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勇,女,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创作电视连续剧《伪装者》、《一触即发》、《猎谍》。长篇小说《一触即发》、《伪装者》、《贵婉日记》。越剧《沈光文》、川剧《黎明十二桥》、绍剧《新香罗带》、舞剧《画皮》等二十台舞台剧。获得中国越剧节剧目银奖,2015“文荣奖”最佳编剧奖,第22届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奖,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编剧,第3届亚洲彩虹奖最佳编剧提名奖。
成都川剧院坐落在一个市区很不起眼的老小区的院子里,除了一个特设的小亭子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特色,办公室也是很浓重的90年代风,并非特意布置成这样,而是它一开始就是如此,从未变过。名噪一时的电视谍战剧《伪装者》的编剧张勇便在这里办公。
《伪装者》如日中天的时候,张勇也声名鹊起,当时在很多媒体或者电视节目上她都有露脸,见到她本人的时候也并不觉得陌生,貌不惊人、谈吐随和,如果不事先知道《伪装者》出自她之手,你会觉得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妇女。她是工人出身,一个有着20余年工龄的“老工人”。
张勇从小随外婆一起长大,外婆曾是书香门弟家的闺中小姐,博览群书。外婆曾有20箱书,而那些作品中的一大部分,就相当于现在的网络文学。外婆能背诵很多书中的内容,从小便带着张勇跟着背。后来张勇到了上学时就能背《张思德》、《白求恩大夫》、《愚公移山》此类老三篇,放学回家又随着外婆背诗词歌赋和一些名著选文。外婆记得的完整内容也不多,所以彼时张勇背诵的都是些断篇残简,但这些断篇残简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谈起这些往事,她很高兴,聊得性起时,她现场背了两段,太熟练,以至于听不清到底背的是什么,就好像说相声的贯口,滔滔不绝。
小学四年级,她已通读《红楼梦》了。《红楼梦》对她的影响颇大,但她父亲让她不要把红楼梦看太透,里面四百多个人物,形形色色,几乎有着世间每个人的缩影,看多了会觉得人生没啥意义,因为里面总一个人像自己,或与其中一个人物走着相同的路,自己的人生于是似乎不过是在重复别人的罢了,便会颓废伤感。于是自己20来岁时有段时间整个人就真的不好了,说不出来是迷茫还是渺茫。
后来,张勇开始学习戏曲。昆曲启蒙,但昆曲太难,一直没怎么学会,便跟着收音机学唱黄梅戏、越剧,一些经典的片段,也成为了她的积淀。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各地开张了一些书店,她就疯狂地买书看。当时热衷的是一些传奇性的作品,对文学作品反而涉猎不多。到了高中,她就开始看经典名著,对于国外的名著,看不懂书就先看改编的电影。喜欢看《西游记》、《水浒传》,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打打杀杀的内容就看得很粗糙。父亲见她如此,便教她学唱,说唱会了你就懂了。于是她把整个三国的戏基本全背完了。一提及此,她又滔滔不绝地来一了段三国的京剧。
1986年8月28日是张勇进工厂上班的第一天,她激动万分,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那空空的办公室与高高的楼梯。那段时间张勇最幸福的时刻是每天下班吃完晚飯后,看工厂播放的录相,如《射雕英雄传》、《上海滩》、《霍元甲》之类的电视剧,而这台电视机,还是张勇的父亲和一名电工用各种零部件组装出来的。这台黑白电视机给她带来了无数的精神快餐。
进厂工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没有了功课的压力,不用读书也不用考试。工厂的工作很忙也很累,经常需要加班,那时候张勇忙里偷闲地看金庸梁羽生的小说,也正是在这时,她开始尝试写弹词宝卷,有时写完之后要么觉得故事情节不好,要么觉得文笔不对,就拿剪刀把作品剪了。有时还学黛玉焚稿,把一些不满意的作品烧掉。她父亲戏谑道:“幸好你没学黛玉葬花,不然咱家的花就遭殃了?”反反复得,她做了大量的创作练习,现在每次动笔前她都会先构思,比如会在早上花4个小时做台词训练,把剧中人个性和生活状态全部整理出来。“我做东西很慢很细,我是一个特别不着急的人。”
也就是在这种取悦自己的模式下,张勇逐一涉猎舞台剧、话剧到川剧。在完成了一些的舞台剧之后,张勇开始创作小说,便有了后来有人前来购买版权,也有了她的第一部电视作品《一触即发》,随后的《伪装者》再到即将开机的新作《天衣无缝》。
