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跪”,教育伦理的尴尬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倾听这些声音或许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更深的理解。本刊特开辟“教育观察”栏目,约请《钱江晚报》首席评论员戎国强先生担任主笔,就相关教育问题发表评论。
  
   这些年来,校园里屡屡出现令人惊愕的一幕:教师给学生下跪,求学生认真读书。还有校长下跪的。这种情形,以前是极少见的。当人们用“下跪教育”来指称这类现象时,说明这已经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事件,用30多年前的一句流行语来说,或许应该“通过现象看本质”了。那么,这个“本质”是什么呢?2010年11月18日发生在湖南娄底一中的教师下跪事件,可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英语课上,有两名学生在玩五子棋,谭胜军老师走过去,用教鞭敲了下课桌,想制止他们。但两名学生不理会,继续下棋。谭老师很生气,用教鞭指着对方,让他把棋子交出来。没想到的是,该学生立刻起身一把抓住教鞭,和谭老师抱在了一起,最后还把谭老师压在地上。第二天上午,这个班的班主任让学生在班里当众检讨,谭老师也在场。学生检讨完后,班主任让谭老师也讲几句话。这时,谭老师突然跪下,大声对班里同学说:“我谭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这双膝上跪天下跪地,中间只跪我的父母。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向你们下跪认错了。”谭老师还说:“你们班上同学对我有反感,我知道,我以后不再用严格的方式管你们了,我只求你们理解,我这是为你们好。”谭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一行为震撼和唤醒学生。
   教育是一项日常工作,而不是突击性的“运动”“活动”,所以人们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教师的工作,古人说“十年数木,百年树人”,是同样的道理。教师下跪,偶然一次,也许能够“震撼”学生,“唤醒”学生;但是,学生的各种缺点、毛病不是一次两次就改得掉的(没有缺点的学生还是学生吗),他以后再犯,老师还跪吗?你愿意跪,跪得多了,学生还会感到“震撼”吗?还能“唤醒”他们吗?
   更何况,学生不爱学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有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厌学心理,有的则有家庭原因在背后起作用。你可以给学生下跪,可是你能给应试教育下跪吗?能给家庭问题下跪吗?下跪震撼得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吗?
   谭老师是令人同情的,但谭老师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不用严格的方式管你们了”——严格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严格也不等于严厉。温和、循循善诱,也可以是很“严格”的。在实行“下跪教育”之前,谭老师用的是“教鞭教育”。谭老师两次借助了教鞭,开始是用教鞭敲了下桌子,想提醒、制止学生玩棋;学生不听,又用教鞭指向学生——学生的过激反应,即把谭老师压在地上,恐怕有教鞭的刺激作用。“严格”地说,这样用教鞭,对学生是不够尊重的,尤其是用教鞭指向学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近似受辱的感觉。谭老师的“教鞭教育”是许多教师或多或少都采用过的,教鞭在手,除了顺手之外,还有习惯,这个习惯背后是悠久的教育伦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鞭是“师道尊严”的外化与延伸。教师既有父亲之名,用教鞭行其实也就很自然了。
   但是,古老的教育伦理,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商业伦理的挑衅——“教师应该列入服务行业,学生来是享受服务的。”(和谭老师起争执的学生事后曾这样说过)用商业伦理代替教育伦理,不是这个学生的发明。或者说,这个学生的观点,跟教育的“市场化”或者说“产业化”是相吻合的。他这样对待老师,并不比“转型社会”对待教育更严苛,只是年轻人不谙世事,不懂给人留面子,“弑父”的行为,在视觉上让人不好接受罢了。
   只隔了一天,谭老师的“教鞭教育”就变成了“下跪教育”,“师道尊严”瞬间委地,令斯文扫地;这其实是教育伦理崩塌、商业伦理战胜的压缩版而已。这不是谭老师一个人的尴尬,而是中国教育的尴尬,是中国文化的尴尬,这份尴尬,属于全体中国人。如果王国维没有在1927年投水而亡,看到教师下跪屡屡上演,他也一样活不下去的。
  (《钱江晚报》社 310039)
其他文献
影片《菲比梦游仙境》里有一个教学场景,笔者看了多遍,看出五个字——自己教自己。  让镜头回放——  (场景:孩子推开剧场的门,偌大的剧场里空荡荡的,只有观众席第一排正中间坐着一位埋头看书的文雅端庄的中年女性。她就是学校新来的戏剧老师——道奇。14个孩子像小鸟一般从座位的两边过道依次轻快地飞落到了舞台上,然后静静地坐下来,等待道奇老师为他们“导演”《爱丽丝梦游仙境》……可是道奇依然埋头看书,整个剧场
“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红得似乎难以复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都毫无抗拒力地接纳了。而我似乎从这部纪录片的导演陈晓卿所说的一句话里,读懂了他取得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我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将此话解读为“带着对语文的敬意和感情,做好一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站在语文课堂的讲台上,你就代表着语文,你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应该是语文的,你的举手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的时候,整个设计都是围绕故事情节,抓住语言的积累运用展开的,最后情境续编的环节,学生编出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局,如:正当猴子难过的时候,一只麻雀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做事要有耐心,要坚持下去。”猴子一想:“是啊,我要坚持下去,争取把樱桃树种活。”于是就认真研究樱桃树的种法,后来终于吃到了果子。还有的学生说猴子在种樱桃树的同时,努力种植其他的果树,最终成
