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征稿通知

来源 :外国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与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12~14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篇分析专家M.A.K.Halliday,Ruqaiya Hasan,Robin Fawcett,James Martin,Christian Matthiessen,Jobnathan Webster,Wendy Bowcher及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研究专家胡壮麟、黄国文等与会并做大会发言。
其他文献
《俄罗斯诗歌通史》(两卷本)系统梳理了俄罗斯诗歌从11世纪的基辅罗斯到21世纪初的发生和发展史,以时代更替为经,以流派兴衰为纬,既考察俄罗斯诗歌的纵向发展,又分析同一时期不同流派和团体之间的横向联系,论及诗家逾百人,述及诗作上千首。本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条分缕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诗歌通史。本书持论公允,分析立足文本,吸收和体现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是俄罗斯文学方向的师生和其他文学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在线信息搜索是翻译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翻译在线信息搜索能力量表至今仍是研究空白。本研究尝试开发了针对学生的翻译网络信息搜索能力量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含有3个因子:策略、评估、监控。量表有较强的信度、效度。研究结果还显示:被试对在线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信息的深层次的分析和利用;翻译训练时长、动机等因素都会影响信息搜索行为;翻译网络信息搜索和一般网络信息搜索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因子分布上。研究证实该量表可作为翻译教学与研究的可靠工具。
一、引言约翰·惠特曼教授,哈佛大学语言学博士(1984年),2006年起担任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主任,现任《高丽语言学》(Korean Linguistics)主编,日本国立日本语和语言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所长、名誉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东亚语言学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兼职教授。约翰·惠特曼教授主要研
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外语学科和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外语类核心期刊与外语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外国语》编辑部策划并于2020年7月20日成功举办了西部高校外语学科与教师发展高层论坛。本次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技术支持,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医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邵阳学院等高校外语学院和大学英语
由《外国语》编辑部主办的"第四届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于2020年7月30日在上海佘山森林宾馆召开。论坛由编辑部主任吕晶晶主持,主编束定芳教授和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胡范铸教授作开幕式致辞。胡范铸教授与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浙江大学吴义诚教授受邀担任点评专家,与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20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24位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正>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个著名王朝。建国伊始,两朝统治者均以法律手段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分别修订了著名的《开皇律》与《唐律疏议》,因而,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史载:隋文帝时“中外仑库,无不盈积”,“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唐则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正因如此,历史上往往隋唐并举共论。然而,为什么隋祚日短,李唐却传世近三百年,结果如
<正> 目前,由于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革,人们对于我国近几年来诗歌创作的情况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现在的诗坛很不景气,诗歌没有人读,诗集卖不出去,诗人改行去写小说;有人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喜欢诗歌的人仍然很多,如果说有的诗人也写了小说,而有的小说作家也在写诗;还有的人说,现实主义诗歌和革命浪漫主义诗歌,以及“两结合”的诗歌已经
尽管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人类对同一空间事件的表达却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儿童如何表达基于动画的自主性运动事件。我们发现英语及汉语在空间表达上的类型学差异制约着儿童在小句层面上惯于表达的信息成分的类型及数量。汉语儿童在空间表达上的语句比同龄英语儿童的语句具有更高的信息密度,并且差异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中的动词复合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多重语义成分在同一小句中的同时体现。另外,英语儿童在3至5岁之间经历了空间表达方式上的重要发展,而相比之下汉语儿童的空间表达从3岁起就展现
<正> 这篇仅有二十五字的奇文,是蒲龄松在《聊斋志异》中给读者留下的一则文谜.截至一九八一年以前,三百年间竟无一个为它作注之人.其原因不外以下两种:一是蒲松龄的同时代文人当很容易理解这则文谜,但慑于清廷文字狱的淫威,不敢或不愿揭破此文反清复明的政治寓意;二是清朝灭亡以来,由于历时久远,文化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后人对这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