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企业应该像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企业。在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的同时,企业还要尊重投资者、尊重员工,对社会负责。”日前,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评委专家之一、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如此感慨道,“可是现在,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其唯一的关注点就是业绩。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对一个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就需要将其业绩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股东的回报等方面结合起来考量。”
对此,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多位评委专家提到,很多上市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方面做得不够。但是,企业社会责任同样也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在《投资者报》主办的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过程中,评委专家们希望将业绩优良且社会责任做得好的公司筛选出来,公诸于众,并给坏公司以警醒。
多数上市公司忽视社会责任
在当前“业绩为王”的时代,上市公司过分关注自身经营情况,从而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盲点”。不管是上市公司自己还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本身,他们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都有限。这也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忽视了社会责任这一内容。
上市公司年报奖评委专家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学系主任王秀丽教授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从其对上市公司年报的研读来看,有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有企业社会责任这部分内容,有的则没有,即使有,做得也不是很详细。
王秀丽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证监会要求的自愿披露和鼓励披露的部分。对上市公司来说,应该重视这一部分内容。
王秀丽认为,上市公司年报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太少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软肋。比如有的企业自身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多,即使愿意披露,也没什么可说的。同时,上市公司在主观意识上也不重视这部分内容,觉得这不会像公司业绩那样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其实,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没被要求强制披露,但是国外的公司做得比较到位。”王秀丽因此建议,“对于国内而言,监管层需要在这方面做好引导,为了让上市公司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监管层应该在这方面适度采取强制性措施。如果完全靠企业自觉,那还需要很长时间。
将社会责任列入综合评价体系
“好的企业应该很正直。”李大霄说,好的企业在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应尊重社会,尊重员工。可是现在上市公司唯一的关注点就是业绩。其实,对一个企业综合的评价,还需关注其社会责任、股东回报等。
“企业不应只把业绩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一味追求创造更多的财富。企业做好业绩的同时,还要从环保、善待员工、善待股东等方面做好。”李大霄说。
另外一位评委专家、君睿信企业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炜则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剖析。
王炜说,首先,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上。上市公司应是行业的领先者,在产品质量以及行业规范上,应该做得比较好的。但在这方面,目前上市公司整体做得不够好。比如一些食品类上市公司出现不少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对社会公益的贡献上,不过现在看来企业做得非常少。很多上市公司的环保做得非常不到位。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还体现在对投资者的责任上。从年报的角度看,这就要求公司管理层要诚实地披露公司的信息。而现在看来,上市公司年报粉饰过多,许多都没有将企业的实质性关键内容阐述,比如企业的管理难点等等。
李大霄表示,其实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做得好的企业筛选出来,公诸于众,同时把做得不好的公司揭露出来,提醒投资者当心。
员工关系关注度差
除了企业的外部社会责任做得不是很好外,企业对内部员工的发展规划做得也不到位。
“员工关系发展也做得不是很好”。王秀丽教授在研读上市公司年报后直言不讳,很多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都很欠缺。
王炜也表示,公司除了对社会的贡献,对小股东的责任外,同样非常需要对员工的关注。按照国际标准,国内上市公司在员工关系方面处理得相对比较差。从利润结构上看,员工是为企业生产利润、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因此,公司应该非常重视员工关系的处理。但是从上市公司的年报看,公司对员工薪酬考量,员工自身成长,以及员工培训发展等方面做得都不够好。
李大霄表示,从上市公司年报看,只披露了员工薪酬和高管薪酬。至于公司如何对待员工、公司应该对员工行使多少责任等都缺乏详细的指标。
李大霄认为,应该有一些明确清晰的指标,把这些内容细分出来、提出来。然后进行详细地评价,再从制度层面保障。
在他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部分对整个企业非常重要。从监管制度上,应该用更清晰的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
与王秀丽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李大霄认为监管层可以从制度层面想办法来鼓励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
对此,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多位评委专家提到,很多上市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方面做得不够。但是,企业社会责任同样也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在《投资者报》主办的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过程中,评委专家们希望将业绩优良且社会责任做得好的公司筛选出来,公诸于众,并给坏公司以警醒。
多数上市公司忽视社会责任
在当前“业绩为王”的时代,上市公司过分关注自身经营情况,从而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盲点”。不管是上市公司自己还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本身,他们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都有限。这也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忽视了社会责任这一内容。
上市公司年报奖评委专家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学系主任王秀丽教授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从其对上市公司年报的研读来看,有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有企业社会责任这部分内容,有的则没有,即使有,做得也不是很详细。
王秀丽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证监会要求的自愿披露和鼓励披露的部分。对上市公司来说,应该重视这一部分内容。
王秀丽认为,上市公司年报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太少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软肋。比如有的企业自身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多,即使愿意披露,也没什么可说的。同时,上市公司在主观意识上也不重视这部分内容,觉得这不会像公司业绩那样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其实,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没被要求强制披露,但是国外的公司做得比较到位。”王秀丽因此建议,“对于国内而言,监管层需要在这方面做好引导,为了让上市公司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监管层应该在这方面适度采取强制性措施。如果完全靠企业自觉,那还需要很长时间。
将社会责任列入综合评价体系
“好的企业应该很正直。”李大霄说,好的企业在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应尊重社会,尊重员工。可是现在上市公司唯一的关注点就是业绩。其实,对一个企业综合的评价,还需关注其社会责任、股东回报等。
“企业不应只把业绩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一味追求创造更多的财富。企业做好业绩的同时,还要从环保、善待员工、善待股东等方面做好。”李大霄说。
另外一位评委专家、君睿信企业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炜则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剖析。
王炜说,首先,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上。上市公司应是行业的领先者,在产品质量以及行业规范上,应该做得比较好的。但在这方面,目前上市公司整体做得不够好。比如一些食品类上市公司出现不少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对社会公益的贡献上,不过现在看来企业做得非常少。很多上市公司的环保做得非常不到位。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还体现在对投资者的责任上。从年报的角度看,这就要求公司管理层要诚实地披露公司的信息。而现在看来,上市公司年报粉饰过多,许多都没有将企业的实质性关键内容阐述,比如企业的管理难点等等。
李大霄表示,其实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做得好的企业筛选出来,公诸于众,同时把做得不好的公司揭露出来,提醒投资者当心。
员工关系关注度差
除了企业的外部社会责任做得不是很好外,企业对内部员工的发展规划做得也不到位。
“员工关系发展也做得不是很好”。王秀丽教授在研读上市公司年报后直言不讳,很多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都很欠缺。
王炜也表示,公司除了对社会的贡献,对小股东的责任外,同样非常需要对员工的关注。按照国际标准,国内上市公司在员工关系方面处理得相对比较差。从利润结构上看,员工是为企业生产利润、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因此,公司应该非常重视员工关系的处理。但是从上市公司的年报看,公司对员工薪酬考量,员工自身成长,以及员工培训发展等方面做得都不够好。
李大霄表示,从上市公司年报看,只披露了员工薪酬和高管薪酬。至于公司如何对待员工、公司应该对员工行使多少责任等都缺乏详细的指标。
李大霄认为,应该有一些明确清晰的指标,把这些内容细分出来、提出来。然后进行详细地评价,再从制度层面保障。
在他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部分对整个企业非常重要。从监管制度上,应该用更清晰的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
与王秀丽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李大霄认为监管层可以从制度层面想办法来鼓励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