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 我只用作品来说话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15m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16日上午,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里人头攒动,来自文博界、工艺美术界、收藏界的诸多人士云集于此。怎么这么热闹?原来这里刚刚揭幕一个名为“匠心筑就紫砂梦——季益顺从艺四十年紫砂作品展”。各路人士纷纷想一睹这里陈列的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先生从艺40年来的精品力作风采。
  众所周知,紫砂艺术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浑厚的独特内涵,而这一文化的形成与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历代紫砂大师的巧夺天工。在当代众多紫砂工艺名家中,季益顺不仅是宜兴紫砂工艺传承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今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这个重要展览举办之际,季大师接受了《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的专访,并与我们分享了其从事紫砂艺术这四十年的真知灼见。
  《中国收藏》:“匠心筑就紫砂梦——季益顺从艺四十年紫砂作品展”日前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隆重登场。为什么会选择在北京举办这个展览呢?
  季益顺:今年是我从艺的第40个年头,个人感觉所创作的作品品种比较丰富,自己也比较满意,所以有了一定积累后就想与广大壶友分享。北京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也是每个艺术家都向往的地方,能在北京办紫砂展是非常高兴的事情。何况又有保利这么好的平台。
  《中国收藏》:40年前,是什么让您走上了紫砂艺术创作之路?
  季益顺:首先,我出生在宜兴丁蜀古南街,这里是紫砂大师的发源地,从小就耳濡目染。其次,父亲是位竹匠,姑姑也是做壶的,自幼受他们的影响,动手能力比较强。此外,当时家里成分不好,正好被分配到紫砂厂学徒,这也逐渐地培养了我对紫砂的兴趣,把这份爱好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中国收藏》:手工艺人的传承向来是口口相传,但在上世纪80年代,您却选择了进入中央美院进修学习,这在当时并不多见。是什么促使您走进大学校门的?
  季益顺:一来自己喜欢创新,想不断地学习一些专业美术方面的知识,这样才会对自己的创作有帮助;二来紫砂厂当时对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学徒也注重培养。就这样我被送到中央美院进修。
  《中国收藏》:如果说光器的创作是大写意,花器就像工笔画,您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作对此是否有自己的偏爱与侧重呢?
  季益顺:我被封为“花器王子”,当然这是大家对我的鼓励,但从这个称谓上看,我肯定是在花器上更有所长。我认为我的花器跟以前老一辈大师——如蒋蓉大师的仿真型花器是不一样的。我的花器还是建立在传统器型基础之上,局部加一些点缀,实用与欣赏兼具。花器一定要有他耐看的地方,细节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一件好的作品一定要有内涵,要有与时俱进的想法,这些在我每次作品的创作中都是重点考虑的,也是我灵感的来源。
  《中国收藏》:在您的创作中,有哪一件作品给您印象最深?能否介绍下它的创作过程和难点吗?
  季益顺:应该说,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很喜欢做一些之前没人做过的类型,所以遇到的难题也就特别多。就拿近两年创作的《母仪天下》这款作品来说,乍看之下有掐丝珐琅的感觉,大面积的曲线型金丝镶嵌,多种泥料填充难度极大,细腻程度容不得一点差错。因此,第一件作品制作时,从选料、制胚、烧制到嵌金丝,一共耗费了3个月的时间。期间又反复调整,壶身在美人肩的基础上把底改成方的,从上到下,由圆变方,渐变精彩,刻画出了皇后凤袍富丽堂皇的复杂样式。正因为此,也造就了业内第一把做到接近掐丝珐琅效果的紫砂壶。
  《中国收藏》:宜兴紫砂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员,无论是收藏还是日用,一直以来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过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市场鱼龙混杂等因素的影响,让不少艺术家都感到迷茫。这是为什么?
