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灯亮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查结果出来了,犹如晴天霹雳,老王知道自己得了脑部胶质瘤,而且肿瘤占位很危险,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老王的生命一下子就进入了倒计时。
  瞒着老娘,老王悲痛了一段时间,待情绪稍稍平缓了些,老王想:还是想个法子,告诉老娘吧。
  老娘九十三岁,大苦大难都经历过。无论怎样艰难,她还是将九个女儿拉扯成人,开枝散叶般的,让老王姐妹们扎根生长,自成风景。
  老娘很倔强,有股子韧劲,不愿输,不服输,不认输。八十几岁时,看到人家骑着电动三轮车来来去去很方便,就跟老王要。老王姐妹们都不同意买,老娘撂出狠话:不买,她死,眼睛都不闭。老王知道没辙了,拗不过娘了,买了一辆,淡淡蓝的那种。老娘高兴了好几天,骑着它,就像穆桂英挂帅。一次一个颠簸,她摔了下来,熬着爬起来,硬生生地把自己和新车弄回了家,也不让老王他们知道,就想自己扛过去。隔天,老王回家,老娘来开门。老王看见老娘胸口一大片淤紫,触目惊心。见瞒不过,老娘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不再吱声。老王心疼,将老娘带到医院拍片、拿药,一通忙活。血的教训面前,老娘不再跟那辆电动车过不去了;也就是说,老娘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还紧紧坚守着另一部分。
  她坚守着老家,坚守着土地;老家和土地是她的依恋,是她的生命。姐妹九个都要她到自己家生活,哪怕每家轮流着过几天。在每个女儿家,顶多撑到第三天,老娘就想各种借口,要回家。而她自己一人在家,是怎样的孤独和落寞,老王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切。
  一次老王回家,看到厨房间热气腾腾,水雾袅袅,老娘隐身在一大片朦胧中。听见老王的声音,老娘说:你来看看,我煮的圆子,怎么老是不熟的。老王定睛一看,扑哧一乐,老娘将几只橘子放在锅里。圆子和橘子圆融融的,在老娘这里,却是一种尖锐的存在。这尖锐,刺得老王很疼。
  老王想:还是想个法子,告诉老娘吧。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姐妹九个回家给老父亲上坟,每个都拖家带口,呼啦啦的几十个人,生气勃勃。老娘的那张脸,一朵菊花似的,看看这个开放一次,看看那个开放一次。好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老娘积攒了所有的光阴。
  天也就擦黑了,老娘进了厨房,生火煮饭;吃完饭后,各回各家,继续留老娘一人老地方待着。
  老王也就相跟着进去了。灶膛前,老娘已经坐定,红通通的火焰照得她的脸膛像无边无际的乡愁。“妈,跟你说个事。”老娘转过脸,看了看老王。老王心潮汹涌,眼泪拼命向外挤。压了压情绪,老王知道不能吓着娘,必须要轻描淡写,必须要不动声色。
  老王就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跟老娘扯着闲篇,这些都是铺垫,是在娘的心里预设一块很厚很厚的海绵。听见谈话声,姐妹们陆续进来了。天色越发昏暗了,也没有谁去拉灯绳。姐妹们时不时地插嘴,东一句,西一句,假装漫不经心。她们都守在风暴的中心,希望老娘能平静地接受这样的风暴。
  老王说:妈,我最近老是頭疼,到医院检查了。老娘手一抖,一根燃烧着的柴火,就落到了她的手上。老王接着说:妈,医生说我还可以再活十五年。对老娘、对那根燃烧着的柴火,老王不得不开始撒谎。老王又说:妈,你到姐姐们家去吧,我们放心不下你。
  老娘只是沉默,把那根烫着自己的柴火放到了灶膛的中央,只是任凭星子们一颗接着一颗地点亮自己。
  听见谈话声,老王的孙女蹦蹦跳跳地来了。她一进厨房,“啪”的一声拉开灯绳,厨房里瞬间大亮。
  每个人的脸上都流淌着两条河流。尤其是老娘,长江和黄河正沿着她陡峭的脸庞,奔腾着,汹涌着;但是她默默无言,就像土地。
  蒋康政: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员。在《人民文学》《诗刊》《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过诗作。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其他文献
我怎样才能把秋天找到  问一棵小树  小樹对我摇头晃脑  好像在说不知道  我问一只小鸟  小鸟喳喳喳地说了半天  见我还是愣着  它一生气  拍着翅膀飞走了  我来到一片草地  看见小草开始枯黄  只有一片狗尾巴草  还在风中快乐地摇呀摇  那尾巴毛茸茸的  我上前一把抓住它们  秋天,看你还往哪里逃  你的尾巴已被我抓住了  谭清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出版诗集《穿过
