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混植栽培抗病增产机理的研究

来源 :核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不同品种混植栽培的群体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试验表明,混植栽培与常规稻单植相比,水稻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明显提高,且能保持较强的根系代谢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水稻品种混植栽培的增产原因。 Isotopic trace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hotosynthesis and root activity of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ice monoculture, the photosynthesis rate of rice in the late growth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root metabolism level was maintained. This explains to some extent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d yield of rice varieties mixed cultivation.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围产因素和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的关系,研究人员对64例与围产因素有关的新生儿高胆进行分析,对其病程,程度和预后进行初步观察和随访。结果显示,在围产因
75例高间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表明,早发性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多由围产因素所致。晚发性高间胆红素血症目前随母乳喂养的增加,母乳因素占第一位,给予积极、及时的治疗,可以较
该文报道了该院儿科1992 ̄1996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8例,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34.2℅)、溶血症(28.3℅)、感染(19.6℅)、颅内出血(9.3℅)、母乳性黄疸(8.6℅),并就病因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早期诊断及防治的几点意见
分析自1989年11月 ̄1996年12月306例新生儿肺炎,以冬春多见,发病日龄以1周内最高,占总数的48.03℅,临床表现不典型,故1周内临床访视是有必要的。该组病例42例发生惊厥,其中30例血钙降低,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后未再抽
该文从临床药理观点,叙述几种常用的抗菌素的给药剂量。抗菌素在血液中存在形式、浓度、平衡状态,尤其侧重对胎儿、新生儿发育不完善。如新生儿体内酶系统并不成熟;新生儿的细胞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即肠道粘膜的损伤(如各种原因所致窒息后),致病菌的存在和获得性分解代谢产物(如人工喂养儿高渗物质的刺激),主要发生于于宫内窘迫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甚高,是未成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科成功抢救了一名早产、低体重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肠穿孔的患儿,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点:1.绝对严格禁食是抢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是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日后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原因之一,积极救治及全面精心的护理,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