  季益顺:我认为紫砂艺术市场肯定跟其他艺术品市场一样,会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势必会有优胜劣汰的自然现象。怎么做到不被淘汰,那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作品说话。只有自己的作品过硬,受到大家的认可,无论什么样的恶劣环境,都能守住自己的一席之位。
  《中国收藏》:宜兴紫砂艺术深得中国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青睐。但在一些人士看来,它还不够国际化。要让这门工艺美术更好地走出去,您觉得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季益顺:紫砂艺术相对于书画、瓷器来说,属于小众艺术品范畴,因此不够国际化。那现在我们整个行业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每年都会组织陶艺家出国交流,只是这样的机会毕竟还不多,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多一些支持,让紫砂的出国之路能够更有底气,也给紫砂艺术家创造更多的机会。
  《中国收藏》:“前店后厂”是宜兴诸多紫砂工艺师的创作“标配”。您对这种经营模式如何看待?宜兴紫砂名家们需要经纪人制度吗?
  季益顺:紫砂的经营模式大体都是作坊式的,自产自销的也比较多,也有一些专门销售的店铺,再加上现在的微商也比较盛行,导致市场是有一些混乱,还是需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这个市场。至于经纪人制度,这个在紫砂圈里应该还没有,不好妄加评论。只能说如果其能适应这个市场,确实有利于紫砂的发展,那我们也会认可的。
  《中国收藏》:我们注意到,您此番在京举办的大展名为“匠心筑就紫砂梦”。您如何看待匠心精神?当年您学徒的时候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吗?
  季益順:我所理解的匠心精神,第一是热爱,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为只有热爱才会执着;那第二点就是执着,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第三则是要有创新精神;第四就是要精益求精。
  学徒时期可能没有现在想得那么多那么远,当时更多的还是想学好一门手艺,现在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把紫砂艺术更好地推广出去,培养出更多的好传承人来。可能人生处于不同的阶段,想法自然也不一样。
  《中国收藏》:您作为宜兴紫砂艺术大师中的杰出代表,您对年青一代紫砂从业者有什么建言吗?
  季益顺:建议是趁年轻还是要多学习,不仅是自己专业上的,其他不同门类的艺术也要有所涉猎。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创作提供非常多的灵感与依据,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才会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中国收藏》:您所创作的紫砂壶艺术品深得藏家们的喜爱,是什么让他们愿倾囊而出?
  季益顺:宜兴的紫砂百花齐放,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喜欢我作品的藏家应该是看中了我的创新精神以及我独有的风格吧。
  《中国收藏》:未来您有什么打算或更大举措吗?
  季益顺:我还是会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创作之路上能够走得更远,做出更多传世作品;好好培养学生,在技术上、生活上帮助他们;多参加些慈善活动,回馈社会。
  (注:本文紫砂作品均为季益顺大师所作,图片由季大师提供。)
其他文献
从水下宝藏面世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贪婪的眼睛盯上了它们。甚至于一段时间以来,在收藏拍卖圈内,某件东西若是跟张献忠沾上了边,大家的态度往往就显得模棱两可,并且敬而远之……就江口沉银遗址出水的部分文物,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多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听听来自他们的不同声音——  目前民间出现的所谓来自四川的西王赏功钱鱼龙混杂,大体上假的多、真的少。我曾有幸上手过几枚真钱,感觉并不沉重,而且文字非常清晰
期刊
在上一期《中国收藏》杂志中,肖燕翼先生对四本《九歌图》做了较为详尽的比鉴,发现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宋人绘《九歌图》最贴近﹃九歌﹄词旨,其他三本元人绘本皆是由﹃波本﹄衍生而来,并且三本元人《九歌图》之间也存在互相抄袭、转摹等现象。那么,这些《九歌图》真的出自宋元人之手吗?本期肖先生将进一步对四本进行考鉴,力求通过一些细节特征分析出诸作的大致創作时间,为大家还原更加真实的它们。  | 难作辅证的题跋
期刊
