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家庭特质,不同的个性特征,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帮他们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关键词】因人施教 ;填补;单亲家庭;爱的缺口
据调查,单亲家庭孩子与完整家庭孩子相比,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道德关系,不愿与同学、老师沟通,远离集体,孤僻冷漠,与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家庭特质,个性特征,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用更多的关爱去填补他们心中亲情的缺口,尽量使他们感受到温暖的人情氛围,帮他们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一、软硬兼施,提高自控能力
由于单亲家庭普遍缺少家庭温暖,加上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对孩子监管不力,不能适时给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缺乏自制力。
鉴与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爱搓麻将,不太关注孩子品行的疏导。假期中常看到这孩子在外面游荡,想找玩伴,但是他的脾气很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疾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因此很少有朋友。因此在开学的第一天,严令制止学生揭他的旧疮疤,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放大他的优点,及时肯定他为班级、为同学做的好事,试图帮他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
可是,好景不长,开学第六天中午去食堂就餐时,有同学说他因为插队与同学发生争执。我伸手拉开他们,这孩子居然冲着我又踢又打。为了防止他伤人,也为了避免他再次逃学,我只好抓着他的手腕不松开,他动不了手,号啕大哭着东推西撞,力气大得惊人,。在他发狂的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抓着他的手不让他挣脱外,其他什么都没做。等他平静下来后,我用纸巾把他脸上的眼泪鼻涕擦干净,拉着他来到一个安静的小房间,和他交流谈心。我没怪他踢脏鞋裤,没批评他咬伤手臂,只是平和地告诉他:“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大的委屈、再多的伤心,只要跟老师说,老师一定公平公正地处理。这样事,的确是你做得不对,你得跟老师道歉。”鉴写下了道歉书,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读。笔者表扬他是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再严肃地告诫所有学生:“要做文明的学生,不可以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否则,老师就请体育老师把发脾气的孩子送到校长室去接受处罚了。”
我强硬的语气,震摄了全班,暂时压制了鉴心中的“小豹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刻关心着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是从心底里出发的。特别是这个学期,鉴的奶奶患了恶性肿瘤,去杭州动手术,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上班,一周才回来一次。每天放学后和双休日,我让鉴到家里来,跟刚上学的儿子一起学习、游戏,笔者亲切的态度和儿子一声声的“哥哥”,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消除了心中的戾气。现在的鉴,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快乐玩耍,遇到纠纷,不再冲动莽撞;回家后,也学会了烧饭烧水,照顾出院的奶奶。这是多么大的转变啊!
二、实践锻炼,培养交往能力
人与人相处要文明有礼,要诚实守信,要懂得感恩。这些道理教师在课堂中讲述,正常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教导下,能在生活中践行,而单亲家庭孩子,很难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与人的交往能力因此显得很薄弱,常被人称为“没有教养”。这个叫娜的女孩子,四五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去了外地并在那里娶妻生子。
娜心中填满了对父亲的怨与寄人篱下的不自在,变得自卑消极,行动退缩。我主动牵起她的手,用点滴小事做起,把她从自我的蜗牛壳中拉出来,学会与人交往。当娜来交作业的时候,我会以灿烂的微笑迎接她,同时也请她对老师笑一笑,送给彼此一个好心情;当中午为她盛菜时,会以幽默的语气向她讨一声“谢谢”,再回给她亲切的三个字—— “不用谢”;当笔者借用了她的文具后,会真诚地对她说“非常感谢”;当她默默地做了一件好事时,笔者会由衷地拥抱她,并要求她也抱一抱老师……在这样细微的言行实践中,娜见到我会说:“老师好!”我也同样回应:“娜好!”这样,师生之间不再有隔阂,我向她询问家里的情况,她说起了爷爷奶奶的辛苦,也说起现在姑姑对她的好,只是自己感觉有点不一样。我帮她打开心结,告诉她爷爷奶奶抚养她不是为了将来得到什么回报,他们只想孙女能快乐健康长大。
善不是法则,而是主体间的交往体验。品德教育就是出于人性的需要产生的。人的心灵转向须在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中才能产生。
三、榜样引领,扬起理想风帆
锋是个瘦弱的男孩,父亲早在他出生时就失去踪迹,孩子没有父爱,母亲心怀歉疚,就想以加倍疼爱的方式进行补偿,孩子要什么就想法设法满足他。这种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让锋无忧无虑,百无聊赖,上课发呆,下课游荡,无聊时就尖叫引得班级同学哄堂大笑,来学校仿佛只是为了贪图热闹。
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虽然单亲家庭可以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却可以产生更重要的积极的影响。3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单亲家庭。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关涉单亲家庭孩子生命存在的最高目的与价值,品德教育就是要给单亲家庭孩子解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把以上这些出自亲单亲家庭的名人成长事例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认真对待学习,引导他们设定合理奋斗目标,扬起理想的风帆。
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爱是单亲家庭孩子道德教育的重大保障。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从生活、学习等方面真心地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多沟通、多交流,充分了解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成长的道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层级化的目标与内容;敏锐地感知心理状态和文化需要,及时有效地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亲家庭孩子更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爱的缺口被填补之后,他们就能尽快地摆脱心理阴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宏灵、刘龄灵等. 单亲家庭儿童个性与学习成绩研究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
