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复簧乐器历史图文考

来源 :音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chao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词源学、史料记载及乐器图像的考察可知:中南半岛的复簧乐器中,纺锤形为中南半岛当地先民创制,而非外来传入;锥形(肖姆类)自西向东由陆路经印度传入中南半岛,而非由海路经印尼诸群岛传入.后者自古与王室相关,而前者则经历了从“宫外”到“宫内”的过程.中南半岛的复簧乐器并非由中国传入,而中国的锥形复簧乐器可能是从中南半岛传入.与宋代陈旸《乐书》所载胡笳相类似的乐器图像,可在吴哥城遗址浮雕中找到.中南半岛的复簧乐器的形制,至少自17世纪后期延续至今,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在电影制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负责数字影像流程和影像技术质量控制的DIT(Digital Imaging Technician,数字影像工程师)伴随而生.本文梳理了现阶段常规电影拍摄中DIT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方法,并介绍了电影《金刚川》在其特定的制作背景下对影像数据及现场调色的管理需求和实现方法,对电影前期拍摄的影像数据和现场调色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5G技术的成熟给需高速传输的8K超高清视频技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与途径,使其呈快速发展趋势.将国粹艺术与高新技术进行创新融合,8K超高清影片能使中国的传统水墨风格更加清晰展现影片中动植物的神韵,同时8K超清数字影像技术引领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方向,中国水墨艺术与8K技术互融共促、相辅相成.本文主要就孙立军导演的数字水墨动画影片《立秋》的技术难点和突破点进行探究,通过对水墨画特点分析、独具特色的审美要求以及中国传统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途径的阐述,浅谈水墨动画电影发展的情况及未来优势.
本文通过分析多功能厅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混响时间的要求,从建筑声学角度提出使多功能厅既能获得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和声像定位、满足数字电影放映的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声音丰满度与空间感,匹配各类功能的具体技术指标,并通过典型案例说明其实用性.
1832年,琉球尚育王派出一个经萨摩藩出使日本首都的豪华使团,俗称“上江户”使团.该使团一行97人,其中45人为表演路次乐、御座乐的艺术人才.使团携带三十多种乐器,沿路表演了11支大型乐曲、10种琉戏和6种唐戏,其实质是向萨摩藩人和日本国人展示琉球国广泛吸纳中华文化而形成的高度文明.这次为期十个月的外交活动,乃是琉球王国音乐史的重要事件.其音乐结构反映了琉球国乐由简易礼乐到建立路次乐、御座乐,再到增加唐踊、琉踊的积累过程.其素材来源,则对应于中国音乐通过册封、移民、留学等途径输入琉球的种种事项.分析其器、
实时视频传输需要大量带宽,传输带宽在当今几乎所有的应用中都是有限资源.视频压缩通过去除数据冗余来降低比特率,从而减少传输带宽,但同时也要求比特率降低后人类视觉系统 (HVS)无法察觉出画面差异.对比已有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有效且处于领先地位的视频编解码器都实现了最大压缩效率并具备广泛兼容性,但这种通用方案并不完美.受处理能力、内存、带宽等限制,技术标准通常围绕可在硬件视频解码芯片上实现的内容而设计.早在1994年MPEG-2就迎合当时的芯片设计,九年后的AVC/H.264(高级视频编码)以及再后来的HEV
期刊
刘天华是中国近代“会通”中西古今的音乐大家,也是民族音乐界“理艺并长”的一代宗师.百年来,其音乐实践(艺)的辉煌成就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其音乐理论(理)的巨大贡献却少有人总结.梳理刘天华的“师友谱”,考释其代表性理论著述,分析其绝笔之作《烛影摇红》,可知其“借西法造中国钥匙开中国锁”,“会通”古今中西的“国乐改进”理论有着深刻的内涵:融会西乐新知,以中西相通的基本原理阐释国乐固有的组织、表达规律,重构新国乐使其得以与世界对话.刘天华的“会通”观念,对当代“中国乐派”的理论建构与艺术实践,仍有巨大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将中国明代遗民在宽文年间(1661-1673)传入的诗词乐称为“明乐”,这部分音乐除大量见载于《魏氏乐谱》之外,还收录于《唐音和解》和《明乐唱号》.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三者收录的曲目、记谱法、旋律后认为,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存在一些延续关联.日本人在传承“明乐”时非常重视对人声的演绎,诗文与曲调的结合吸引了他们的学习和传播.
印度古代梵语文艺理论家婆罗多的《舞论》,在古代文明世界首创的乐器四分法具有世界性影响,其器乐演奏论值得当代学者关注.婆罗多的器乐论,是印度古典音乐理论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婆罗多对弦鸣乐器的论述以维那琴为主,其涉及的规则相当复杂,但他对气鸣乐器的论述则非常简略.他对鼓乐演奏技法的论述最为复杂.或许是体鸣乐器出现较晚的缘故,该书基本没有涉及.婆罗多器乐论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也是世界古代音乐理论中独具特色且无比珍贵的一朵奇葩.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舍利容器(TC557)和“众人奏乐图”(TC554),是研究古丝绸之路音乐的重要图像资料.对于这件舍利容器上所绘的图像,此前已有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的研究成果,但未见有音乐学和乐器学视角的研究成果.文章试从音乐学的视角,检证该舍利容器上的图像内容.舍利容器侧面绘制的乐器有被错误判断、认识和论述的现象,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将绳索固定鼓皮大鼓误解成金属铆钉固定鼓皮大鼓.该舍利容器上的图像,描绘了古代龟兹乐的乐伎师及其表演乐器的场景.
1879年6-8月,驻英公使曾纪泽与旅居英国的德裔作曲家本聂狄克合作制作了钢琴谱《普天乐》,并于1882年出版.《普天乐》一开始并不是中国的“国歌”(national anthem),而只是一首“民族歌曲”(national air).该曲1887年被驻英公使刘瑞芬送交英国外交部以后,才成为事实上的“中国国歌”.曾纪泽作为“国歌”而创作的《华祝歌》,则在1884年伦敦国际卫生博览会结束后,湮没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