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化学成分的演化

来源 :矿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09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泥石广泛存在于各种岩石和地质环境中 ,其化学成分的变化 ,可反映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本文采集了塔里木沉积盆地钻孔中样品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技术 ,探讨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 ,在埋藏成岩过程中 ,绿泥石的种类、结构式中的主要元素和埋藏深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的绿泥石类型主要为铁斜绿泥石 (辉绿泥石 )和铁镁绿泥石两类 ,随深度的增加 ,其在分类图上逐渐向Fe含量增多和Si含量减少的方向分布。绿泥石结构式中Si含量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AlⅣ 、Fe2 + 和Fe/(Fe+Mg)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显示 ,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 1 4 0~ 1 87℃ ,本研究地区的古地温梯度为 :3 1 .2℃ /km。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技术及性能,并对市场上销售的主流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了比较。
在台湾大学的牵头和推动下,台湾地区机构库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在台湾地区影响较大。文章主要分析了台湾地区机构库运行机制,包括宣传推广机制、技术保障机制、管理机制三部
中西方文化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水文化构成了中国人生态本性,而盐文化则造就了西方人的科学精神。水文化及盐文化各有千秋,特色鲜明,水文化具有通融性,强调以和为贵,而盐文化
本文根据煤田地质勘查资料和煤储层孔、裂隙及等温吸附测试结果,通过对不同煤级煤的等温吸附测试成果、含气性特征、储层压力特征及孔裂隙特征分析研究,阐述了煤的Langmuir体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但资料表明,我国有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到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所以,家长们
目的:探讨不同同伴依恋类型的中学生在社交网站的网络行为差异。方法:选取12~18岁中学生522人(男214人,女308人;高中生358人,初中生164人),采用儿童依恋调查表(AQ-C)和自编中
煤岩具有微孔—中孔—大孔—裂隙多重孔隙结构,中孔—大孔中的煤层气流动规律是连接微孔解吸和裂隙渗流的桥梁,是揭示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分阶段产出机理的关键环节。基于
本文分析了学术会议文献开放出版的优势,结合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学位论文、科技成果、ARP、科技期刊开放出版等数字资源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国科学院学术会议文献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