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快速发展,从多维角度评价与检测其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課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从三维教学目标选择评价与检测的内容、评价与检测的方法,以及确立评价与检测的标准,旨在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与检测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与检测。“检测”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或测量,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本研究旨在对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一般方法进行分析,从三维角度来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方法,以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与检测。
一、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一般方法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实施课堂教学目标前的一种前馈,是指在学期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运用查阅学生学习档案,或向班主任和学生个别了解、访谈、测试等方法来诊断学生认知和情感领域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进行诊断性评价。教师在进行诊断性评价之后,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入学后的思想教育,抓好课前的预习等,这些都是情感和认知前提的补偿措施。
2.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被称为形成性评价。它以反馈——矫正为核心,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反馈信息,对照最初用以实施的教学计划来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矫正,不仅可以用来检查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还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它有课堂级形成性评价、单元级形成性评价、学段级形成性评价三个层次。
3.总结性评价
与形成性评价不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例如,学期期末进行的考试或考核就是这类评价。它对照预期的教学目标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教师对没有达标的学生采取矫正措施,争取使这部分学生达标。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与检测方法标准
由于智能本身就是多维的,我们不能只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这一个方面来考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也需要是多维的,学生在这样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多角度地发展智能。
1.从三维教学目标选择评价与检测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师在设计当堂检测的内容与形式时,要全面考虑的三维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关注那些更有价值但难以检测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当堂检测的评价、指导、促进功能。从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测评系统,分别是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综合三维教学目标,首先,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评价,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程度、学习方法的优良以及学习效果的高低来进行测评;接着,在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对学生制作的成果进行展示,从成果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然后,从知识与技能维度选择,可以对学生进行单元测验,从单元测验的结果可以测评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最后,就是对学生的作品集进行测评了,依据一段时间学生的作品以及完成的效果,可以看出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过程,检测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阶段性评价包括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学期综合评定,通过阶段性的测评,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效果。总结性评价在学生学段结束时进行,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效。以上就是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选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测评内容。
2.从三维教学目标确立评价与检测的标准
评价与检测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我们通常认为这取决于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关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和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度出发,确立一堂信息技术课评价与检测的标准,可以从对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对达成三维教学目标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三个方面人手。在对过程进行评价时,评价着重于课堂任务的设计与使用,从教与学两个层面的表现来获得目标达成程度的评价证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可以用体现教学目标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从而了解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
本评价标准体系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起始、过程、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学设计的质量。对颇多资料的融合,确定了以下评价与检测的标准。如表所示
以上标准的权重分别是定标(20)分、达标(10)分、检标30分,总分60分,根据教学设计达成度相应扣分,使评价量表的操作性加强,使测评更客观公正。
三、三维教学目标选择评价与检测的方法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品创作和综合应用是信息技术评价方法体系四个主要的方面。教师在测评过程的不同阶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重点选择合适的测评方法。
概念测评法:学习信息技术应该识记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该测评主要采用的是客观题题库测评的方式,即题目是按照学习阶段来进行分类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不同的分类测评。当题库中题量不断增大时,这种方式可采用网上测试的形式,一方面能使不同测试中试题的重复率低,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体现测评过程的客观性、结果的准确性,以确保有效地达到目的。
基本技能测评法:这种方法是对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熟练程度进行评价。其重点是在实际操作时要求学生操作熟练,既要保证操作的正确和可行,还要保证效率高且错误少。因此,在测评中要用一个测评过程反映出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程度,以此来激励学生。
创作能力测评法:这种方法旨在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学科重点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创作能力。在测评时可以随着学习不同的工具软件分别进行测评。例如,学习如何使用画图软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上机自己创作一幅心中的美景,可搭配优美文字。实践中,学生们的作品多种多样,有的采用文字下面配有底图的方式,有的作品却意味深长。这也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之后应用它去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综合应用能力测评法:这种测评法重点检测的是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师教完运用word文档学习连环画的制作方法后,可以通过要求学生用自制的连环画,在全班就自己的故事主题进行演说的方式来进行测评。需要注意的是,测评是对学生的整个讲解过程进行评定,学生的作品仅仅是作为演说的工具。在测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评价标准,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讲,按照评价标准为讲演者打分,这样一来,在评分的过程中也可以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它要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因为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同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与检测。“检测”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或测量,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本研究旨在对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一般方法进行分析,从三维角度来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方法,以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与检测。
