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本科生导师制推行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顺畅交流、关心学生成长的途径,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学风,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就业、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在阐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专业化 实效性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本科生導师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顺畅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就业、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目的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最早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20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率先在美国推行了导师制,其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纷纷效仿;2002年10月,北京大学开始在新入学的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随后,浙大、哈工大也相继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1]。
目前,各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内容多样,各有千秋,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中体现的积极作用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一是促进专业学习。导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进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二是拓宽知识领域。利用导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门课程之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选修相关课程;三是设计培养计划。导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特长,规划设计特性培养计划,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四是帮助实践创新。丰富了学生科研、实践的载体,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指导就业择业。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指导与教育,还可以重点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专门指导。
二、本科生导师制推广现状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内还是一项新事物,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就本校试行的情况看,本科生导师制在推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尚存误区
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实行导师制的实质与特点认识不清,不能科学地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本科生导师辅导方案。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把课堂授课与指导学习人为地割裂开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已的事;做兼职本科生导师,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会对自己原有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影响,因而不愿承担这项工作。还有的同学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学校在赶潮流、追形势、走过场,不能发挥很强的实效作用,因此也没有积极地配合学校和导师。
(二)师生比例略显失衡
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看,导师数量成为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公平,为所有学生都安排了导师,这种方式直接导致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过多而难以保证质量,达不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有的导师要负责两、三个班级学生的指导工作,负担比较重,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导师还要带研究生,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导师们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本科生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指导。由于导师数量不足,其工作量越来越大,导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也就越来越少,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从目前导师制的实行情况看,明显缺少导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机制,导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也不够具体,奖惩制度还不完善,综合评定与业绩考核的工作还不到位,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导师太忙,学生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少,沟通少,导师对自己的情况了解不够,掌握不多,也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缺少沟通和学校宣传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的具体职责也不是很清楚,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寻求有效帮助。
(四)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本科生导师要承担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比其他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却与他们的工作付出不成正比,本科生导师的报酬相对来说普遍偏低甚至没有,工作量大、报酬少,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现有的导师队伍不够稳定,许多人不愿继续担任导师工作,即使是学校从制度安排上规定一些老师担任了本科生导师,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敷衍、应付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发展。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教师一般只注重教学与科研,忽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认为育人的职责主要由专职辅导员承担,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下交流较少,使得教书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教学效果[2]。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科生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少数继续深造外,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入社会,直接成为社会生产的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导师制的专业性特点,直接决定了其指导学习、提高技能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专业创新能力。由于本科生导师都是由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师担任,因此导师既能通过课堂群体教学方式传授专业知识,也可以在课下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包括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与答疑;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设计大赛、创新性实验等,以此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使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开发他们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学习重点是不一样的,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主要是基础课的学习,而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技能的提高。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各异,因此学生对导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新生入学后,需要导师向他们介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进入高年级后,需要导师帮助他们了解专业细分方向和专业选修课概况,了解各课程之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便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愿望和兴趣爱好选择方向。导师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是全程式的,辅导时间横跨本科学业的四年,尤其是大三和大四的专业课学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职能。
(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就业指导
本科生导师作为专家型、研究型的教育者,能够在学生就业、择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导师可以向所指导的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行业发展态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笔者工作的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针对不同的专业,导师们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确了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这些岗位要覆盖整个汽车行业,比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汽车及新能源、交通运输组织规划及管理、汽车销售与服务、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等多个领域。导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择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基于导师在各自领域的社会关联性,通过工作和科研,可以从外界获知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此外,导师基于对所带学生的深入了解,可以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所选择的工作、薪水和待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选择的职业,从心理辅导的角度,教育学生如何摆正心态,客观评估自己。
四、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方法研究
任何一项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大多数高校还属于新生事物,亟待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使其日益完善,推进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
(一)完善選聘机制
完善选聘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前提。只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辅导任务。一是要明确选聘机构,由作为聘用单位的学校或所属院系组织在教学、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选聘委员会。二是要明确选聘标准,选聘标准的质量直接决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发挥,要从能力、水平、经验、师德等多方面制定细则,进行综合考虑。受聘作为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治学严谨,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的内涵,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能够做出有益的指导。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有利于选拔优秀教师加入到本科生导师队伍中来,提高本科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本科生导师队伍,防止本科生导师过于频繁地更换,从而保证本科生指导工作的延续性。
(二)完善培训机制
完善培训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基础。本科生导师需要在大学学业四年对所带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对导师自身能力较以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的老师一直从事专业教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有的老师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在本专业其他领域的理论基础还显薄弱。基于以上问题,应该建立并完善导师培训机制,一是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制定前应广泛征求本科生的意见,使培训内容与本科生的指导需求相结合,与导师的继续教育需求相结合;二是注重提高导师的综合能力,导师除了原有的专业领域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更多、更广的课外辅导任务,其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成为必要。高校应注重提高本科生导师的专业指导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努力使本科生导师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动力。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任何领域、任何工作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担任本科生导师,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工作、学习、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建立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这部分教师会对自己所付出劳动得到应有肯定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和实效性的发挥。一是学校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进行量化,发放相应的工作津贴;二是可以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对担任本科生导师并考核成绩较好的教师优先予以考虑;三是要设立本科生导师专项评优制度,对在本科生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四是建立合理的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定期考核,对没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教师及时调整,对实效作用不强的辅导计划及时完善。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师生沟通为基础,不断探索创新,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 俞燕. 以导师制为平台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人才培养.2011(7)3.
