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试卷评讲模式的探讨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前。教师在课前主要做准备工作
  亲自做一遍;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带着空白卷进教室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不妨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一下。这样做既便于教师熟悉试题考查的范围,体会试题的难易度,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本人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是常有的事。这时,教师就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试题是否有多种做法?我是不是马虎造成了失误?所考查内容是否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
  统计错误频率;对于学生来说,试卷的价值在于发现错误,纠错过程也即提高成绩的过程。出错多的题目应是评讲的重点,所以教师有必要统计错误频率。统计出错频率时,教师统计的方法既可以由教师本人查数,也可以让学生举手记数。记录统计的结果要详尽并使人一目了然。如:①列表法。教师按题目顺序列好一张表,把统计的结果记到表里。②记号法。在试卷上出错题号旁打上不同数量的星号或叉号等符号。③统计图法。学生试题出错程度通过统计条形图或折线图能较好地反映出来。
  对错误原因、类型进行调查和反思。统计完学生的出错频率后,下一步就是查找每题错误的类型和根源。对于错误类型,教师翻翻学生的试卷不难归纳。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心比心”地分析学生出错根源。有的学生的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还需要教师的调查、访谈和交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学到宾语从句时,笔者班上学生做错的两题:
  同义句转换: We can't decide where we shall meet. 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We can't decide to meet where.
  教师主观臆想原因:学生不知道宾语从句的构成。
  学生实际出错原因:只熟悉decide to do sth. 结构,而不知道decide 后可接宾语从句。
  动词形式填空:Mrs. Black told me she ___ (not take)Tom to New York the next week.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not to take教师主观臆想原因:学生不知道宾语从句的构成。学生实际出错原因:混淆 tell sb. (not) to do sth.和 tell sb.+ (that) 从句两种句型。以上两例,教师如果想当然地给学生大谈宾语从句,肯定没有效果;通过和学生沟通,挖出了根源,再给学生评讲,则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教师尤其要对由于自己的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反思。如知识的遗漏使学生没有形成知识链;教的语法项目或词汇的用法不够深入,使学生掌握过于肤浅,而导致了错误;自己习惯给学生讲的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或许不够精彩和简要。对这类错误的出现,教师除了在评讲课上或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弥补,还有吸取教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
  采取评讲策略。如果说上面的几个步骤是“把脉”,下面就要“开药方”了。经过上面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上的出现问题已然胸中有数,但还要对评讲方式和解题思路进一步优化,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2.课中
  课堂是评讲试卷的主要过程,教师要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师生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既要把出错频率高,难度系数大的解决掉,也要给不具代表性的小问题,临时冒出的新问题以满意的答复,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成就感。
  小组讨论;在课堂开头一段时间,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彼此试卷中的错误和疑问,或者查阅相关的课本和资料。教师要相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问题即能得到解决,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对错误加深了印象。教师的任务是到各小组中聆听,必要时也参加讨论或给予引导。教师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构建一种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主讲;经过以上的步骤,教师的评讲内容和评讲方式已水到渠成,评讲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出的疑难问题,评讲的方式是教师深思熟虑过的,从而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出错频率小,学生反馈较少的试题,教师可以一带而过,甚至忽略不讲,因此,教师讲题是“跳跃式”的,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解答小疑问;教师的主讲彻底地解决了试卷中涉及的绝大部分问题。但被教师忽略的极少数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可能还悬而未决;对于教师主讲的全部内容,或许并非每个后进生都弄明白了;而且教师的主讲过程使得有些學生联想到了新的问题。教师在第三时段中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疑问激发出来。教师仍需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尝试回答上述问题,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给予面对面的必要的帮助。对于学生来说,来自教师详细而准确的反馈和及时得到老师提供额外帮助,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促成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这一时段旨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层面的问题都得到满意的答复。
  3.课后
  课后是试卷评讲课的适当延伸,学生需要对试卷中的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反思、总结和拓展。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好错题集;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相关的教材内容;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习等等。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两两相互作用、信息交流、活动交往、位置交换的互动和互联,构建起评讲英语试卷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发挥了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作用。
  
  收稿日期:2010-10-20
其他文献
生物学科在初中两年结业,在众学科中它属于辅科。以前,生物结业考试成绩都是作为升高中的资格参照,而课程改革给初中生物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生物已纳入中考学科,如何进行复习应考,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呢?这是初二生物教师面临的问题。初中生物中考大约二个半月的总复习时间,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将生物知识落实到位,将生物知识合理有效整合, 又能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有效组织学生复习备
期刊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两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和过去的得更早熟、更敏感、更自
期刊
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创新式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背景,为他们创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促进他们在探索问题过程中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问题源于情境,问题情境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题教学法或谈话法。布鲁纳的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也主张创设问题情境,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問题情境中,经历对
期刊
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带有强制方法将成年人的规范模式压给学生。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颉颃。具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
期刊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象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象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象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這是《孔子游春》一课对于孔子教学的实录。这位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孔子他在教学生,又似乎不是在教。孔子投入了自己的真情与激情,唤起了学生的同样
期刊
1.流畅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  与流畅相背离的是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这是政治教师的大忌。
期刊
互动式教学是师生共同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形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实践能力和语文素质,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的“双边”教学活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挥潜能,学会合作和交往。让师生动起来,重在全员参与,从中体验、感悟,在感悟中发现、提高,让其具备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性发展的素质。有利于迅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谈此观点:  1.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
期刊
数学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学生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数学课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终结者。因此,计算题中计算的正确与否就显得龙为重要。  纵观整个计算题教学,无不是教师教会学生算理(或学生观察发现算理),学生利用公式,计算法则等去计算,但作业中总有或多或少的失误。  1.忽视运算符号  小学生小,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时往往出现把“
期刊
多年来,写作教学仅限于两节作文课,课上教师的指导也多重于写法、修辞、选材、立意等形式方面,却忽略了大量阅读、积累实践、厚积薄发方是写作的成功源头活水,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少、慢、差、费”。积重难返。阅读课虽然开设,却也只是形式上的摆设;学生少有阅读内容,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将阅读来的精华内化、吸收,没有培养强烈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素养难以深厚。近年来,我积极投身到写作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每课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已不再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不愿用,学生不愿做。课后思考与练习真的没有做的价值了吗?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它?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思考与练习的独特功能,其他习题不能取代  课后思考与练习不同于一般练习题,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练习题所不具有的功能,像补充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