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走向万米深蓝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duiyu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但你可曾想到——10年前,中国才刚刚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30多年前,我们甚至连超过300米的载人潜水器都没有。
  30多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深蓝,迈向更深的海域,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深潜领域迅速跻身于世界前列。在深潜这个领域,中国的进步何以如此神速?

潜入海洋有多难


  生命起源于海洋,但人类从诞生到现在,却没有丝毫在海洋中生存的本领。在古代,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少之又少——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们对海洋毫无概念,沿海的人们受限于落后的科技水平,也缺乏对海洋的探索能力。
  人类对海洋最初的探索,得益于水面造船技术的进步。6000年前的古埃及,人们就已经造出了独木舟,首先用于内陆河运,继而逐步改进将业务扩展至沿海海运。
  在其后的数千年间,造船与航海技术不断发展,但即使到了“地理大发现”时期,人类已经可以实现环球航行,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仍然停留在海洋表面,是“出海”而非“潜海”。
  纵使人们对深海有各种想象,却始终没有能力潜入海洋深处,直到现在,人类也仅仅探索了5%左右的海洋。说到底,潜入海洋实在是太难了。
  潜入海洋之所以难,与深海恶劣的环境条件有很大关联。
  按照国际上的定义,海平面以下1000米即为深海,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因为阳光无法到达,深海区几乎是彻底的黑暗,只有一些顽强生存的海洋生物练就了发光的本事,给深海区点缀了些许光亮。此外,仅仅在海平面200米以下,海水的密度、温度、盐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下潜深海最重要的难题,是海水压力。海水越深,压力会成倍地增加,而人体的抗压能力是很有限的。



  据生物学家计算,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人类深度潜水的极限在100米左右。如果不是为了挑战纪录,一个受过训练的人,大致下潜至40米深的海里就要往回走了。在无装备的情况下,人类潜水的最深纪录是113米,有装备时的纪录也仅仅是332米。
  深海区的水压远远超过人类的承受极限。比如距离海平面1500米的水下,人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1万个人站在身上。而这种压力,是最先进的潜艇也难以承受的。
  到了海平面以下7000米,水压已经相当于7头大象站在一个盘子上。若想让潜器到达这个位置,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需要过硬的科技实力才有希望。

人类的深潜梦想


  其实,就算是靠海吃海的古人,他们也并不满足于在船上或者岸上谋取“渔盐之利,舟楫之变”,他们对深海也有着长久的向往。传说中,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曾身着皇袍,头戴皇冠,坐在一只密封的水晶桶中,潜入深海。
  而在我国的文献中,也不乏对于深海的想象。《列子·汤问》中有言:“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在华夏先民的心中,深海是茫茫大海中的无底之谷,纵然百川汇入,亦不见增减。
  而现代科学发现,深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挺进深海,科学家们也从未停止对各种海洋工作潜器的研究。
  16世纪后期,人类发明了潜艇,不久后便被用于军事目的。但潜艇仍然是传统船只在水下的延伸,而非专为深潜而被开发的设备。真正的潜水器,比潜艇晚了250多年。
  1928年,美国人奥蒂斯·巴顿发明并建造了第一艘球形深海探测装置。两年后,巴顿乘坐潜水球下潜到了距海面183米的深度;1934年,他又创造了下潜914米的紀录,轰动一时。
  此后,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家在深潜器研制和技术研究上迅速崛起,保持着明显的超前发展优势。而在这一轮竞赛中,中国迟迟未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毕竟,自1840年以来,中华大地积贫积弱、百废待兴。深潜作为一种尖端科技,很难成为优先发展对象。直到1986年3月,我国才开启了探索深海的征程。
  “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为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中国在深海探索技术方面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克服万难,奋力赶超。科学家们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科技落后的困难,无私奉献、百折不挠、持续奋斗,不断攻克高压、密封、腐蚀、绝缘等技术难题,持续拉近我国深海探索技术与国际水平的距离……