创作并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次完工都令她特别舒服。16岁的时候她便以十年为期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16岁开始学写戏,26岁有东西能出版,36岁作品能登上舞台,46岁能得奖。她一点都不着急,而且这些理想和规划都不偏不倚地全部实现了——27岁,《四川戏剧》刊登了张勇第一部折子戏作品和一部大戏;36岁,也就是2004年,张勇的第一部舞台作品在宁波上台;2015年,47岁的张勇凭借《伪装者》获得了多项大奖。不紧不慢,在自己所热爱的创作常态中顺带实现理想,无关工作、无关生活。
2008年,张勇的工人生涯结束了,因为在艺术创作上的优异成绩,她被破格调入成都市川剧院任专业编剧。而成都川剧院因为有了张勇,也成为了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伪装者》的播出令她名震四方,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仿佛一夜之前她从成都市川剧院小小的编剧跻身全国编剧界的翘楚。她会出下一部作品打败自己。“也是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创作,不断突破已有的成果,尝试一些更新的东西。”有人替她担心,若是下一部作品不如《伪装者》,可就是砸了招牌。张勇觉得输了赢了都没关系,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创作的快乐是无法替代的,什么都换不来。“所以我一直提倡快乐写作,如果写作都不快乐了,那倒不如不写。成都这样的城市,也不需要拼命去挣钱,所以我就专心快乐地去创作就好。再说《伪装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已经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于是,我便一点都不着急,我发现不着急反而更好,我可以沉淀下来专注去写接下来的作品。‘打败自己’这种痴心妄想是要有的,一点想法都没有人生就太无趣了。”
张勇的作品充满家国情怀,“我们需要引导观众去塑造更好的价值观,比如《伪装者》从头到尾就在讲八个字‘爱家爱国,尊老爱幼’。我接下来还要出一部大古装,展现我们中国传统女性的风骨,愿意牺牲自我、实现自我的坚强形象。优秀的电视作品,剧情好看、三观正、欣赏性娱乐性。我说不出什么好的理论,没上过大学,没研究过文学理论。”
虽然有了眼界,生活中她还是那个不紧不慢波澜不惊的女人,爱穿旗袍却保持着工人的朴素与开朗。川剧院对编剧人才非常重视,也给了她比较宽松的制度,比如上班不用打卡。张勇平时比较喜欢玩一些不复杂的手机游戏,同一款游戏玩了很多年,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纯粹是自己想玩,而且一定要打通关,不打通关绝不罢休。“要改。”她笑着说,“不过实在改不过来就算了,反正也快退休了。”
神奇的阅读时光
成都川剧院坐落在一个市区很不起眼的老小区的院子里,除了一个特设的小亭子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特色,办公室也是很浓重的90年代风,并非特意布置成这样,而是它一开始就是如此,从未变过。名噪一时的电视谍战剧《伪装者》的编剧张勇便在这里办公。
《伪装者》如日中天的时候,张勇也声名鹊起,当时在很多媒体或者电视节目上她都有露脸,见到她本人的时候也并不觉得陌生,貌不惊人、谈吐随和,如果不事先知道《伪装者》出自她之手,你会觉得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妇女。她是工人出身,一个有着20余年工龄的“老工人”。
张勇从小随外婆一起长大,外婆曾是书香门弟家的闺中小姐,博览群书。外婆曾有20箱书,而那些作品中的一大部分,就相当于现在的网络文学。外婆能背诵很多书中的内容,从小便带着张勇跟着背。后来张勇到了上学时就能背《张思德》、《白求恩大夫》、《愚公移山》此类老三篇,放学回家又随着外婆背诗词歌赋和一些名著选文。外婆记得的完整内容也不多,所以彼时张勇背诵的都是些断篇残简,但这些断篇残简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谈起这些往事,她很高兴,聊得性起时,她现场背了两段,太熟练,以至于听不清到底背的是什么,就好像说相声的贯口,滔滔不绝。
小学四年级,她已通读《红楼梦》了。《红楼梦》对她的影响颇大,但她父亲让她不要把红楼梦看太透,里面四百多个人物,形形色色,几乎有着世间每个人的缩影,看多了会觉得人生没啥意义,因为里面总一个人像自己,或与其中一个人物走着相同的路,自己的人生于是似乎不过是在重复别人的罢了,便会颓废伤感。于是自己20来岁时有段时间整个人就真的不好了,说不出来是迷茫还是渺茫。
后来,张勇开始学习戏曲。昆曲启蒙,但昆曲太难,一直没怎么学会,便跟着收音机学唱黄梅戏、越剧,一些经典的片段,也成为了她的积淀。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各地开张了一些书店,她就疯狂地买书看。当时热衷的是一些传奇性的作品,对文学作品反而涉猎不多。到了高中,她就开始看经典名著,对于国外的名著,看不懂书就先看改编的电影。喜欢看《西游记》、《水浒传》,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打打杀杀的内容就看得很粗糙。父亲见她如此,便教她学唱,说唱会了你就懂了。于是她把整个三国的戏基本全背完了。一提及此,她又滔滔不绝地来一了段三国的京剧。
