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四年的高考命题实践,探究题也在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中。笔者对照四年来探究题概念表述的变化和命题人提供的试题答案,现将文本阅读探究题答题方法要点进行归纳,以期在文本阅读探究题上取得高分。
【关键词】高考语文;探究题;答题方法;指导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版)》(第30页)对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是这样评价的:“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新课程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语文学科的探究题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只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
经过四年的高考命题实践,探究题也在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中。笔者对照四年来探究题概念表述的变化和命题人提供的试题答案,现将文本阅读探究题答题方法要点归纳如下:
1.观点明确且符合题目要求,不能模糊或左右摇摆
探究类试题,往往题干中都有“你是如何看的”、“你的感受如何”、“谈谈你的理解”、“你是否赞同”等句子,因此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应摆明自己的观点,照应题目,答案中首先应有“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我赞同……”等句子。
2.围绕一种观点合理充分论述,不要面面俱到
探究题开放性很强,给考生选择的机会很多,题目往往要求考生选择一个方面作答。考生要选取一个擅长的内容探究作答,不能各个方面都做答,结果答案不深刻,给阅卷老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之感。
例,2010年全国课标卷试题要求考生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评分参考中”规定:“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考生可以在所列出的三个方面任选一个作答,也可以在三个观点之外作答,给分的依据是看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从而充分体现探究题的性质和特点。
3.条理应清楚,层次应清晰
考生的答案应条理化、层次化、序号化。层次内容应有递进,一般来说答案应分3-4层。
例如,2009年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提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喜不喜欢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4.作品、作者、读者(考生)应三维一体
考生答题前应有作品内容、作者背景、读者(考生)感受的三维意识。
考生在阅读文本时应根据个人生活感受,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意图、观点,结合文本表现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因素,将作品中作者的相关词句、事迹、素材、见解和自己的感悟理解结合起来作答。作答时既要忠于文本,又要有个人感受见解,还要有作者情感的体现。忠于文本,就是有些答案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即使找不出原词句,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要有个人感受见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总结概括,不能娓娓道来,长篇大论,要用论述性的文字总结提升。要有作者的情感体现,就是举例时从作者经验出发,再次回归文本。
5.运用概念术语,套用公式表述
探究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再次拓展,是文本的再次挖掘和审美。因此,在作答时,应有一套概念的程式。如,文章主旨方面应先答通过什么,表现什么,反映当今什么,有何意义。写作技巧方面应答运用什么技巧,怎么写,效果何在,有何借鉴等。
例如,2010年全国课程标准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答案:
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輔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6.文字应够,字迹应工整
近几年探究题分值占8分,是整个试卷中除作文外单题分值最高的,所以要认真对待。以近几年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来看,均超过了100字。因此,探究题字数应不少于100字,还应该书写工整。
7.观点不能偏激,要注意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既不能过分贬低,也不能无限拔高。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合理。
总之,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充分表达个性理解,总结出一套答题的步骤模式,在文本阅读探究题上取得高分是很容易的。
【关键词】高考语文;探究题;答题方法;指导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版)》(第30页)对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是这样评价的:“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新课程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语文学科的探究题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只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
经过四年的高考命题实践,探究题也在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中。笔者对照四年来探究题概念表述的变化和命题人提供的试题答案,现将文本阅读探究题答题方法要点归纳如下:
1.观点明确且符合题目要求,不能模糊或左右摇摆
探究类试题,往往题干中都有“你是如何看的”、“你的感受如何”、“谈谈你的理解”、“你是否赞同”等句子,因此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应摆明自己的观点,照应题目,答案中首先应有“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我赞同……”等句子。
2.围绕一种观点合理充分论述,不要面面俱到
探究题开放性很强,给考生选择的机会很多,题目往往要求考生选择一个方面作答。考生要选取一个擅长的内容探究作答,不能各个方面都做答,结果答案不深刻,给阅卷老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之感。
例,2010年全国课标卷试题要求考生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评分参考中”规定:“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考生可以在所列出的三个方面任选一个作答,也可以在三个观点之外作答,给分的依据是看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从而充分体现探究题的性质和特点。
3.条理应清楚,层次应清晰
考生的答案应条理化、层次化、序号化。层次内容应有递进,一般来说答案应分3-4层。
例如,2009年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提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喜不喜欢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4.作品、作者、读者(考生)应三维一体
考生答题前应有作品内容、作者背景、读者(考生)感受的三维意识。
考生在阅读文本时应根据个人生活感受,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意图、观点,结合文本表现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因素,将作品中作者的相关词句、事迹、素材、见解和自己的感悟理解结合起来作答。作答时既要忠于文本,又要有个人感受见解,还要有作者情感的体现。忠于文本,就是有些答案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即使找不出原词句,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要有个人感受见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总结概括,不能娓娓道来,长篇大论,要用论述性的文字总结提升。要有作者的情感体现,就是举例时从作者经验出发,再次回归文本。
5.运用概念术语,套用公式表述
探究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再次拓展,是文本的再次挖掘和审美。因此,在作答时,应有一套概念的程式。如,文章主旨方面应先答通过什么,表现什么,反映当今什么,有何意义。写作技巧方面应答运用什么技巧,怎么写,效果何在,有何借鉴等。
例如,2010年全国课程标准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答案:
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輔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6.文字应够,字迹应工整
近几年探究题分值占8分,是整个试卷中除作文外单题分值最高的,所以要认真对待。以近几年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来看,均超过了100字。因此,探究题字数应不少于100字,还应该书写工整。
7.观点不能偏激,要注意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既不能过分贬低,也不能无限拔高。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合理。
总之,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充分表达个性理解,总结出一套答题的步骤模式,在文本阅读探究题上取得高分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