近二十年考古中,有哪些青铜器重见天日?日前,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中,一批精美的青铜器与公众见面,而有些从未走出过本省、博物馆,甚至是库房。西周早期 噩侯铜方罍  高62厘米 宽32厘米 厚31厘米  湖北省随州市羊子山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铜罍是大型盛酒器,存世数量少,方罍更属珍稀礼器。此罍盖呈庑殿形,捉手为双鸟首。口沿饰夔纹,肩部饰夔龙纹、涡纹并接铸一立体吐舌
期刊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脍炙人口,各种相关题材的藏品素为收藏热门,让人喜闻乐见,之于老广告老商标而言同样如此。笔者曾购藏一张“红楼梦”故纸,是民国时期河北高阳瑞成亨记棉布号所属的品牌商标画。画中花园里,被紫鹃轻扶的林黛玉更显柔弱多愁之态,画家较好地再现了曹雪芹的笔意——她为流泪而来,是一部悲剧。又如早年安东市(今丹东市)同义染厂的布匹名叫“石头记”牌,商标图上的宝玉、黛玉正坐在大观园里的太湖石前说着
期刊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盛夏,炎天暑月,铄石流金,荔熟蝉鸣。  荔枝是大自然赐予岭南地区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古往今来,从南到北,上起皇室,下至民间,爱荔之人比比皆是。除口感香甜外,荔枝还有多子多孙、大吉大利、一本万利等美好寓意,更是岭南人甜蜜的味觉回忆和眷恋的故乡情怀。  而荔枝不仅为荔乡人所赏识,它的踪迹更是遍及神州大地,享誉海内外。这一小小荔枝背后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岭南文化
期刊
采访嘉宾:戴志强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原馆长)  在此次正式考古发掘之前,江口沉银就沸沸扬扬喧闹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从2005年开始,文物部门就陆陆续续有相关出土的记录,但这些都不是正规的发掘。从流传出来的东西看,真真假假,给收藏界出了不少的难题。  如今,考古第一阶段正式结束,应该说有不少的成果。  首先是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这一数百年来的传说,即四川彭山江口水域确有此
期刊
明带金银饰品的风格与前代相比,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改宋元金银首饰的草根本色,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工艺上也有极大创新。  明代金银首饰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各有其名。比如,明代文献中提到的若干名目:狄髻、金丝髻、挑心、掩鬓、压发、围发、耳坠、坠领、纽扣等。“狄髻”是明代才出现的。金丝编就的狄髻,也称“金丝髻”或“金丝梁冠”,即女子戴在发髻上面的发罩。  由于狄髻的出现,金银首
期刊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篆体,它的篆法颇有讲究。  事实上,在宋代以前就存在屈曲缠绕的篆法,叠笔是一种成熟的书法技巧,流传有绪。山西长治唐代王惠墓发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的墓志一合,志文楷中带行,笔画柔劲,字迹精美。可见叠笔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隋唐时期就流行了。不过唐代叠篆不成规模,而且与官印无关,两者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北宋印章使用叠篆见于史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中央官署及京城改
期刊
古代王权建立后,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而成为了王朝森严等级的象征。龙凤,更是自商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贵族敬奉的重要神灵。玉龙、玉凤不仅映照出统治者掌握尊神与事神的权柄,同时也成为辅助统治者统治的工具,龙凤形玉饰的雕琢可谓是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  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玉器多光素无纹,西周以后流行在玉器上装饰云纹、涡纹、谷纹、龙凤纹等等。战国时期龙形玉佩常饰谷纹,战国龙形玉佩(图1)出土于重庆
期刊
所谓瓷器款识,是指刻画或书写在一件器物的身部或底部,用以表明器物时代、用途及工匠姓名的文字。制瓷业很早就采用这种做法。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有所谓“瓷器有款始于宋”的说法。颜师古注曰:“款,刻也:识,记也。”款识作为作品上的文字标记,便成了后人鉴别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 瓷器款识分七类 |  由于景德镇瓷业发展,自明代瓷器上开始出现官窑年款,经过逐步的发展变化,到了清代瓷器上的装饰款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