子总是独行
舒新城(1893—1960),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攝影家。湖南溆浦人。他幼年家境贫寒,4 岁时在其母坚持下进入私塾,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由于天资聪颖、刻苦自励,常醉心于经学和史书,打下扎实的国学功底。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后,舒新城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西学教育,在新旧教育转轨中完成知识结构的嬗变,实现了由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1912年进入常德师训班学习,后考入免费的岳麓高师。毕业后进入教
作者简介  室生犀星(1889年8月-1962年3月),原名室生照道,日本著名诗人、小说家。  室生犀星生于石川县金泽市,其父曾为武士,任加贺藩的步卒统领,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由于犀星是其父和女佣的私生子,因此不被家庭认可,出生不久便被送人,“私生子”的不光彩名声也一直如影随形伴随左右,所以他经常遭受嘲弄与欺侮,这给童年的犀星造成了很大伤害。  犀星不仅喜爱诗歌,而且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