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健康学龄前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7年5月至7月选取北京市3~5岁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及现场体检筛选出健康学龄前儿童,测定其FeNO水平。

结果

共纳入健康儿童317例,其中男161例,女156例。不同性别儿童F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FeNO几何均值分别为8.2 ppb(95%CI:7.0~9.3 ppb)、8.7 ppb(95%CI:7.4~10.1 ppb)。3~5岁儿童3个不同年龄组的Fe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P<0.05),3~5岁3个不同年龄组儿童FeNO几何均值分别为7.2 ppb(95%CI:5.5~8.9 ppb)、8.8 ppb(95%CI:7.4~10.2 ppb)和9.2 ppb(95%CI:7.7~10.7 ppb)。健康学龄前儿童FeNO几何均值为8.5 ppb(95%CI:7.6~9.3 ppb)。FeNO水平与身高呈正相关(r=0.135,P<0.05),与体质量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北京市健康学龄前儿童FeNO的平均值为8.5 ppb(95%CI:7.6~9.3 ppb),95%参考值为23.5 ppb。FeNO水平随年龄的增加略有不同,身高同样是影响FeNO水平的因素。学龄前儿童采用在线潮气呼吸法测定FeNO水平有较高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133a-5p靶向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损伤的影响。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iR-133a-5p对ICAM1的靶向作用。体外用LPS诱导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阴性对照(miR-NC)组、LPS+miR-133a-5p组、LPS+小干扰RNA(si)-NC组、LPS+si-ICAM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以脑血肿为突出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对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1例以脑血肿为突出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和临床治疗及预后,并检索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伴有低热、头痛、抽搐和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后考虑患儿颅内占位,瘤内出血可能。来上海交
目的探讨腺病毒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腺病毒肺炎患儿,按是否发展为BO分为BO组与非BO组,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腺病毒肺炎住院患儿共266例,发展为BO的患儿37例(13.9%)。BO组年龄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s)是由免疫系统一种或多种缺陷造成的一组疾病。PIDs患儿常因发生多次严重的感染而形成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肺部并发症在PIDs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各类的PIDs有其不同的致病病原谱。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预防或减缓PIDs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病程。现就常见的PIDs在儿童呼吸系统的表现进行综述。
报道1例基因诊断明确的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缺乏症(HMGCSD),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病例进行文献复习。先证者,女,7个月16 d,因"发热4 d,喘息3 h,呼吸困难、呻吟2 h"急诊入院,主要表现为脑病、肝大、肝损害、低酮性低血糖、高脂血症,于住院第3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全外显子组测序示HMGCS2复合杂合变异:c.1061+1G>C与c.476G>T,结合患儿临床特点,可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菌性肺炎仍然是重症肺炎的首要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CAP的患病率及其临床特征尚不完全清楚,使其抗生素初始经验性治疗更加复杂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除肺炎链球菌以外CAP的主要细菌病原体,鼻腔定植菌的毒力及其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决定其易在病毒感染后引起肺部损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杀白细胞素及其他毒素因子,导致感染后宿主细胞死亡,并激活体液
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人们对其造成的呼吸系统影响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高。近几年,哮喘的患病率较以前明显升高,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及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现就悬浮颗粒物对哮喘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提高人们对悬浮颗粒物的认知及防护意识。
对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4岁,2岁10个月时因"1 d内抽搐2次"就诊,此后频繁出现抽搐,运动、语言及智力进行性倒退。表现为走路不稳,呈醉酒状,易摔倒,持物手抖,言语迟钝,表情淡漠,缺乏眼神语言交流,生活无法自理,仅有1岁多儿童的智商。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小脑萎缩;脑电图示全导高波幅棘慢波、多棘慢波爆发;
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分离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患儿所有无菌部位标本初次分离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 3酵母菌药敏试条,进行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检测,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2规则及标准进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
目的探讨新生儿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眶蜂窝织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眶蜂窝织炎的新生儿病例,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1日,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5例有发热。5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均明显升高。3例为周围组织感染蔓延所致,2例为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