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12-02
  教育部頒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语文作为五年制高职的一门基础课,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启发思维、开拓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适应今后职业岗位的需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语文课理应积极行动起来,在教学改革的激流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它的改革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但是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这门课程在学生心里都显得不太重要,认为学习语文对自己没什么帮助,轻视语文学习情况普遍存在。语文课程存在学时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等特点,而学生更是存在对语文的厌学,认为在职校中,只要专业熟悉,语文开不开设都不重要,学习语文不仅仅浪费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而且对自己也没什么用处,语文学科被边缘化。
  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老师是课堂主体”的层面上,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白自身不只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更是学生行为、思想活动的监督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努力改变“权威式”的课堂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交流环境。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学生敢于抒发自我感情的基础教育,学生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看法,应对学生的各种意见和观点给予充分尊重,对那些新颖独特的见解更应给予赞扬,引导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增长知识。
  但是教师又不能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能让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的隔阂与压力,教师与学生要始终处于大概相同的位置上,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要领导、组织学生学习,又要学会和学生共同学习,尊重学生的想法,顾及学生的感受。
  下面就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来谈谈我对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高职生的语文基础、认知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明显薄弱,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客观估计学生现有语文水平的基础上,使他们理解接受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基于这点认识笔者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就进行了精心的“预设”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本人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这样的预设既不违背教材的理念,也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例如关于上阕的景物描写的赏析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更科学的引导,在该环节本人就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大江东去一句为什么会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虽然学生一开始仍只能用“豪放”这类的空泛字眼来回答,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能够抓住“大”等关键字,体会出语言所具有的磅礴气势。再将“江”和“人”两个字联系起来,启发他们用“淘”字去碰撞,学生们就能自然地挖掘出其中“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无形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杰出人物的歌颂”这一妙处了。
  第二个问题是赏析“乱石穿空”等几句词的妙处。此处我先举了几个例子,将“乱”替换为“巨”,将“穿”替换为“横”,将“雪”替换为“浪”等等。老师的示例成为了阶梯,学生迅速发现了“乱”、“穿”等词背后所蕴含的险怪、峭拔、壮阔之美。
  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研究,促使我牢记一条原则,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必须同时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当然在传统的预设中,教师为了追求课的“完美”,甚至会设计好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在上课过程中决不容许“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很少能用心、耐心地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而只能一味地把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预设的答案上去。整节课下来,按着预设好的流程一步步向前推进,过程很顺畅。但是课后一想,却觉得少了些回味,少了些印象深刻的镜头,少了些不能自已的激动。
  其次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面对课堂上的提问,孩子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教师的预设,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预设,随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例如在上课之初,在笔者充分备课的情况下,在课堂好似被逼着完全掌控之时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念奴”是谁?这是一个看似有些古怪的问题,引发了教室中的一片小声议论。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帮忙解答,说这是“词牌名”,也有人嘲笑提问者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懂。面对这种反馈,我一方面因势利导,邀请学生对词牌等文学常识做了回顾。另一方面,我特别对“念奴”这个词的意思做了认真解说,并鼓励了提问的学生,感谢他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有勇气大胆发问。最后我还号召全班同学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一起勇于质疑,分享智慧。
  这个小小的环节,虽谈不上精彩,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的教学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教师既无法估计它的发生时间,也无法预料它的形式,因此在备课时不可能作出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比较高的应变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教师应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思路去继续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转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能“柳暗花明”了   也就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名家名篇,其成功教法当然很多。但是,观其大略,无外乎朗读、讲解、分析,就词论词。在总结这些教法的得失之后,结合我们高职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笔者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诗词教学。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本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景物描写扣人心弦,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但是在没有完全领会这首词的意境时,读起来总感觉还少了些味道。慷慨有余,而旷达之味不足。要真正把握苏子的心情,还要借助于进一步的品读与赏析。在这里笔者精心设计了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1、上阕哪些字句最能表现赤壁特点?加以分析。2、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出嫁”?3、词中云“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为什么独独对周瑜情有独钟?4、探究:“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当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是潇洒超脱,抑或是沉郁悲凉?