见证万米深蓝


  我国潜器从无到有,由浅入深。
  2002年,科技部批准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立项。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横空出世。
  2010年7月,“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使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蛟龙”号将下潜纪录定格在7062米。这个深度意味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此后,“深海勇士”号、“海龙”号、“潜龙”号、“海斗”号等载人、无人深潜器相继问世。
  作为海洋装备方面的“后发国家”,这个追赶速度可以说是狂飙突进了。
  中国深海载人事业对国际水平的追赶,不仅是一两个科研团队的追赶,更是整个深海载人潜水器产业链的追赶。如今,“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完成了我国深海工作者们长达30年的梦想——万米载人深潜。
  “奋斗者”号的成功,并不是一日之功。为了让“奋斗者”号能圆满完成任务,中国科研团队汇聚了此前所有在深潜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才最终有了“奋斗者”号这个集大成者。
  事实上,“奋斗者”号的立项始于2016年,主要科研团队正是“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原班人马。
  值得一提的是,“奋斗者”号的潜航员杨波和他的团队,也参加了过去两次成功的载人深潜任务,在温度极低的海底世界,为科研团队送去了第一手的观测数据。
  科研人员和潜航员们在历史上踏出的每一步,都给这个项目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既是一场关于奋斗的胜利,也是一场相信时间力量的胜利。
  中国的深潜项目,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才得以不断前进的。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1  你清楚地记得,那年,教室挪到了艺术楼的顶层,虽然变成了唯一和老师办公室“独处一层”的班级,但全班同学也收获了一个阳光不会被遮挡丝毫的大平台。  那年,班里还来了位实习老师,是个二十出头的留着长发的漂亮姐姐。她一开始会和大家玩猜名字的游戏,等熟悉起来,又一起跳皮筋、玩123木头人。  大家都很喜欢她,你也是。但聚散终有时,不长不短的两个月时光结束,她要离开了。那天,走在楼梯上,你和好友聊天。你
期刊
1  亦冉回来了,像她离开的时候一样,拖着一个硕大的行李箱,敞怀穿着一件长及脚踝的大风衣,前襟在大步生风的疾走中向后方翻起,很是潇洒。  我站在接机口远远朝她招手。她也看到了我,几乎是飞奔过来,把行李箱拖得咕噜噜响,差点儿撞到出口的安保人员。  这次亦冉回来就不再走了,国外新冠肺炎疫情闹得正凶,飞机一起一落,好似两重天地,还是国内平稳安全。她从斯德哥尔摩回来,飞机在北京降落。  我曾以为她要在那个
期刊
热播剧《觉醒年代》深受年轻人喜欢。这部剧让人产生语文、政治、历史课本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感觉,着重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历史人物,感觉他们是活生生在眼前的。这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身上既有大家熟悉的正义感、救国救民的热血精神,又能以各自的个性特点引发观众强烈的好奇心。观众忽略了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只觉得“仲甫先生”一家人可亲可爱,李大钊先生甚至被网友称为“铁憨憨”(剧里有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喊他小名“憨砣
期刊
金银花被装在白瓷碗里。外婆端着碗细细搅拌,勺子碰撞碗壁发出清脆的声响,阳光从窗户上攀进来,把外婆的剪影投在地上,画面宁静美好,我不禁微滞。  每到夏秋时节,外婆就会在药店选晒得干干的金银花买些备在家中。当我带着一身的暑气扑进她怀里,她必笑盈盈地忙活一阵,而后盛好一碗金银花茶递到我手里。看我喝光了金银花茶,外婆便会笑得眉眼弯弯,脸上的皱纹全部舒展开来。  外婆平生最喜爱金银花,不仅常备着干金银花用于
期刊
依然記得樱花当令时节的那些情景。树端,粉白色的樱花会拢成一团朦胧的烟云,轻盈地浮动在乳白色的日头下;树底,老人坐在花坛上,安静地看护不远处嬉闹的幼童。路人皆行色匆匆,细碎的花瓣落了满地,老人与幼童,仿佛坐标轴上的原点,在无边的春色中,守望着一场永恒。他们的阳光是无限的,从此处流向彼处,川流不息,从不休止,近乎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由。  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我总以为自由是一种更宏大的、宽阔的存在,须得以血
期刊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跟随武攸宜征讨契丹,登台怀古之际想到乐生、燕昭之事。乐生即乐毅,当年燕昭王欲伐齐报仇,于是筑台招贤,最终乐毅领兵南下,几乎使齐国灭亡。其间曾多次有人进乐毅的谗言,但燕昭王始终对其信而不疑。  陈子昂从此事联想到自己,他向武攸宜献计而不得用,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传世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元好问有诗云:“沈宋横
期刊
不:我的心将变成一座高塔,  我自己将在它的边缘上;  那里别无他物,只有痛苦  与无言,只有大千世界。  只有一件在巨大中显得孤单的东西,  他时而变暗,时而又亮起来,  只有一张最后的渴望的脸,  被摈弃为永远無可安慰者。  只有一张最远的石头脸,  甘于承受其内部的重量,  而悄然使之毁灭的广漠空间,  却强迫它日益趋于神圣。
期刊
1  小苏睡梦中见到一只红冠公鸡,堵在路中间,怒目圆睁。与他对视片刻,公鸡突然张嘴,喔喔喔地叫。  小苏陡然一惊,就醒了过来。  母亲从隔壁房间过来,嘱咐说,多穿些衣服。小苏又在被窝里赖了一会儿,才坐起,将衣服一件件套上。母亲早已准备好一副箩筐、若干麻袋,取过一条扁担。小苏正要动手去拿,母亲往他手中塞了一卷票子,说,在身上分几处放好。他摊开手掌,看了一会儿这卷由分至角至元面额不等的纸币,然后分成了
期刊
1  那年,我曾独自见过一次网友。他约我在广场碰面,给我买了一个奶油味的甜筒。甜腻的奶油顺着食道滑下,在胃里翻腾、奔涌,然后在他带有暗示色彩的言语中一点点变幻,最终化作一场壮阔的海啸:我跌跌撞撞地逃开,内心充斥着强烈的羞耻感,对他,亦是对自己。  我太想被爱被关注了,以至于明知对方大概率不怀好意,依然愿意与其见面,以为自己可以从粗糙的沙砾中找到星屑——可怜到近乎愚蠢。  那一天,我跑得很急很快,到
期刊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  “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理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来的。”  这是沈从文曾经说过的话,我总是一读再读,感慨良深。  为了不被时代淹没,他自觉自愿地孤独着,这是他身上特别有战斗性的地方。他独自一人行进,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时代,还是在红旗翻涌的时代。他的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但终究是自由而不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