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方言词语考释五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方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1154)成果。
  摘 要:本文考证解释了五个武山方言词语,并力图找出它们的词源。
  关键词:武山方言;词语;考释
  作者简介:安仲宝(1964.9-),男,汉族,甘肃省甘谷县人,本科,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中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东连甘谷,南靠岷县、礼县,西接漳县,北邻陇西、通渭二县。武山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县境大部属豲道,洛门(落门)镇以东属冀县。东汉中平五年(188),析襄武、豲道地置新兴县,址设今县城西15公里新兴川(今广武坡西颉家门一带),属南安郡。后建制虽屡有变迁,但文化传承却从未中断,表现在方言中,就是武山方言中今天还保留着大量中古甚至上古汉语的一些语音、词语。今略举词语五例并加考释以示。
  1.敹
  音“聊”。缝缀。《书·费誓》:“善敹乃甲冑。”唐·孔颖达疏:“郑玄云:‘敹,谓穿彻之也。’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宋·蔡沈集传:“敹,缝完也。”《释文》:“敹,了雕切。”《新唐书·藩镇淄青横海传·程日华》:“敹甲训兵,利则出,无利则守。”《集韵·卷三·平声三·三萧》:“敹,怜萧切,《说文》:‘择也。’引《周书》‘敹乃甲胄。’”《类篇·卷九·攴部》:“敹,怜萧切,《说文》:‘择也。’引《周书》‘敹乃甲胄’。又离昭切。”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百三十三·补遗》“敹甲胄”注:“《周书》:‘善敹乃甲胄,敿乃干,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敹,缝完甲胄也。敿,犹系也。锻,淬也。砺,磨也。”章炳麟《新方言·释器》:“凡非绽裂而粗率缝之亦曰敹。”张慎仪《蜀方言》卷上:“粗略治衣曰敹。”
  2.疾发
  打发,排挤掉。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这几年转的俺丈人钱勾了,饭也吃饱了,心里要打伙儿把我疾发了去,要独权儿做买卖。”又第八十九回:“自因你呈风流,人多恼你,疾发你出去。”
  3.?
  音同“踏”,用臼状容器将东西捣碎。《说文·卷九下·石部》:“?,舂已复捣之曰?。从石沓声。”清·王筠句读:“沓者,重沓也,兼意。徒合切。”《广韵·卷五·入声·二十七合》:“?,徒合切,舂已复捣之为?。”《广雅·卷四·释诂》:“?,?,舂也。”《玉篇·卷二十二·石部》:“?,徒荅切,再舂也。”《集韵·卷十·入声下·二十七合》:“?,达合切,《说文》:‘舂已复捣之曰?。’”《类篇·卷二十七·石部》:“?,逹合切。《说文》:‘舂已复捣之曰?。’”《龙龛手鉴·卷四·石部》:“?,徒合反,舂?也。”明·岳元声《方言据》卷下:“脱粟之米再舂之令精曰?(徒合切),舂已复捣也。”明·张自烈《正字通·午集·石部》:“今俗,设臼以脚踏碓舂米曰?。”清·桂馥《札朴·卷九·乡里旧闻·乡音正字附·器具》:“碾轮曰?。”
  4.泥壁
  泥抹子(泥镘子)。朱仲禄《花儿选》:“铁匠打成的铁泥壁,尕木匠做下的椅子。”注:“泥壁,泥墙用的工具。”明·周祈《名义考·卷八·人部·杇镘》:“杇,《说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镘。’《增韵》:‘杇,涂镘器也,因谓涂镘为杇。’《论语》:‘粪土之墙不可杇也。’镘,《说文》:‘铁杇也。’徐氏曰:‘所以泥也。’亦作墁。《孟子》:‘毁瓦画墁。’杇与镘一也,即今泥壁。是以铁为之,画墁谓截止而不为镘也。”清·石成金《通天乐·除魇魅》:“于木瓦开工那晚起,莫与人知晓,密将木匠的斧凿、墨斗、画齿,瓦匠的铁瓦刀、泥鼻,放在无人处地下,把马桶口向下底在上,倒坎在木瓦匠家伙上过夜,早晨仍放原处。”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以为“泥鼻”为“泥瓦匠用以抹砖缝的工具”,今以周祈《名义考》及各地方言(泥抹子,甘肃、青海、宁夏和云南临沧叫“泥壁”,山西临汾叫“泥皮”,陕西宝鸡叫“泥比”。俱见《汉语方言大词典》)考之,许氏误。
  【仲宝按】以泥塈茨为“杇(圬)为“镘”,用以塈茨之工具亦得称“杇”称“镘”。所谓“塈茨”,即以泥镘墙壁(甘谷方言谓之为“裹墙”。裹,动词,包裹),故杇(圬)、镘亦称“泥壁”,作“泥鼻”“泥皮”或“泥比”,方音不同,借字有异耳。
  5.湍
  音同“吹”。冲刷;冲激。《史记·河渠书》:“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湍,一本作‘溲’。”溲,溲刷,亦“冲刷”义。南朝梁·萧统《文选·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唐·李善注:“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唐·吕延济注:“岸侧有堆阜而出于岸侵入于水者,故水流必先冲之也。湍,冲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文颕》:“昔我先人,葬我于此,水来湍墓,棺木溺渍水处半,然无以自温。”《金史·卷一百四·列传第四十二·高霖传》:“黄河所以为民害者,皆以河流有曲折,适逢隘狭,故致湍决。”宋·羅泌《路史·卷十八·后纪九·疏仡纪·高辛氏》:“粤命台骀,宣汾洮,鄣大泽,道演击汰,而民离湍决之患。”上三例“湍”亦“(水)冲刷、冲激,冲破、冲走”义。
  【仲宝按】湍,《广韵》他端切,上古音在透纽元部,今甘谷方言读入穿纽歌部,是为透穿准双声元歌对转,可比之以“端”“煓”与“揣”“踹”。
  参考文献:
