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匮乏,学习的气氛及不高,这是民族发展的危险信号,教师要有危机感,突破应试思想的束缚,放弃“善意”,剥夺学生想象基础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人为本”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与思考
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发展想象力,指导感受“想象”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想象需要自由,不需要过多评价,以创新的精神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为了检测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曾经要求九年级学生学习“初中热学内容”之后,以“假设自然界失去热传递”为题发挥想象力,设计3个可能出现的合理场景,撰写成“小论文”。笔者在批改过程中,对答题情况进行统计,认为学生的想象力亟待培养。
笔者统计发现学生的想象范围狭窄,绝大多数局限于家庭生活;想象内容单调,多是“喝不上热水、吃不到热饭、洗不成热水澡”;想象思维单向,“被窝暖不热”,被窝还用“暖”吗;描述语言干瘪,罗列现象,缺乏想象,没有创意,索然寡味;有的因为知识匮乏则属于胡乱猜想。严格地讲,绝大多数场景的设计不能算作“想象”,是作为问答题进行回答的,只是日常生活和见闻的再现,没有加工、改造、重组的痕迹,也就是说几乎没有想象力起作用,为什么中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如此缓慢,经过与同行讨论交流,研究发现学生年龄越大,受传统评价意识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越明显,想象力越来越差。
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倡个性解放,骨头里却喜欢“听话的学生”,君不见人们在评价儿童时,多以“听话”、“规矩”、“老实”、“稳重”等引诱,对稍微出格的便表现出不喜欢;我们崇尚“自由”,想象的萌动与发展需要自由的时间、空间、氛围、行为和思想,但这些基本上被成年人“统管”,恐怕学生浪费了、荒芜了,当然也是害怕被别人说“不负责任”;在学校里,学生被“负责任”的老师圈在教室里,接受统一的教育方式、学习统一的思维训练,为的是考试答案近可能接近“标准答案”,“雪化了”只能变成水,决不能出现“春天”,学生的“奇思妙想”常常被定性为“异端”,老师和学生都被分数所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在无情地摧残师生的想象力。
1.教师要主动抛弃短视的应试思想。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主动学习宣传时代性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思想去影响引导别人。虽然,短时间内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不如教师进行“题海训练”的收益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主动抛弃短视的思想行为,以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组织开放式教学活动;同时重新确定价值体系,把升学训练的近期目标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相结合,教育学生认清升学是人生链中的一环,应该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老师不能借口学校的发展或者升学奖金,而忽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放弃“善意”剥夺学生想象基础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以为学生知道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便省略许多直观教学活动,这是在剥夺学生的想象基础。其实,由于生活范围的不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千差万别;对于同一现象或事物,由于兴趣点不同,形成的表象也不同,例如:水能沸腾是常识,水沸腾时伴随哪些现象出现,水沸腾的温度一定是100℃吗,沸腾的规律能扩展到所有液体吗,假设液体不能沸腾会出现哪些现象?如此,很多学生没有观察过和思考过。所以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时,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尽量做好观察记录,在记录里要描述猜想及想象的成分;课堂上经常提供足量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具,教具是一定事物或现象的标志,不理解标志的意义,就无法想象出由标志所表示的事物;同时创造条件作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象活动,我们知道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不能正确地理解教师和教材的语言,就无法想象出语言所表述的各种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注重训练和丰富学生语言文字,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看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的表象,从不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看起来“省事”的做法,要让学生练习说出自己理解到的教具、实验、现象的意义。
二、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情感
1.上好第一课。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关键是上好起始课。因此,对这种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课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1.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2.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3.怎样用力也不能吹开用线吊着的间隔5—6厘米的两个乒乓球,越吹它们反而靠得越近。4.天女散花(同电相斥现象)。5.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
此外,还可以向同学们讲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1.一杯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2.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3.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在这种课的最后,又讲了一些物理的趣闻和科学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大家兴趣盎然。课后,让学生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家庭作业中布置学生写“你所看到的物理现象。”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物理有趣。
2.改进课堂教学,做大量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作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惯性”一节,用鸡蛋来做观察物体惯性的实验。由于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吸引到讲台上来。随着有机玻璃片被打飞,鸡蛋安然落入水中,学生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再告诉学生鸡蛋是空的,里边放了钉子,使得重心降低,像一个不倒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让他们在欢笑声中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以科学美的享受,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的培养。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而要发挥实践中的想象和思考,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塑造我爱物理学。