创作并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1986年8月28日是张勇进工厂上班的第一天,她激动万分,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那空空的办公室与高高的楼梯。那段时间张勇最幸福的时刻是每天下班吃完晚飯后,看工厂播放的录相,如《射雕英雄传》、《上海滩》、《霍元甲》之类的电视剧,而这台电视机,还是张勇的父亲和一名电工用各种零部件组装出来的。这台黑白电视机给她带来了无数的精神快餐。
进厂工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没有了功课的压力,不用读书也不用考试。工厂的工作很忙也很累,经常需要加班,那时候张勇忙里偷闲地看金庸梁羽生的小说,也正是在这时,她开始尝试写弹词宝卷,有时写完之后要么觉得故事情节不好,要么觉得文笔不对,就拿剪刀把作品剪了。有时还学黛玉焚稿,把一些不满意的作品烧掉。她父亲戏谑道:“幸好你没学黛玉葬花,不然咱家的花就遭殃了?”反反复得,她做了大量的创作练习,现在每次动笔前她都会先构思,比如会在早上花4个小时做台词训练,把剧中人个性和生活状态全部整理出来。“我做东西很慢很细,我是一个特别不着急的人。”
也就是在这种取悦自己的模式下,张勇逐一涉猎舞台剧、话剧到川剧。在完成了一些的舞台剧之后,张勇开始创作小说,便有了后来有人前来购买版权,也有了她的第一部电视作品《一触即发》,随后的《伪装者》再到即将开机的新作《天衣无缝》。
创作并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次完工都令她特别舒服。16岁的时候她便以十年为期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16岁开始学写戏,26岁有东西能出版,36岁作品能登上舞台,46岁能得奖。她一点都不着急,而且这些理想和规划都不偏不倚地全部实现了——27岁,《四川戏剧》刊登了张勇第一部折子戏作品和一部大戏;36岁,也就是2004年,张勇的第一部舞台作品在宁波上台;2015年,47岁的张勇凭借《伪装者》获得了多项大奖。不紧不慢,在自己所热爱的创作常态中顺带实现理想,无关工作、无关生活。
2008年,张勇的工人生涯结束了,因为在艺术创作上的优异成绩,她被破格调入成都市川剧院任专业编剧。而成都川剧院因为有了张勇,也成为了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人生就太无趣
《伪装者》的播出令她名震四方,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仿佛一夜之前她从成都市川剧院小小的编剧跻身全国编剧界的翘楚。她会出下一部作品打败自己。“也是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创作,不断突破已有的成果,尝试一些更新的东西。”有人替她担心,若是下一部作品不如《伪装者》,可就是砸了招牌。张勇觉得输了赢了都没关系,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创作的快乐是无法替代的,什么都换不来。“所以我一直提倡快乐写作,如果写作都不快乐了,那倒不如不写。成都这样的城市,也不需要拼命去挣钱,所以我就专心快乐地去创作就好。再说《伪装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已经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于是,我便一点都不着急,我发现不着急反而更好,我可以沉淀下来专注去写接下来的作品。‘打败自己’这种痴心妄想是要有的,一点想法都没有人生就太无趣了。”
张勇的作品充满家国情怀,“我们需要引导观众去塑造更好的价值观,比如《伪装者》从头到尾就在讲八个字‘爱家爱国,尊老爱幼’。我接下来还要出一部大古装,展现我们中国传统女性的风骨,愿意牺牲自我、实现自我的坚强形象。优秀的电视作品,剧情好看、三观正、欣赏性娱乐性。我说不出什么好的理论,没上过大学,没研究过文学理论。”
虽然有了眼界,生活中她还是那个不紧不慢波澜不惊的女人,爱穿旗袍却保持着工人的朴素与开朗。川剧院对编剧人才非常重视,也给了她比较宽松的制度,比如上班不用打卡。张勇平时比较喜欢玩一些不复杂的手机游戏,同一款游戏玩了很多年,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纯粹是自己想玩,而且一定要打通关,不打通关绝不罢休。“要改。”她笑着说,“不过实在改不过来就算了,反正也快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