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的含山方言词例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含山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洪巢片,其方言口语词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至今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流中,这是我们探究古语的最好来源。文中将根据语音、语义对应关系以及古代文献典籍和其他方言旁证结合《说文解字》来对这些方言古语词加以分析和考证。
  关键词:說文解字;江淮官话;含山方言;方言古语词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2
  一、前言
  含山县地处安徽省东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临近巢湖。唐时,于历阳县的西部区域设立含山县。两宋时期,含山县被划属和州。后废而复置,至清季不变。到1952年含山则改属于安徽芜湖专区。1965年含山又改属于巢湖专区。2011年8月,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迄今未变。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含山话属于江淮官话中的洪巢片。含山话中一共有5个声调,根据传统的口耳听辨法以及读《方言调查字表》,一般认为含山方言的阴平调值为31,阳平调值为35,上声调值为213,去声调值为55,入声调值为5。
  二、含山方言词
  (一)汏(衣裳):洗、涮衣服
  1、含山方言用例
  ①我麻麻刚到塘里汏衣裳了。(我妈刚去池塘边涮衣服了)
  ②洗的时候肥皂粉子放多了,要多汏两交。(洗衣粉放多了,衣服要多涮几遍)
  2、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说文》:“汏,淅涧也。从水,大声。”《说文解字注·水部》:“汏,今苏州人谓摇曳洒之曰汏,音如俗语之大。”《新方言》徒卦切。章炳麟《新方言·释言》:“江南运河而东,至于浙西,多谓洒为汏。本徒盖切,今徒卦切。”从上面字书看,含山方言“汏”义承古汉语没问题。“汏”在含山话里比较细致的解释是“把用肥皂或洗衣粉搓洗过的衣被拿到清水里漂洗,将皂沫漂洗掉”。语音上,含山方言“汏”音如“带”,入声,当系音变。《巢湖方言词汇一》里甚至直接将“汏”作为有音无字,以“带”字代替,笔者认为不准确。
  3、古代文献中用例
  (1)《土丧礼》:“祝淅米于堂。”注:“浙,汏也。”(淅字賸。《文选》注王元长《举秀才文》注引无“淅”字,可证)
  4、其他方言旁证
  “汏”一字的意思在吴方言中与词典中释义基本一致,即洗涮之意。
  (二)治(鱼):杀鱼;刮鱼鳞、剖鱼
  1、含山方言用例
  ③这鱼先给它治一下,等会中午烧饭吃。(把这个鱼给它剖了洗干净,中午烧鱼吃)
  ④你这鱼治地不干净啊。(你这个鱼打理的不干净)
  2、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说文》:“魝,楚人谓治鱼也,从刀从鱼,读若锲。徐音古屑切。”《广韵》:“治,水名出东来亦理也,直之切。”从上面字书和韵书来看,含山方言“治”义承古汉语没问题。再从语音上来分析,含山方言“治”音承“直之”切,读为阳平调,符合语音的对应关系。因此,含山方言词“治”和古汉语中的“治”音义相合。
  3、古代文献中用例
  (2)“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取其腥臊而已。”(《晏子春秋-内篇》)“治”有“理”义,“理”含有“治理、处理”的意思。“治鱼”就是在烹饪之前把鱼处理干净,二者意义相通。
  (3)“取鲤鱼二尺以上,削,净治之。用米三合,盐二合,腌一宿。厚与糝。”(《食经》)
  (4)“唐贞元初,虞卿里人女,年十余岁,临井治鱼。鱼跳堕井,逐之,亦堕其内。”(《太平光记》卷六五《虞卿女子》)
  4、其他方言旁证
  “治鱼”也存在于客家话和闽语,但是这个方言中的“治”的意义范围扩大了,客家话可用于宰杀一切家禽家畜,闽语则比客家话更进一步。
  (三)踒(脚):扭脚
  1、含山方言用例
  ⑤我的脚踒到了,走慢毫子个照?(我的脚扭到了,走慢点行不行)
  ⑥我这手怎搞仄么疼,也不晓得个是踒着了。(我的手很疼,不知道是不是扭到了)
  2、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唐韵》、《集韵》和《韵会》 :“踒,乌禾切,音倭。”《说文》:“踒,足跌也。从足委聲。烏過切。”从上面的韵书和字书上来看,含山方言古语词“踒”义承“足跌也”之义,符合方言口语中的意义。在语音上,普通话中“踒”读为阴平调,而含山方言口语中读为上声调,音承“乌禾切”,承接了上古音系中声符“委”的音,所以“踒”在语音上也音承了上古汉语,是有一定联系的。
