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念珠状发一家系DSG4基因突变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r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证者女,3岁,出生后头皮可见片状毛囊角化性丘疹,无毛发生长。2岁左右头部开始生长稀疏毛发,粗细不均,间断脱落,触之易断。部分眉毛、睫毛脱落、折断,长短不一。体检:营养良好,身高、体重及智力正常,其他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顶部、枕部片状毛发稀疏、脱落,残留断发及毛囊角化性丘疹。牙齿、指甲、趾甲及汗腺正常。病发在皮肤镜、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均表现为念珠状发。基因测序显示,先证者桥粒芯糖蛋白4(DSG4)基因2~16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并且携带DSG4基因c.574T>C(p.S192p)(NM-177986)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携带DSG4基因2~16号外显子杂合缺失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DSG4基因c.574T>C(p.S192p)杂合突变。100例健康人对照DSG4基因均未发现上述位点突变。结合患儿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表型,最终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念珠状发,推测DSG4基因c.574T>C突变和2~16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是导致本例患儿发生念珠状发的原因。

其他文献
面部毛孔粗大是一个常见的皮肤问题,其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旺盛、皮肤老化(皮肤弹性松弛)以及毛囊体积增大等因素有关,目前的治疗主要针对这些因素。本文回顾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雄激素药、局部外用维A酸类药物、化学剥脱术以及激光、射频、聚焦超声等光电治疗,而光电设备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可靠的选择。
目的分析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阳性的皮肌炎/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DM/CA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90例DM/CADM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SRP抗体。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例DM/CADM患者中11例(12.2%)血清抗SRP抗体阳性,其中6例DM,5例CA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紫外线光硬化疗法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显示,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可以有效预防PLE复发且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其治疗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且仍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光硬化治疗的起始剂量、加量原则、治疗频次及维持治疗方案等进行长期追踪和评估,以确定紫外线光硬化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患儿男,3个月12天。自出生后1个月起阴囊、会阴、臀部和肛周部出现边界清楚的皮肤红斑、鳞屑,渐累及口周、腋下、肘部屈侧、腘窝及颈部。入院前3天出现气促,伴哭吵烦躁、呕吐,无发热及咳嗽。入院检查发现有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氨血症、有机酸尿。通过二代测序和Sanger测序验证发现,先证者全羧化酶合成酶基因第9外显子1522处胞嘧啶>胸腺嘧啶(c.1522C>T)和第11外显子1796_1814缺
期刊
目的报道1例桥粒斑蛋白(DSP)基因自发突变导致的Carvajal综合征。方法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收集1例Carvajal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和100例无关健康人外周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应用Ion torrent PGM二代测序平台检测先证者家系皮肤病相关基因各外显子编码区域的序列突变情况,PCR-Sanger测序验证致病性突变。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为羊毛状发,弥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