一、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与检测的一般方法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实施课堂教学目标前的一种前馈,是指在学期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运用查阅学生学习档案,或向班主任和学生个别了解、访谈、测试等方法来诊断学生认知和情感领域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进行诊断性评价。教师在进行诊断性评价之后,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入学后的思想教育,抓好课前的预习等,这些都是情感和认知前提的补偿措施。
2.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被称为形成性评价。它以反馈——矫正为核心,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反馈信息,对照最初用以实施的教学计划来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矫正,不仅可以用来检查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还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它有课堂级形成性评价、单元级形成性评价、学段级形成性评价三个层次。
3.总结性评价
与形成性评价不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例如,学期期末进行的考试或考核就是这类评价。它对照预期的教学目标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教师对没有达标的学生采取矫正措施,争取使这部分学生达标。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与检测方法标准
由于智能本身就是多维的,我们不能只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这一个方面来考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也需要是多维的,学生在这样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多角度地发展智能。
1.从三维教学目标选择评价与检测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师在设计当堂检测的内容与形式时,要全面考虑的三维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关注那些更有价值但难以检测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当堂检测的评价、指导、促进功能。从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测评系统,分别是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综合三维教学目标,首先,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评价,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程度、学习方法的优良以及学习效果的高低来进行测评;接着,在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对学生制作的成果进行展示,从成果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然后,从知识与技能维度选择,可以对学生进行单元测验,从单元测验的结果可以测评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最后,就是对学生的作品集进行测评了,依据一段时间学生的作品以及完成的效果,可以看出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过程,检测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阶段性评价包括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学期综合评定,通过阶段性的测评,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效果。总结性评价在学生学段结束时进行,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效。以上就是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选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测评内容。
2.从三维教学目标确立评价与检测的标准
评价与检测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我们通常认为这取决于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关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和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度出发,确立一堂信息技术课评价与检测的标准,可以从对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对达成三维教学目标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三个方面人手。在对过程进行评价时,评价着重于课堂任务的设计与使用,从教与学两个层面的表现来获得目标达成程度的评价证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可以用体现教学目标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从而了解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
本评价标准体系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起始、过程、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学设计的质量。对颇多资料的融合,确定了以下评价与检测的标准。如表所示
以上标准的权重分别是定标(20)分、达标(10)分、检标30分,总分60分,根据教学设计达成度相应扣分,使评价量表的操作性加强,使测评更客观公正。
三、三维教学目标选择评价与检测的方法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品创作和综合应用是信息技术评价方法体系四个主要的方面。教师在测评过程的不同阶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重点选择合适的测评方法。
概念测评法:学习信息技术应该识记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该测评主要采用的是客观题题库测评的方式,即题目是按照学习阶段来进行分类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不同的分类测评。当题库中题量不断增大时,这种方式可采用网上测试的形式,一方面能使不同测试中试题的重复率低,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体现测评过程的客观性、结果的准确性,以确保有效地达到目的。
基本技能测评法:这种方法是对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熟练程度进行评价。其重点是在实际操作时要求学生操作熟练,既要保证操作的正确和可行,还要保证效率高且错误少。因此,在测评中要用一个测评过程反映出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程度,以此来激励学生。
创作能力测评法:这种方法旨在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学科重点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创作能力。在测评时可以随着学习不同的工具软件分别进行测评。例如,学习如何使用画图软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上机自己创作一幅心中的美景,可搭配优美文字。实践中,学生们的作品多种多样,有的采用文字下面配有底图的方式,有的作品却意味深长。这也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之后应用它去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综合应用能力测评法:这种测评法重点检测的是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师教完运用word文档学习连环画的制作方法后,可以通过要求学生用自制的连环画,在全班就自己的故事主题进行演说的方式来进行测评。需要注意的是,测评是对学生的整个讲解过程进行评定,学生的作品仅仅是作为演说的工具。在测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评价标准,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讲,按照评价标准为讲演者打分,这样一来,在评分的过程中也可以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它要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因为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同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