一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与思考
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发展想象力,指导感受“想象”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想象需要自由,不需要过多评价,以创新的精神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为了检测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曾经要求九年级学生学习“初中热学内容”之后,以“假设自然界失去热传递”为题发挥想象力,设计3个可能出现的合理场景,撰写成“小论文”。笔者在批改过程中,对答题情况进行统计,认为学生的想象力亟待培养。
笔者统计发现学生的想象范围狭窄,绝大多数局限于家庭生活;想象内容单调,多是“喝不上热水、吃不到热饭、洗不成热水澡”;想象思维单向,“被窝暖不热”,被窝还用“暖”吗;描述语言干瘪,罗列现象,缺乏想象,没有创意,索然寡味;有的因为知识匮乏则属于胡乱猜想。严格地讲,绝大多数场景的设计不能算作“想象”,是作为问答题进行回答的,只是日常生活和见闻的再现,没有加工、改造、重组的痕迹,也就是说几乎没有想象力起作用,为什么中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如此缓慢,经过与同行讨论交流,研究发现学生年龄越大,受传统评价意识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越明显,想象力越来越差。
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倡个性解放,骨头里却喜欢“听话的学生”,君不见人们在评价儿童时,多以“听话”、“规矩”、“老实”、“稳重”等引诱,对稍微出格的便表现出不喜欢;我们崇尚“自由”,想象的萌动与发展需要自由的时间、空间、氛围、行为和思想,但这些基本上被成年人“统管”,恐怕学生浪费了、荒芜了,当然也是害怕被别人说“不负责任”;在学校里,学生被“负责任”的老师圈在教室里,接受统一的教育方式、学习统一的思维训练,为的是考试答案近可能接近“标准答案”,“雪化了”只能变成水,决不能出现“春天”,学生的“奇思妙想”常常被定性为“异端”,老师和学生都被分数所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在无情地摧残师生的想象力。
1.教师要主动抛弃短视的应试思想。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主动学习宣传时代性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思想去影响引导别人。虽然,短时间内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不如教师进行“题海训练”的收益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主动抛弃短视的思想行为,以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组织开放式教学活动;同时重新确定价值体系,把升学训练的近期目标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相结合,教育学生认清升学是人生链中的一环,应该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老师不能借口学校的发展或者升学奖金,而忽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放弃“善意”剥夺学生想象基础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以为学生知道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便省略许多直观教学活动,这是在剥夺学生的想象基础。其实,由于生活范围的不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千差万别;对于同一现象或事物,由于兴趣点不同,形成的表象也不同,例如:水能沸腾是常识,水沸腾时伴随哪些现象出现,水沸腾的温度一定是100℃吗,沸腾的规律能扩展到所有液体吗,假设液体不能沸腾会出现哪些现象?如此,很多学生没有观察过和思考过。所以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时,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尽量做好观察记录,在记录里要描述猜想及想象的成分;课堂上经常提供足量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具,教具是一定事物或现象的标志,不理解标志的意义,就无法想象出由标志所表示的事物;同时创造条件作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象活动,我们知道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不能正确地理解教师和教材的语言,就无法想象出语言所表述的各种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注重训练和丰富学生语言文字,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看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的表象,从不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看起来“省事”的做法,要让学生练习说出自己理解到的教具、实验、现象的意义。
二、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情感
1.上好第一课。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关键是上好起始课。因此,对这种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课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1.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2.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3.怎样用力也不能吹开用线吊着的间隔5—6厘米的两个乒乓球,越吹它们反而靠得越近。4.天女散花(同电相斥现象)。5.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
此外,还可以向同学们讲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1.一杯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2.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3.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在这种课的最后,又讲了一些物理的趣闻和科学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大家兴趣盎然。课后,让学生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家庭作业中布置学生写“你所看到的物理现象。”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物理有趣。
2.改进课堂教学,做大量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作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惯性”一节,用鸡蛋来做观察物体惯性的实验。由于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吸引到讲台上来。随着有机玻璃片被打飞,鸡蛋安然落入水中,学生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再告诉学生鸡蛋是空的,里边放了钉子,使得重心降低,像一个不倒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让他们在欢笑声中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以科学美的享受,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的培养。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而要发挥实践中的想象和思考,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塑造我爱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