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视野,丰富背景知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86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语文教学正在回归本色,但回归途中,横亘在教师眼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间的历史性结合。所谓的历史性结合,是因文本存在历史跨度和思想内容相对滞后的特性所致。文本选入教科书时,是作为前人经验结晶的形式存在,带着多则成百上千年、少则也有几年几十年的时空跨度,那时候的许多观念到现在的社会来看是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生活的学生,他们现有经验中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方法相对于文本写作的年代所承载的概念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当代的他们去理解“古代”的文本,其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意识错误。这种意识错位就会导致一条像横亘在两座陡峭大山(文本内涵和读者意识)之间的时空鸿沟,使文本概念和感知对象(学生)的知识难以联系。
  针对这种难以联系的现象,心理学家康德给予了否定,认为这时文本的解读是无效的,他指出:概念只有同人们的已有知识发生联系时,才具有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当文本带来的外部刺激被学生的“心理格局”——准备状态所同化,才能用反应,才会有效果。
  显而易见,这种时空鸿沟的存在成为了阻碍教学的有效实施的一种重要因素。教者有没有掌握、能不能掌握缩短这条“时空鸿沟”的钥匙,是让作者的“文本”成为读者的“作品”的关键所在。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文本会不会让学生产生共鸣,被学生所吸收的关键。
  那么这钥匙又是什么呢?簡而言之,就是如何能更好地将文本内涵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串联起来,让文本成为学生个体固有的图示组成部分。
  我们尝试分析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发现有别于普通的阅读。因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它不仅仅是读懂大意,而是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原文的理解和学生的反思。原文的理解是对文本这一密码的解码过程,而学生的反思却是对解码后的文本进行重新编码。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教学就是对文本进行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
  要想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其能够更明白准确地解读文本,我们除了从文本入手,还应从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入手。学生的已有经验越丰富,文本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就越有机会得到受体的认同,也越使学生和文本同化。
  一、课内铺垫,知识的来源
  1.依托背景资料的导入,拓展学生的知识架构
  不管是李白空望茫茫长江水,还是毛泽东烽火连天的长征岁月,总是让学生有种关山永隔、时空漫漫的迷茫感。让他们产生迷茫的文本在各版本、各年级教材中普遍存在,教师要想让学生消除与文本间的时空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与课文相关,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可以包括优秀教师的介绍、写作目的、创作背景等。
  老师在《江雪》一诗的教学中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气,老翁为什么还在钓鱼?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
  生2: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
  生4:我想是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
  生5: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
  学生的观点纷繁杂乱,良莠不齐,有些与文本价值相去甚远,由此可见,学生的经验与文本价值有着不小的距离。此时,郑老师没有慌张,她用课件出示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看法。
  生1:现在,我知道了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生2: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生3:我感受到诗人的与众不同。
  ……
  一段作者的简介和写作背景,及时地为学生提供了间接经验,充实了他们的经验背景,丰富了他们知识结构的构成体系,让文本价值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的时空距离立刻缩短不少,为文本的准确解读立下汗马功劳。
  2.依托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情境创设,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认知间的距离,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们说过,思乡对没有离开过家出远门的孩子们,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话题,李吉林老师执教《故乡的小园》时,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老师想象性语言描述:“假如,你现在不在校园,而在外地。夜晚,你想着美丽的校园。校园里,那高高的雪松,那一排排水杉,那成群的鸽子,那飘香的桂花树,曾经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时,都像画一样,一幅幅地出现在你的眼前,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我们听着音乐细细体会。”
  一环接着一环。老师放起音乐,再引导学生想象校园情境。音乐声中,老师又作想象性描述:“现在请你们当诗人。假如,这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月光下,你正站在窗口望着远方,听着音乐,想念着故乡的小园。春天我们去过的小河呀,田野呀,竹林呀,现在怎么样?是不是还那样美?有没有变样呀?”
  教师不但运用语言创设一种思乡的氛围,而且结合音乐渲染情境,通过创设的情境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体会思乡的情感,来帮助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这在无法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的教学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课外积累,经验的延伸
  文本没有被学生的知识经验化,就没有反应,就是教学的无效。学生之所以对明摆着存在的东西视而不见见而闻,是因为他们的现有知识背景太狭隘和封闭。只有学生的知识背景开放了,才能比较顺利地接受自己陌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同化文本。这就要求学生拓宽自己知识背景,丰富自己的经验。阅读课外书是个不错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课外书阅读习惯,首先班级可以设置一个读书角,实现图书共享;再鼓励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并跟踪监督;接着发动家长,参加亲子共读;然后积累精彩词句;最后开展常规的故事会或好书推荐会。但是要想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还需鼓励他们不要仅仅看故事书,还应天文地理、名人传记无所不看。
  总之,要想处理好文本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历史性结合这一难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既要求从文本入手,又需丰富学生的已有概念和经验背景,只有让两者互相促进,才能为学生以后更好解读文本,阐明自己观点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其提升生命质量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其他文献
学习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明确了新的理念和方式,要求是全面贯穿学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及多维的评价目标。其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所以按照一定的标准科学的去评价学业成绩
期刊
一、问题提出及理论依据  (一)问题提出  1.2014年9月,我校教师发现学生早读没有兴趣,于是开始思考、研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恰巧校领导让我们组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于是我们商量,正好编写早读读本。  2.2014年后中考加大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而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家长丝毫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视野非常狭窄。我们认为,应采取措施,改善我校初中名著阅读现状。  (二)理论依据  1.《
期刊
在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就是篮球课,而对于高考的体育生来说,篮球的训练更为重要,因为在高考术科考试中篮球项目的考试成绩直接影响他们的成绩。因此,对于体育生来说篮球的基本功训练就更为重要。在日常的训练中通过篮球的基本教学、日常训练和对抗比赛,可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篮球锻炼。在篮球的训练过程中,我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得出了以下的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期刊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漫长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础。然而我国有很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甚至将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当成了自己的节日,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悲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积淀了璀璨丰富的文化,这些文化集中地体现在古诗文中。然而高中的古诗文教学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对古诗文缺乏学习热情,对古诗文的创作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语文教师应该
期刊
家庭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因此,环境教育也决不能是单纯性的“园内教育”。今天,在大力提倡互动式教育环境的同时,我们必须让幼儿、家长、社会相互沟通,为家长提供合作、参与的机会与环境。结合我园的园本课程,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家园互动之中,转变家长的环保观念,提高家长的环保行为,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利用宣传栏,开拓家长的环保知识。  1.让墙壁说话  在班级的宣传
期刊
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点滴入手,把握创造各种教育的机会,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机智,而且教育的效果更佳。  班主任工作既要讲科学又要有艺术,讲科学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原理。有艺术则强调不能生搬硬套,须根据一定的情境随机应变,发挥创造,通过有针对性的个体交流,去触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取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在这里我简单的谈谈十三年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期刊
一、引言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写委员会工作时提出“语文”这一名称并作出解释,“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从此语文学科的名称被正式定为“语文”并沿用至今。  “语文学科”和“语文”不能等同。按照叶圣陶的解释,“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指的是口语和书面语,二者不可偏废。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分类形式之一,叶老所揭示的“语文”其内涵即指语言。而“语文学科”则是一门课程,它是一个民
期刊
一、绪论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用专门器械的操化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的一项新兴娱乐、观赏型体育项目。其所特有的保健、医疗、健身、健美、娱乐的实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身体自我发展对自我观念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的发育,使学生
期刊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努力使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让他们今后能够自立、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在普通班级管理的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班级里特殊儿
期刊
前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祖国的兴衰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学校的任务,同时也是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管理者,乃至领导者。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青少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