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产生美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见花开花落的声音,我看到繁华落尽只在无人的山间。生命是一种仰望的姿态,万物都有它的“人生轨迹”。原本平行的两条线,不应该被强行交汇,而应该互不干扰地延伸下去。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听,那教学楼里,清新爽朗的读书声飘到了耳畔,匀称的节奏,没有一丝的杂音。我暗自抬头,环顾四周,同学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
  看,那窗外,枫叶在飒飒作响,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互相追逐着,喧闹声透着勃勃生机。它们带来了秋天的消息,它们是登上秋天这个航班的第一批旅行者。
  哦,不远处,菊花那淡黄色的小脑袋害羞地躲在叶子后面,散发出一阵芳香,但并不张扬。只是轻轻一缕,不与群芳争艳,只待秋天到来,群芳凋零,独自跳跃在枝头,与自然融为一体。
  虽说,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但是背离了方向,则再无美。每天的跑步成了高三学生的一大“烦恼”,说它是烦恼,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女生来说,踏着轻快的步伐起跑,口中喊着响亮的口号,看似轻松,而到了终点,却是气喘吁吁,昏天黑地,腿怎么也抬不起来,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假想,我此刻若停下脚步,班级的队伍不再完整,原本充斥着的和谐美,无疑要被破坏。去年的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一位男同学在走方阵时,不小心把一只运动鞋走掉了,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不给班级抹黑,他毅然前行,全然不顾脚下僵硬的跑道锥刺着他的双脚。事后,校长通过学校老师见到了这位同学。在与校长交谈时,他面带微笑地说:“其实脚还是有一点疼痛的,但为了整体的效果,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不让原本整齐划一的队伍显得凌乱,我还是选择了坚持。”
  我为他鼓掌,也许有时候我们不能够创造太多的美,但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只要每个人都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会增添许多美。恰如一位钢琴家正在弹奏一首曲子,此刻突然出现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尽管很轻,也会使原本美妙的意境遭到破坏。
  生活并非是一路平坦,但我愿意顺从本心,不失本心,融入万物之境,实现自身之美,见证和谐之美。
  ■
  内容:本文从生活中的感触出发,写了应遵从团队的纪律,守护团队的和谐之美。立意新鲜独特,题材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故本项评19分。
  表达:文章表达流畅,语言优美,最后的点题之笔,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故本项评19分。
  发展等级:本文以小见大,从平凡小事中生发出大道理,引人深思。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同步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苏格拉底说:“我试图说服你们每个人不要更多地考虑实际利益,而要更多地关心道德的完善,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公共利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第一则材料是《大学》中的一段话,强调明德、治国、齐家、修身等,第二则材料是苏格拉底的话,强调一个人应该关心个人的心靈安宁与道德完善,关心国家与公共利益。两则材料都指出了个人修养与国家、集体、公共利益间的关系。审题立意中二者兼顾最佳,如“修心正己,报效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单写一面也可,如“提升个人修养”“完善道德”“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爱国、忧国”等,当然前者立意会优于后者。偏题、跑题的如:诚信、坚守个性、心态、细节、从小事做起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枚果实孕育了三粒种子。果子成熟了,外壳开裂,它们要寻找各自的生活道路了。
  第一粒种子选择了高崖的缝隙,它顽强地发芽生根成长,最终长成一棵树,咬定青山,独立崖壁,令人惊叹感奋,诗人把它写成励志诗篇。
  第二粒种子选择了平原沃野的大路边,它同样发芽生根成长,终于长成一棵树,撑开了一片巨大的绿荫,为过往的行人搭起了一个天然的帐篷。
  第三粒种子随随便便地选择了一户人家的墙缝,它同样发芽生根成长,终于把这户人家的墙撑开了一条裂缝,后来裂缝越来越大,墙体变形、倾斜,最终墙倒了,树也倒了,还伤了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本则材料中,三粒种子选择了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据此推及人生,有以下几种参考立意:“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價值”“人在不同的位置,产生了不同的价值”“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人生价值取决于道路选择”“不同的环境决定不同的人生”等。