期刊
父亲用钝锈的镰刀  磨亮了黎明  农事又掀开新的一页  满畈的稻香  随风挤满了门口  父亲大踏步地走向田野  一个季节  就倒在他的脚下  偶尔父亲抬起头  与稻子默默地对视  谛听和回味着  鐮刀和稻秆摩擦的声音  那种声音  亲切又饱满  在父亲的酒呓里  酣醉了整整一个冬季  收割季节谷粒如金  我跟在父亲身后  弯腰拾金灿灿的穗子  像一只欢乐的蚱蜢  林蓝:农民,儿童文学作家。  编辑
期刊
红色的、圆润的、甜蜜的野果,明明就生长在那里,但是我好像永远寻找不到它们。它们会雾散,它们会土遁,它们长有翅膀,它们奔跑起来比野兔还快。  也许是因为家乡的土壤太贫瘠,野果只生长短短一段时间,就忍耐不住,趁着黑漆漆的夜色搬迁到另一个地方。  也许野果跟童话故事中的小精灵一样,对我,它们既不感兴趣,也理解不了。每当我有意无意靠近它们时,它们就一边默默地嘲笑我,一边神秘地躲藏起来。  越是野果难觅,越
期刊
令人血脉偾张的红色,是虞美人的红,在五月的东台,在西溪,在蚌蜒河旁的西郊村。鲜花着锦,媚啊,艳啊,花在忙碌,此谢彼开,风作响,浩荡成海,引燃夏天。  午时。雨后。去看它。  缥缈雾中,意境一下子拉出来,漫野云锦,阔眉红腮,开得叫个恣肆,红色挤满我的眸子,红海之边,只我一人,心和眼承接不住了,挤得发胀,此时,正是风横花艳逢夏生,哪管得住它的高调呀,那就由它去吧。  着一朵细看,也不富贵逼人,盈盈清丽
期刊
要有容纳不同声音的胸襟,这会丰富对紫砂的认识,也会对紫砂产生更丰富的情感。  ——题记  1  方兵自认为是紫砂行业里的异类,“不想去做跟他们一样的东西。”不善交际的他与主流保持着疏离,常常从旁观的角度打量这个纷繁的世界。他认为,当今的紫砂艺人头上有块透明的天花板,这种天花板人人都知道,但谁都不肯开腔。方兵所说的天花板其实也不神秘,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上瓶颈和天花板,针对紫砂来说,就是行
期刊
庚子秋月里,我回到故乡岷州小城,陪陪八旬老母,也放松放松心情。每日午后多是漫无目的地游走,行走的路线,一般是出了小区大门,沿岷州西路向东走百余米,向南拐入西城壕到和平街上,顶着夕阳西行回家。每当拐到和平街上的医药小区附近时,我总会驻足观望马路南边那栋不太规则的“刀把小楼”。说它是小楼,是因为从正面看它的确有三层,一楼还是三间门面;说它像刀把,乃是因为它东宽西窄,东边进深约有四米,西边则不到两米,整
期刊
偶然欣赏到泰州画家潘觐缋的一幅《鴨群》图。图上,上百只鸭子欢快地嬉水觅食,长而圆实的丝瓜静静地悬垂下来,与鸭群相映成趣。整幅画清新爽目,动静相宜,乡野之趣呼之欲出。  倘若把图中的丝瓜换成黄瓜,黄瓜偏瘦小,有点小家子气;换作瓠瓜,瓠瓜庸粗,又显得俗气了点;换成扁豆,扁豆喜往天上去,忒骄傲,呼应不到下边的鸭群;换成细长的豇豆,则又太过纤弱,跟活泼的肥鸭不搭。似乎只有宁静低敛的丝瓜,才刚刚好,最合适。
期刊
儿时的记忆中,最快乐的节日莫过于端午节了。那时的端午节不放假,清晨,当我们脸颊上鼻子上点着雄黄,腰中挎着香布袋,胸前挂着个大鸭蛋走到学校时,一看,大家都是这样一个装扮,便嘻嘻哈哈地疯闹起来。最常见的就是用彼此胸前网兜里的鸭蛋相互碰撞,谁的鸭蛋破了,谁就算输了。每当同学们用鸭蛋打架的时候,我总是躲在一边,尽管心里痒痒的,却不敢上前去比试,因为我的鸭蛋是个破蛋,有一条裂缝,用这样的蛋去碰撞,必输无疑。
期刊
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小朋友。我在爸爸的学习强国APP上,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这个故事:一百多年前,在浙江义务一间柴房的油灯下,29岁的陈望道全身心地投入翻译《共产党宣言》,有一回,因为过于专注,他把母亲送来的粽子蘸着墨水吃下,而把母亲端来的红糖水晾在了一旁,当母亲问他时,他还浑然不觉地说“可甜了可甜了”。我听完不禁莞尔——“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我是一个爱思考的小少年。我曾在日记里写下对真理的
期刊
如果你要问我,妈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会告诉你,不是漂亮,而是“省长”。你以为我在说笑话?那就来听听吧。  妈妈不管有事没事,总喜欢拿着手机,在小程序里点点划划,给树浇水,给田施肥,给小猪喂食……我还以为她在玩游戏呢!有一次,爸爸要到超市去买苹果,妈妈立即叫住他,说:“不用去买!明天就有。”爸爸半信半疑地问:“你请客?”“嗯!”妈妈回答得很干脆。第二天,果然有一大箱苹果快递上门了。看着又大又红的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