[2] 崔恒义,张成年. 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1).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专业化 实效性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本科生導师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顺畅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就业、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目的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最早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20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率先在美国推行了导师制,其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纷纷效仿;2002年10月,北京大学开始在新入学的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随后,浙大、哈工大也相继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1]。
目前,各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内容多样,各有千秋,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中体现的积极作用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一是促进专业学习。导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进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二是拓宽知识领域。利用导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门课程之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选修相关课程;三是设计培养计划。导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特长,规划设计特性培养计划,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四是帮助实践创新。丰富了学生科研、实践的载体,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指导就业择业。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指导与教育,还可以重点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专门指导。
二、本科生导师制推广现状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内还是一项新事物,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就本校试行的情况看,本科生导师制在推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尚存误区
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实行导师制的实质与特点认识不清,不能科学地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本科生导师辅导方案。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把课堂授课与指导学习人为地割裂开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已的事;做兼职本科生导师,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会对自己原有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影响,因而不愿承担这项工作。还有的同学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学校在赶潮流、追形势、走过场,不能发挥很强的实效作用,因此也没有积极地配合学校和导师。
(二)师生比例略显失衡
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看,导师数量成为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公平,为所有学生都安排了导师,这种方式直接导致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过多而难以保证质量,达不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有的导师要负责两、三个班级学生的指导工作,负担比较重,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导师还要带研究生,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导师们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本科生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指导。由于导师数量不足,其工作量越来越大,导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也就越来越少,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从目前导师制的实行情况看,明显缺少导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机制,导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也不够具体,奖惩制度还不完善,综合评定与业绩考核的工作还不到位,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导师太忙,学生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少,沟通少,导师对自己的情况了解不够,掌握不多,也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缺少沟通和学校宣传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的具体职责也不是很清楚,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寻求有效帮助。
(四)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本科生导师要承担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比其他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却与他们的工作付出不成正比,本科生导师的报酬相对来说普遍偏低甚至没有,工作量大、报酬少,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现有的导师队伍不够稳定,许多人不愿继续担任导师工作,即使是学校从制度安排上规定一些老师担任了本科生导师,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敷衍、应付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发展。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教师一般只注重教学与科研,忽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认为育人的职责主要由专职辅导员承担,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下交流较少,使得教书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教学效果[2]。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科生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少数继续深造外,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入社会,直接成为社会生产的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导师制的专业性特点,直接决定了其指导学习、提高技能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专业创新能力。由于本科生导师都是由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师担任,因此导师既能通过课堂群体教学方式传授专业知识,也可以在课下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包括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与答疑;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设计大赛、创新性实验等,以此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使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开发他们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学习重点是不一样的,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主要是基础课的学习,而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技能的提高。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各异,因此学生对导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新生入学后,需要导师向他们介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进入高年级后,需要导师帮助他们了解专业细分方向和专业选修课概况,了解各课程之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便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愿望和兴趣爱好选择方向。导师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是全程式的,辅导时间横跨本科学业的四年,尤其是大三和大四的专业课学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职能。
(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就业指导
本科生导师作为专家型、研究型的教育者,能够在学生就业、择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导师可以向所指导的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行业发展态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笔者工作的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针对不同的专业,导师们可以让学生逐渐明确了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这些岗位要覆盖整个汽车行业,比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汽车及新能源、交通运输组织规划及管理、汽车销售与服务、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等多个领域。导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择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基于导师在各自领域的社会关联性,通过工作和科研,可以从外界获知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此外,导师基于对所带学生的深入了解,可以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所选择的工作、薪水和待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选择的职业,从心理辅导的角度,教育学生如何摆正心态,客观评估自己。
四、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方法研究
任何一项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大多数高校还属于新生事物,亟待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使其日益完善,推进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
(一)完善選聘机制
完善选聘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前提。只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辅导任务。一是要明确选聘机构,由作为聘用单位的学校或所属院系组织在教学、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选聘委员会。二是要明确选聘标准,选聘标准的质量直接决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发挥,要从能力、水平、经验、师德等多方面制定细则,进行综合考虑。受聘作为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治学严谨,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的内涵,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能够做出有益的指导。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有利于选拔优秀教师加入到本科生导师队伍中来,提高本科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本科生导师队伍,防止本科生导师过于频繁地更换,从而保证本科生指导工作的延续性。
(二)完善培训机制
完善培训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基础。本科生导师需要在大学学业四年对所带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对导师自身能力较以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的老师一直从事专业教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有的老师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在本专业其他领域的理论基础还显薄弱。基于以上问题,应该建立并完善导师培训机制,一是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制定前应广泛征求本科生的意见,使培训内容与本科生的指导需求相结合,与导师的继续教育需求相结合;二是注重提高导师的综合能力,导师除了原有的专业领域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更多、更广的课外辅导任务,其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成为必要。高校应注重提高本科生导师的专业指导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努力使本科生导师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实效性的动力。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任何领域、任何工作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担任本科生导师,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工作、学习、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建立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这部分教师会对自己所付出劳动得到应有肯定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和实效性的发挥。一是学校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进行量化,发放相应的工作津贴;二是可以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对担任本科生导师并考核成绩较好的教师优先予以考虑;三是要设立本科生导师专项评优制度,对在本科生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四是建立合理的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定期考核,对没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教师及时调整,对实效作用不强的辅导计划及时完善。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师生沟通为基础,不断探索创新,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 俞燕. 以导师制为平台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人才培养.2011(7)3.
[2] 崔恒义,张成年. 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