其他文献
跑题是写作时的致命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看看常见的跑题类型有哪些,如何才能避免跑题。  常见的跑题类型有:  1.偷天换日,鱼目混珠  如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材料中的关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诗意的怀念,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来自未来世界的美好呼唤和对历史的应答。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当我们面对生活怀有一颗诗意之心时,我们的内心一定会怀念一个人或一段动人的故事,也可能只是一首歌,一个地方,或者是美好的一瞬间。  请以“怀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写出真情;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
期刊
看新闻,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件事:80后夫妻睡一张床,恨不能头挨着头、脸擦着脸,却常在微信里互道晚安。媒体还报道了聚餐时大家各自玩手机的状况,身在桌边,心在天边。最后总结出一个病叫“现代交流症”。言下之意,手机把现实感情冲淡了。  我曾经写过一首叫《游戏》的打油诗:“手机游戏玩不休,三更灯火五更油。春花秋月手中过,熬得青丝成白头。”夫妻同床,却用微信互道“晚安”,有意思吧。父母手里拿着手机打游戏,刷微
期刊
“嘿哟呵啊,加把劲啊——”周末,我骑着车往家赶,老远就听到了铿锵有力的号子声。走近一看,一辆卡车停在路中间,一根长木板从车上搭下来,两个男子喊着号子将水泥从车上抬下来。他们要干吗?寂静的乡村小路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正疑惑着,怪老头王爷爷出现了。说他怪,是因为他对孩子特别好;对大人,特别是有钱人态度冷漠。  王爷爷告诉我,宋家大儿子打算出资修路,他们是被请过来帮忙的。  王爷爷随手撩起挂在脖
期刊
金陵古城,  矗立着伤痕累累的墙,  那墙上的点点弹痕,  记录了日寇气焰的嚣张;  秦淮碧河,  环绕着伤痕累累的城,  那河中的片片残骨,  控诉着日寇铁蹄的猖狂。  浩浩的長江,  吞吐着日月星光,  将所有的伤口,  抚平清创;  辉映的日月,  照耀着悠悠长江,  让一切痛苦,  渐渐淡忘。  那欸乃的桨声,  不再像当年一样慌张,  祥和的景象,  叹息着岁月的烽火迷茫;  那激越的古
期刊
【解题技巧】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80年代起,高考语文就出现了要求写“大”“小”作文的题型。随着微信、微博的兴起,近年的高考题又出现了微写作。究其本质,它其实就是上述“小”作文的延续。微写作一般是根据社会现象和教学内容设题,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说明、抒情,字数大致在200字以内。笔者首先谈談如何进行议论性文字的微写作。  虽然是微写作,但文章在内容、结构等方面也应当完整。一段完整的议论,一般应当
期刊
【写作指导】  “丰富”是对文章内容的高标准要求,包括材料丰富、形象丰满和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指文章使用材料种类多、内容充实,血肉丰满。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合生活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整合归类,就会发现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2)借鉴课本、范文、名著。课本上学过的知识都可以被整合到笔下。同时,可以从平时阅读过的范文中,寻找与当
期刊
“现代交流症”一词甫出,立刻引发强烈共鸣。网络时代,谁还没点“时代病”?连老年人都天天抱着手机玩微信,何况是感情丰富且无处寄托的年轻人?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普罗大众都是病人,有点夸张了,不妨淡定一些。  “现代交流症”不是新词,“网瘾”“宅×”“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社交焦虑症”等都有其影子。短短20年,我国互联网一日千里,如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无法想象。这是一场有关人类生产、生活与思维的大变革
期刊
黄昏下,云海的景象很美很美,那蔓延到天边的云似乎可以将地面的嘈杂声一层一层地过滤掉。一片宁静中,只有渐变的天色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但夜幕下的城市并不安宁,那闪烁的灯光正如灯下人们张张合合的嘴,令人眩晕。  人们常说,语言是上天赐给人类珍贵的礼物。在一切事物飞速发展的今天,显而易见,人们太过钟爱这份礼物。不断碰撞的齿,快速翻合的唇,喋喋不休的嘴,加之令人眼花缭乱的手势,人生的舞台上拥挤着太多太多的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华师大版《一课一练》走出国门  材料一  据《解放网》报道,上海学生熟悉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了。昨天,记者向华东师大出版社核实,《一课一练》数学分册英国版已经在翻译中,有望于今年暑期出版。而出《一课一练》英国版分册的起因,则是上海学生在全球PISA中取得的好成绩,让英国教育界决意“取经”。  近年来,虽然反思中国应试教育的声音依然不时传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