[2] 王世军等. 单亲与无奈(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因人施教 ;填补;单亲家庭;爱的缺口
据调查,单亲家庭孩子与完整家庭孩子相比,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道德关系,不愿与同学、老师沟通,远离集体,孤僻冷漠,与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家庭特质,个性特征,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用更多的关爱去填补他们心中亲情的缺口,尽量使他们感受到温暖的人情氛围,帮他们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一、软硬兼施,提高自控能力
由于单亲家庭普遍缺少家庭温暖,加上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对孩子监管不力,不能适时给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缺乏自制力。
鉴与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爱搓麻将,不太关注孩子品行的疏导。假期中常看到这孩子在外面游荡,想找玩伴,但是他的脾气很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疾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因此很少有朋友。因此在开学的第一天,严令制止学生揭他的旧疮疤,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放大他的优点,及时肯定他为班级、为同学做的好事,试图帮他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
可是,好景不长,开学第六天中午去食堂就餐时,有同学说他因为插队与同学发生争执。我伸手拉开他们,这孩子居然冲着我又踢又打。为了防止他伤人,也为了避免他再次逃学,我只好抓着他的手腕不松开,他动不了手,号啕大哭着东推西撞,力气大得惊人,。在他发狂的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抓着他的手不让他挣脱外,其他什么都没做。等他平静下来后,我用纸巾把他脸上的眼泪鼻涕擦干净,拉着他来到一个安静的小房间,和他交流谈心。我没怪他踢脏鞋裤,没批评他咬伤手臂,只是平和地告诉他:“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大的委屈、再多的伤心,只要跟老师说,老师一定公平公正地处理。这样事,的确是你做得不对,你得跟老师道歉。”鉴写下了道歉书,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读。笔者表扬他是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再严肃地告诫所有学生:“要做文明的学生,不可以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否则,老师就请体育老师把发脾气的孩子送到校长室去接受处罚了。”
我强硬的语气,震摄了全班,暂时压制了鉴心中的“小豹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刻关心着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是从心底里出发的。特别是这个学期,鉴的奶奶患了恶性肿瘤,去杭州动手术,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上班,一周才回来一次。每天放学后和双休日,我让鉴到家里来,跟刚上学的儿子一起学习、游戏,笔者亲切的态度和儿子一声声的“哥哥”,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消除了心中的戾气。现在的鉴,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快乐玩耍,遇到纠纷,不再冲动莽撞;回家后,也学会了烧饭烧水,照顾出院的奶奶。这是多么大的转变啊!
二、实践锻炼,培养交往能力
人与人相处要文明有礼,要诚实守信,要懂得感恩。这些道理教师在课堂中讲述,正常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教导下,能在生活中践行,而单亲家庭孩子,很难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与人的交往能力因此显得很薄弱,常被人称为“没有教养”。这个叫娜的女孩子,四五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去了外地并在那里娶妻生子。
娜心中填满了对父亲的怨与寄人篱下的不自在,变得自卑消极,行动退缩。我主动牵起她的手,用点滴小事做起,把她从自我的蜗牛壳中拉出来,学会与人交往。当娜来交作业的时候,我会以灿烂的微笑迎接她,同时也请她对老师笑一笑,送给彼此一个好心情;当中午为她盛菜时,会以幽默的语气向她讨一声“谢谢”,再回给她亲切的三个字—— “不用谢”;当笔者借用了她的文具后,会真诚地对她说“非常感谢”;当她默默地做了一件好事时,笔者会由衷地拥抱她,并要求她也抱一抱老师……在这样细微的言行实践中,娜见到我会说:“老师好!”我也同样回应:“娜好!”这样,师生之间不再有隔阂,我向她询问家里的情况,她说起了爷爷奶奶的辛苦,也说起现在姑姑对她的好,只是自己感觉有点不一样。我帮她打开心结,告诉她爷爷奶奶抚养她不是为了将来得到什么回报,他们只想孙女能快乐健康长大。
善不是法则,而是主体间的交往体验。品德教育就是出于人性的需要产生的。人的心灵转向须在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中才能产生。
三、榜样引领,扬起理想风帆
锋是个瘦弱的男孩,父亲早在他出生时就失去踪迹,孩子没有父爱,母亲心怀歉疚,就想以加倍疼爱的方式进行补偿,孩子要什么就想法设法满足他。这种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让锋无忧无虑,百无聊赖,上课发呆,下课游荡,无聊时就尖叫引得班级同学哄堂大笑,来学校仿佛只是为了贪图热闹。
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虽然单亲家庭可以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却可以产生更重要的积极的影响。3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单亲家庭。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关涉单亲家庭孩子生命存在的最高目的与价值,品德教育就是要给单亲家庭孩子解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把以上这些出自亲单亲家庭的名人成长事例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认真对待学习,引导他们设定合理奋斗目标,扬起理想的风帆。
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爱是单亲家庭孩子道德教育的重大保障。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从生活、学习等方面真心地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多沟通、多交流,充分了解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成长的道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层级化的目标与内容;敏锐地感知心理状态和文化需要,及时有效地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亲家庭孩子更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爱的缺口被填补之后,他们就能尽快地摆脱心理阴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宏灵、刘龄灵等. 单亲家庭儿童个性与学习成绩研究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
[2] 王世军等. 单亲与无奈(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