  3、古代文献中用例
  (5)“踒,躅也。”(《广韵》)
  (6)“儒隹切,音甤。 踒,两足蹋也。张弩必以足,因为弩名。”(《集韵》)
  (四)薅(草):拔草,除草
  1、含山方言用例
  ⑦这门口的草长地真埽(方言词,意思为“快”),拿个镰刀薅几下。(门口的草长的太多了,拿镰刀把草砍掉)
  ⑧我爹爹下地割草薅去了。(我爷爷去庄稼地里锄草了)
  2、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说文》:“薅, 拔去田草也。从蓐,好省声。 茠,薅或从休,呼毛切。”《唐韵》:“呼毛切。”《正韵》:“呼高切, 音蒿。”从上面的字书和韵书来看,含山方言口语词中的“薅”义承“拔去”之义没问题,在语音上,“薅”音承“呼毛切”,承接上古汉语中声符为“好”的音,所以在语音上是有一定联系存在的。
  3、古代文献中用例
  (7)“以薅荼蓼。”(《诗·周颂》)
  (8)“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薅,其妻馌之。”(《国语·晋语五》)
  (9)“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伪。”(《汉书·王莽传中》)   (10)“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曰薅。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齐民要术·水稻》)
  4、其他方言旁证
  在客家话和潮州话中,“薅”也有拔去、除去之义,读音分别为“kao3、hau1”,由此看来和含山方言口语中“薅”的读法和意义是有相似之处的。
  (五)枵(薄):布的丝缕稀而薄
  1、含山方言词用例
  ⑨街个零下,你穿这样枵,不冷啊!(今天气温零下,你穿的这么薄不冷吗)
  ⑩这垫被垫的太久了,摸起来枵薄的,一毫不暖和。(垫被摸起来很薄,一点都不暖和)
  2、字书、韵书释义及音注
  《说文》:“枵,木根也。从木,号声。”段玉裁注:“木大儿……木大则多空穴。”承培元引经证例:“枵,盖木中空之儿。”孙炎《尔雅注》:“枵,耗也。”由木大而中空貌引申为空虚。《正字通·木部》:“枵,凡物虚耗曰枵。”由此引申为布类的丝缕稀疏而薄。如:枵薄。《唐韵》《集韵》《韵会》并虚娇切。音嚣。《广韵》许娇切,平宵晓。宵部。从以上字书的分析,含山方言词“枵”义承由“中空”义引申为“空虚、耗损、丝缕的稀薄”之义。再从读音来看,“枵”读阴平调,音嚣,与韵书语音相合。由此,方言词“枵”是汉语古词无误。
  3、古代文献中用例
  (11)“干霄之榦,以障风露,枵中之木,以当庵庐。”(《答徐见可太府》)
  (12)“意主于谄,辞主于誇,虎头鼠尾,外肥中枵,此词科习气也。”(《荆溪林下偶谈》)
  (13)“又有蕉紗,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值贱而质枵,不可为衣也。”(《天工开物·乃服·夏服》)
  4、其他方言旁证
  淮北方言中也有此用法,意为物品质地稀疏而轻薄。
  (六)敹(两针):缝缀
  1、含山方言用例
  ?你衣裳绽线了,脱下来我给你敹两针。(衣服脱线了,用针线给它缝合)
  ?这个裤子还需要敹一下边。(做新衣服时需要敹边,以防布料抽丝脱线)
  2、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说文·攴部》:“敹,择也。”《书·费誓》:“善敹乃甲胄。”孔颖达疏:“敹,谓穿彻之,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章炳麟《新方言·释器》:“凡非绽裂而粗率缝之亦曰敹。”《广韵》:“落萧切。”从上面字书和韵书来看,含山方言中“敹”字义承古汉语,是使物缝完之,勿使之断毁也。从语音上分析,含山方言里的“敹”为阳平调与普通话里的读音一致,音承《广韵》“落萧”切,在语音上对应。因此,含山方言词“敹”和古汉语中的“敹”音义相合。
  3、古代文献中用例
  (14)“善敹乃甲胄。”(《书·费誓》)
  (15)“敹甲训兵。”(《新唐书·藩镇缁青横海传·程日华》)
  4、其他方言旁证
  河南方言中也有此用法;西南官话区生活常用词。
  三、总结
  含山方言里的古语词还有很多,考释其来源,可以加深对方言古语词的发展演变的了解。方言古语词是古代汉语词语的“活化石”,一些消失的共同语在方言里仍然活跃可为含山方言的研究提供丰富的例证,也为现代汉语方言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许利英.《巢湖方言词汇》[J].北京:方言.1998,(2).
