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读《选读》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选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微妙,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文史材料中的典范,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它全部是文言文本,学生学起来相对吃力,要解决许多字词句义等工具性问题,要理解其中的人文性也不容易。笔者的思考是:可以本着“组块”的思路,选用串读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对同一主题的文本意义的构建。本文就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史记》的理想人格”这一主题为例,谈谈笔者重构教学的思路、实践与反思。
  一、寻找文本主线:串读重构的基本思路
  《(史记>选读》中的“《史记》的理想人格”这一主题有三篇文本:《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这三篇文本归于同一个主题,在教材编写者那里肯定是有缘由的,但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这种主题能否为学生所明察,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重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主去寻找文本主线,为串读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解决了基本的工具性问题,即保证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较为顺畅地阅读后,文本主线的寻找就开始了。
  有学生说:我读《孔子世家》一文,感觉孔子在心目中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只能仰视的人,“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贫且贱”说明孔子的出身甚至不如我们同学中的绝大多数人,但英雄不问出身;其后“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本是问“政”,孔子却答“人”及“人与人的关系”,这体现了孔子的大智慧,他认为“政”本就是“人及人与人的关系”……
  有学生说:我读《管仲列传》,也看到管仲虽然出身贫寒,但却“贤”,待鲍叔不计前数嫌而将其推荐给公子小白,其最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文中管仲自知自己的缺点,且知鲍叔对自己的宽容,从而得出那句流传至今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有学生说:我读《屈原列传》,看到的则是一个“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一介书生满怀救国之志却不得施展,最后抑郁投江的故事。通过比较这一文与其它两篇文章发现,本文没有介绍屈原年轻时的贫苦,但我猜想他这样经不起挫折,可能与年轻时没有管仲、孔子那样的挫折有关,所以做不到百折不挠。
  最后一个学生的观点引发了学生的热烈反响,同时笔者意识到,文本解读的线索产生了。这个线索就是三则文本中的主人公思想抱负与个人经历之间的关系,而其与“理想人格”又恰恰是相关的。
  二、基于主线阅读:串读重构的高效教学
  于是笔者跟学生明确:对三则文本进行串读,看孔子、管仲与屈原三个人的理想抱负有何异同?在理想抱负得到实现或未得到实现之后,他们三人的表现又是如何?为什么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热情,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将三个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关注,三则看似不通的文本忽然之间似乎就有了联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有学生说:我觉得屈原和管仲更具可比性,他们都是辅佐一方诸侯,都想成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出号令”“应诸侯”,但其成功的前提是“王任之”,待到“王怒而疏”之后,只能“疾王听之不聪”;而管仲则不同,其“任政相齐”,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而“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遂成霸业。两个人相同的抱负而结果截然不同,这可能与屈原太过“小气”有关,因为他应该知道上官大夫的习性,对于这种人因上官大夫见宪令“而欲夺之”却“不与”,自然是得罪人的举动,若洞察其性,以一假宪令使之夺,然后再以真宪令驳斥于王前,或许就不这么被动了……
  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文本之间的串读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串读所依之主线也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围绕文中的主人公而展开的:先研读人,再研读事,再研读史并从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事,此时学生对文本所形成的印象,就成为一个大的组块,这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记忆,也促进了学生对《史记》的理解,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自然蕴含其中。
  三、反思《史记》教学:串读教学的价值思考
  《史记》本是大部头巨著,择其要而形成《(史记>选读》一本薄薄的册子,需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点”突破一个“面”,形成一个“体”,也就是说需要教师就其中的文本解读,让学生形成对“史”,对“文”的认识。而文本常常是孤立的,需要教师将同一主题的文本“串”起来,以让学生在互文解讀中形成认知,这就是串读的意义所在。
  其实,“串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更在于“串”,因为有效的“串”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文本之间的联系,预设可能的联系点,然后在教学中有意引导。故而串读其实是需要串问、串讲作为辅助的,在此教学情境中,课堂是立体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有机的。
  诚然,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教学效益的提升,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想方设法去实践和探索。
其他文献
新课标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设定为18个任务群,每一个任务群都是一个既独立又与其他任务群有联系的单元。在对应18个任务群的新教材面世之前,我们能否用旧教材进行任务群的学习?我觉得是可以的。  我理解的任务群就是按照某一个专题,设定一个总任务,在总任务下又有若干分任务,将若干内容放在一起,重新编排,进行设计,形成一个群。这个群大到可以以核心素养中某个点为主任务,比如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大群,就可以涵盖进
生本教育是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而诞生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构建教学体系。笔者试图以《踏莎行》一课解析诗词教学中的“生本”策略。  一、登高望远,导语激发  导语,乃一节课的发端,一节课的眼睛。高中课堂的导语要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恰当的心理状态。李密《陈情表》的导语需悲切恳挚,岳飞《满江红》的导语当豪迈激昂。教师还要站在全面把握文本的高度,寥寥几句导语带给学生丰富的学
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结,思维是唯一可以打通其他三个方面的秘密武器,“思维发展与提升”可以促进“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而阅读教学思维训练也有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即以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四个层次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以知性阅读思维。在这个层次
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学生一个灵感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在命题上“求兴味”,写自己愿意写的事  在作文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寻找令学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献。在引导学生品读文句、感悟孔子思想智慧的同时,不禁深为孔子的语言艺术所折服。本文将从教学语言的角度来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教学语言要有親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叩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敢于表达、也愿意表达。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一开始先说自己年长“毋吾以也”,是因为古人特别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余字,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节选了其中的“荆轲刺秦王”部分,仅这一部分,司马迁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分量,正如清代学者郭嵩焘在《史记札记》中所说:“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  荆轲刺秦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失败的原因,见仁见智。但笔者一直以为,荆轲刺秦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于荆轲是一个“刺客”而不是“杀手”,燕太子丹让刺客去做杀手的事,于是处处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1943年写成的一篇作品。朱光潜曾为《中央周刊》写了两年稿子,后来集成两本册子,一是《谈文学》,一是《谈修养》。《说文嚼字》即收入其中的《谈文学》中。而1938-1946年,武汉大学由武汉珞珈山西迁四川乐山,这是武汉大学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特别是作学问的图书和实验资料在西迁过程中屡屡遗失。因此,个人觉得,他在写作《咬文嚼字》时,不一定能查阅到所需的全部资料,有时只是根据记忆来
一、语文要如何教才能使你的课堂充满魅力?  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中华民族的迷惑——为什么中学的时候行,成年了就不行?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只有莫言、屠呦呦两人获奖?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获奖?我想,是否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满堂灌?抑或是上下五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端,能给我们带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能深深吸引学生,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打好基础。在此,我仅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谈谈课堂导入的五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说明文。在学生的印象里,说明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般不招待见。老师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文理既晓畅,习焉术渐纯。”叶老的话启示我们,语文文本是有语境的不同的字字、语语、段段等语言碎片在语境里形成的相互关联。最近观摩了一场以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为教学文本的同课异构教学比赛,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老师要上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精彩,就要看教师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了。从这场教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