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音、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一、 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枯燥的语言会让人了无生气,生动的语言却可以让人兴奋自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如在教学歌曲《秋》时,我一进课堂就跟小朋友们说:“今天我们一起去树林,老师要请你们帮忙找回我喜爱的秋天,可以吗?”有些有朋友已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的喜爱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它在哪里啊?”我就笑着说:“你们想知道吗?”“想。”“那你们就要认真地听《秋》这首歌啦!”“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好奇之心,使他们在好奇之中,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中。
  二、 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把歌曲内容形象化,使儿童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如在《苗岭的早晨》这课教学中,我先说:“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苗岭看看那边的早晨,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然后请小朋友边听边看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的唱起了歌,几处苗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让学生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
  三、生活展示情境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要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如在教唱《闪烁的小星》时,我在前一课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星星,看看天空上星星的各种形态。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边听我朗读歌词,慢慢的熟悉歌词后在美好的情景中学唱歌曲。
  四、多媒体营造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都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通过电化教学设备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如在教唱《小雨沙沙》一课时,由于这首歌曲比较柔和、优美,是赞美春雨滋润大地的歌曲。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这点,可以先播放一段雷声隆隆、风声呼呼、雨声沙沙的录音,创设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春天情境,再以课件慢慢展示出雨丝,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快的乐声中,再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长出叶子的过程,这样,诗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听音乐——看画面——再听音乐——再看画面,深刻地理解了词意,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五、律动体现情景
  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例如,欣赏《在钟表店里》时,采用先出示画好的大钟、小钟、动物等图片,指导学生去观察钟表不同的摆动方向,引导学生用身体去表现钟表的走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有的用头、用眼、用脚、用手等部位来表现钟表的摆动。孩子的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欣赏的兴趣会大大增强,这时再导入课题:“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钟表店里听听这些钟表的声音吧。”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下,学生们全神贯注的聆听,脸上流露出投入和满足,可见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学生才会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必须强调调动个体所有感官的参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精当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形、声、色、光等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声画并茂、动态呈现的效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词汇的感觉力"。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他认为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半个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美有这样的评价:“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的东西最容易让人接受,并常常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激动而产生美感,从而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美是善,可以雕塑心灵 
水利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凯里市虽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干旱与洪水灾害交替发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逐年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促进农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关注师生的互动、注重平等的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捕捉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这些确实给课堂面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品评课堂教学时总觉得遗憾颇多。很多老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对文本的研读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似乎课件就可以展示一切,取代一切了。老师们制作课件的技术是越来越高,研读教材的能力却越来越弱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课,发现很多数学老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由于条件限制,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讲了差不多35分钟,结果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内容不能当堂完成,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就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发表了个人看法,她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
【摘 要】新课程的教改强调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前提是对各种现象的正确观察。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而实验教学不仅是科学教学中传统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进行探究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
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而PowerPoint以其简单实用,功能完善成为了老师们制作教学课件的首选。下面我根据几年来使用PowerPoint的经验和体会,简单阐述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脚本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脚本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方面。 文字脚本:是说明本课要教什么、如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应该指出,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老师预先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课堂气氛越是活跃,学生勤于思考,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因此,课堂教学中意外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教师必须有精神准备,一旦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适应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迎接新的挑战而提出的新的要求。初中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就创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
【摘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学习兴趣 情境 生活实际 游戏    (一)在活动情境中学习数学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