  [3]王光汉.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蒋宗霞.《安徽含山方言的“毫”及相关结构的用法》[J].北京:方言.2007,(2).
其他文献
摘 要:《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美国荒诞派戏剧大师爱德华·阿尔比的代表作,多年来,多数的文学评论家都聚焦于剧中乔治的恋母情结,却忽视了女主人公玛莎的恋父情结。笔者则聚焦于玛莎的恋父情结,阐述她恋父情结的表现以及转移恋父之情的方式;并通过玛莎的恋父情结分析出潜藏在阿尔比无意识中的厌女症。  关键词:恋父情结;表现;转移;厌女症  作者简介:苏巧凤(1993-),女,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
摘 要:据调查可知,语言出现变异现象的原因丰富多样,呈现多元化趋势,可谓是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主要原则在于语言内部失去平衡性,以及人口迁徙、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人民群众渴望创新变化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则,并简单介绍语言变异的种类。  关键词:语言变异;部分原因;变异种类  作者简介:刘营营(1983.12-),女,河南新乡市人,硕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很多儿时的民间游戏已经逐渐的被现代化的电子产品所替代了,现如今一些幼儿平时玩的玩具产品都是比较先进的,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已经无人问津了,仿佛突然之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行,全国各地的幼儿数量逐渐增多,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各项投入也不断增多,幼儿的教育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由此可见,学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
进入到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我国政府提出了“互联网+”发展规划,为传统产业创新转型设计了一条新路子.而教育培训发展的必然
在传统的幼儿绘本教学中,因为缺少有效的方法,所以很多时候绘本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以及思维培养.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
第一部分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STAT1表达与丝氨酸磷酸化及其神经元损害机制背景与目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是JAK-STATs信号转导途径中最早被发现的成员.研究报道STAT
摘 要:哈尼族史诗的活态传承依托一定的传承场域。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将哈尼族史诗活态传承的传统场域主要分为人生礼俗场域、岁时节日场域、民间信仰场域。通过研究哈尼族史诗在传统场域中的演唱传承表现形式,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增强对哈尼族史诗活态传承的必要性,认为哈尼族史诗在传统场域中的活态传承不应仅局限于对史诗文本及传承人的传承保护,更应是对整个传承场域的保护。  关键词:哈尼族史
基于分析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首先分析出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教育内容不够合理三种问题.其次分析出通过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全阅读以整体育人、幼儿精神成长为总目标,追求阅读素养与自然生活的整合及相互渗透.在幼儿早期阅读推广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阅读规律,倡导积极开放,真实的阅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