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1与NRT1.1B基因的遗传互作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来源 :作物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一直是水稻遗传改良攻关的重点方向.直立穗等位基因dep1及籼稻等位基因nrt1.1b均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因此,阐明DEP1与NRT1.1B基因的互作关系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对培育氮高效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携带不同DEP1与NRT1.1B基因型组合的重组自交系为供试材料,在低、中及高氮条件下(分别记为LN、MN和HN),分析了DEP1与NRT1.1B基因间不同的遗传互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氮素条件下,基因型组合dep1/nrt1.1b具有最大的氮素收获指数;LN条件下,nrt1.1b基因有利于提高氮索利用效率,在MN和HN条件下dep1基因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携带dep1基因株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升,其产量均值显著高于其他株系,而NRT1.1B基因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鸡群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鸡群而发病,临床上产蛋鸡和育成鸡多发.近年来,鸡传染性鼻炎呈新的流行特点,传播速度更快,危害更大,病鸡生长发育停滞、开产延迟及产蛋率显著下降,尤其是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时,增加了鸡场死淘率,给养殖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论述了夏季鸡传染性鼻炎流性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为防控该病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参考.
鸡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皮肤、黏膜等上皮组织角质化、夜盲症、眼干燥症和生长停滞为问题.体质变弱,易继发其他疾病,严重者还会造成死亡.文中分析了鸡维生素A缺乏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独特的化学多样性赋予它多种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生物活性.我国园艺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所蕴含的天然产物是值得深入研究与利用的资源宝库.本文主要围绕我国主要园艺植物天然产物的鉴定挖掘、分离纯化及其活性评价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归纳了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我国主要园艺植物天然产物的深度挖掘利用、活性物质分离效率的提高以及评价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从而推进未来我国园艺植物天然产物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为探究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lated flavone,PMF)在宽皮柑橘果皮、果肉、叶片中的分布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39份宽皮柑橘种质果皮、果肉、叶片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PMFs)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在不同种质中种类与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PMFs含量在不同种质间有显著差异.39份材料的果皮中总PMFs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5.81~3660.94 mg/kg(以鲜质量计,下同),果肉中总PMF
本研究针对曝气方式各异的A(底部曝气)、B(中心曝气)、C(四周曝气)3套堆肥反应器,在空载状态下考察了外环境温度、曝气速率、曝气部位和搅拌操作对堆肥反应器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负载模拟物料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条件均会对内部温度场分布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加大反应器内温度差.当曝气速率为0.75 m3/h时,供试的3套反应器内部温度场分布较均匀,但C反应器温度场优于A和B反应器.综合来看,0.75 m3/h的曝气速率、四周曝气是较利于温度场分布的曝气策略.本研究通过优化
为了解析并纯化不同种类柑橘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比较不同品种柑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选取\'玉环文旦\'(柚类)、\'胡柚\'(葡萄柚类)、\'伦晚脐橙\'(甜橙类)、\'代代\'(酸橙类)、\'椪柑\'(橘类)和\'瓯柑\'(柑类)等代表性品种,建立各品种主要抗氧化物质的分段分离方法和高纯度纯化体系,并对从中提取的分别富含黄酮、黄烷酮及多甲氧基黄酮的3个分段产物和15个纯化单体进行体外化学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表明:6个柑橘品种的不同分段产物及纯化单体的化学
为研究甘肃省嘉峪关市主要酿酒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本研究联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对供试土壤中铜(Cu)、锌(Zn)、铬(Cr)、镍(Ni)、铅(Pb)、砷(As)、镉(Cd)和汞(Hg)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元素在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明显异质性,且Cr在研究区内已有轻度积累的迹象.对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各元素(除Cd外)含量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其高值区主要位于嘉峪关工业区及酒泉钢铁集团的东北部,以及
猪肚菌(Clitocybe maxima)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珍贵高温食用菌.本实验以新鲜猪肚菌为原料,通过对基本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含量的检测,探究并评价猪肚菌的菌伞、菌柄和菌根部位的食用价值.基于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评价猪肚菌不同部位的滋味和气味差异,为猪肚菌风味研究提供实验与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猪肚菌菌伞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菌柄总糖含量最多,菌伞的氨基酸组成最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
为降低作物可食部的重金属含量,实现中轻度污染农田安全利用,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离子拮抗型叶面调理剂的作用效应及优选的调理剂对水稻安全生产的影响.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叶面调理剂在2个试验点均有明显的降镉(Cd)增产作用,其中以喷施多元复合叶面调理剂降低稻米Cd含量的效果最佳,2个试验点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13.0%和14.5%.进一步通过田间大区试验比较叶面喷施该多元复合调理剂对浙江东部7个主栽水稻品种产量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发现,喷施该叶面调理剂可增产8.2%~10.8%,糙米C
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调整种植结构、丰富人们膳食和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育成绿豆品种141个,育种手段实现了从农家品种提纯复壮、优异品种引进、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到杂交选育的转变,解决了绿豆品种中存在的生育期长、蔓生倒伏、产量低、抗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以来,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合,使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绿豆产业出现了种植面积先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