  [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雒鹏.甘肃方言本字考例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1).
  [3]胡安顺.根据今音辨识古音方法说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字形演变、结构意义、本义探析、字义演变四个方面对“安”字做出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字形;意义;结构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宀”象形字,像房屋的侧视形,本意是“房屋”,“女”象形字,像女子双手交叉胸前,屈膝而跪的形状。而“安”字形采用“宀、女”会意,表示女在屋下。  一、字形演变  “安
摘 要:小篆是汉字字体的一种,在印章和书画领域深受文人的喜爱,使用至今。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其名称由来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下文将对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和王凤阳先生对“小篆”的名称来由所做的解释进行探讨,希望能一探其由来真相。  关键词:小篆;名称;瑑;掾  作者简介:张贝贝(1992.12-),女,汉,山东青岛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词汇学。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英源外来词的汉译,一直以来都是有关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在阐述了英源外来词汉译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翻译理论为基础,从语言、文化以及交际三个维度出发,对词汇的汉译方法进行了探討。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词汇的汉译水平,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途径。  关键词:生态翻译;英源外来词;三维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
摘 要:中动句因其独特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20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中动句的研究内容,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中动句;认知研究;不足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1.引言  中动句指的是下面这一类结构:  (1)这辆车开起来很快  (1)The book sell
[目的]通过检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经鼓膜穿刺术抽取59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1份中耳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2015056资助。  摘 要:英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据估计,英语中源于法语的词汇约占全部词汇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仅在词汇方面,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就非常显著。本研究试图在形态学的基础上对英法词汇的相似性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的词汇为基础,将相关的法语词汇找到英语对应词汇,研究重点是同形或者形近异义词。  关键词:词汇;形态学;对
摘 要:本文就汉字字形特征对留学生字形习得的影响进行探讨,主要分析汉字的字形特征,从中分别找出汉字笔画、偏旁、部件和结构类型等偏误现象,以此为基础分析字形特征对留学生汉字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汉字字形;习得;偏误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1、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  偏误主要来讲包括别字和错字,所谓别字是本来应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多巴胺对鸡剥夺性近视眼(FDM)的发生发展的作用.结论:对照组遮盖眼和开放眼的物理学参数的变化,一方面证实用该实验的方法构建的鸡FDM模型是成功的,同
价格挤压是一个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纵向一体化厂商通过控制原材料价格和终端产品价格阻止其下游竞争厂商获得合理可维持利润率的行为。国内反垄断相关法律中尚缺乏价格挤压行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地区围新生儿佝偻病和亚临床型佝偻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此病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该地区对本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