  经过这几个主干问题的点拨,学生在自读、讨论的过程中渐渐明悟:苏轼的年龄,他的被贬,在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畫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然而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悲是“悲而不伤、悲而能壮”的,他能够在苦难的人生中寻求到出口。正如《赤壁赋》中主客对话,最终苏轼找到了情感的平衡点,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酹”这一个动作便可看出,苏轼将自己心中之烦闷洒向江月。
  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同学边读边体味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有苦闷、郁愤和不平,也有乐观、旷达和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复杂变化。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精神的自由,胸襟的洒脱,情感的豁达。当最后诗歌讲解结束时,学生评价同学的诵读,哪里该激昂,哪里该舒缓,有板有眼,学生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进了苏轼。对比课堂开始时的朗读,此时读书声中的低缓、迂回,乃至渐趋沉静,却有了更感动人心的力量。
  最后高职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有自身独特性。高职生有激情、有思想、有信心、有追求,由于对世间万物和人生问题的好奇,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加上摆脱了高中时期沉重的学习压力,时间自由而宽松,他们渴望与人沟通交流和结识更多朋友,因此在课堂教师应扮演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角色。在爱心、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平等对话型师生关系。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就尝试着把课堂交给学生们,给他们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给他们当助手,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朗诵视频,信息化时代,科技已然成为加速教育成长的必然工具,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设施,于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生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知识的有效利用吸收有着较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师生互动方面如何进一步在教学中更有效的使用应当是一个着眼点。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为例,探讨了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并作出反思。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30-01  高中生物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
期刊
摘 要: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物理、化学用途。文章主要对近年来制备纳米磁性Fe3O4常用方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水解法的五种方法的概述,并进行优缺点进行简要描述以供制备  关键词: Fe3O4;磁性材料;化学合成;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 TB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24-01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
期刊
摘 要: 绿色化学理念的本质是对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一种思想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树立科学、环保的自然意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探究了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通过分析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内容与特征,进一步提出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为广大的高中化学教育
期刊
摘 要: 清代中期古音学研究进入全盛期,各古音学家不断学习前人经验并吸取他人看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补充, 推动了古音学的发展,使其走出“叶音”的桎梏。王念孙集前人所成,分古音为二十一部,至部和祭部独立,侵谈二部入声独立。其对古音学贡献与研究方法都值得后人学习。  关键词: 王念孙;古音学;韵部;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交通运输量大大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的交通数据大量增加。这些大量的交通数据也对交通方面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现如今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许多重要的信息,同时在平台对诸多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等多种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 大数据;智能交通;数据监测  【中图分类号】 TP274
期刊
摘要:“黑”作为古代五色之一,在颜色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至今,已具有多个义项,本文将就“黑”的来源、语义演变、文化内涵几个方面综合分析“黑”的语义发展。  关键词:黑;来源;语义演变;文化内涵  颜色词,顾名思义,就是描述颜色的词语,从一开始假借具体事物指代颜色到简单的色彩描述,再到后来赋予颜色词文化元素以及更多的形象意义,颜色词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黑”作为古代五色之一当然也不例外。我门
期刊
摘 要: 音乐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充分展现音乐课程教育价值,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就需要充分发挥出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作用,在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基础上,更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推动学生更好发展。基于此,对普通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校本课
期刊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14-01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指出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产生
期刊
摘要:在普通大学中,学生普遍反映DSP课程难度较高,实验课程项目难以完成,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型学习方法,将授课、“工作室”和“课下家庭作业”结合起来,以完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本方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呈现了一种有效方法,用于期中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此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它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混合型学习;工作室型实验室;课下项目  中图分类号:G434  0引言  在某些大学内,实验
期刊
摘要:工会是企业员工群体的一种代表性组织,作为党组织与群众密切联系和实现有效沟通的主要桥梁,在维护和保障企业员工自身合法利益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日益严峻,为了有效应对该问题,众多国有企业纷纷采取企业转型的方式,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企业转型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出企业工会的思想引领作用逐渐成为首要任务。  关键词:企业发展;工会管理;协调机制;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