也许是一些名教师在公开课中的多次重复,也许是大家觉得比较时尚,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话:你最喜欢哪一段?你感悟到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听得多了,便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你最喜欢哪一段?”此句问话大都用在上课的开头部分。教师简单地介绍或启发几句之后,就会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其用意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学生呢,听了教师的这句问话,第一次不免有点欣欣然,第二次、第三次有的
坚持“儿童方向”,就是坚持以生为本,坚持真实,坚持从学生的疑问开始。在通向“儿童方向”的路上,我眼中的“儿童”每天都不一样,我眼中的语文教育每天都有变化,我的心每天都在淘汰旧的东西,它永远清新,它永不静止,其中有否定、有失败、有迷茫、有犹豫。但每一次的追寻都成了我教育人生路上的风景。  我记住一句话:“学生是孩子”  “学生是孩子”看似简单的五个字,那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艺术的老师才有的挥洒自如。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教师精耕细作、精心呵护,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等待是信任和宽容的结晶,等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赏识;等待是对个性的发现与助长;等待是生命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孕育惊喜的历程。  等待是把师爱的雨露洒向学生心田的过程,只要给学生爱心和机会,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精彩。有境界的教育生活,极简单也极丰富,平凡的日子因它充满激情而流光溢彩。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下一段话:“我
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在课堂这一教师职业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每每看到学生智慧的火花犹如惊鸿一瞥般地精彩绽放,所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欢乐,可以让教师忘却为之付出的一切辛劳。这就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所在。  2004年开发的《走近字谜》这一小学母语启蒙课例伴随我结识了全国各地数千的学生、数万的教师,这些绝大部分一生中仅碰这么一次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彰显的智慧和精彩,细细
央视打造的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最大的看点就是:嘉宾们分别打开一扇门进入不同的主题场景,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对门后面的情景以及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更是一无所知,同时面对任何问题都只能说“是”。不妨来一个大胆的假设:那个场景就是我们的课堂,参演嘉宾就是我们教师,那些助演就是我们学生,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细思量,不免让人思绪万千。  那样的课堂是“接地气”的。潘长江的表演
正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传出消息,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共同起草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今后衡量中国高校水平不仅要看其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指标,学生的体质状况也将影响对高校的整体评价。(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2级
教学当中免不了要经常听课。听名师的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课来与名师交流,与名师对话。因此,听名师的课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听名师的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  任何一节课,包括名师精心准备的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其自身条件、研究方向、关注重点、教学风格等的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听名师的课,不是要我们评判名师的优劣,也不是要我们指正名师的不足,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从名师身上得到借鉴,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