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的哲学自觉与文化憧憬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3059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与我们》,孙正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一个自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智慧。哲学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灵魂,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之创造。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并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与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思想探索中,孙正聿教授著述的《马克思与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哲学力作。在《马克思与我们》一书中,孙正聿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视野,以“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主旨,围绕生存论视域中重要观念的马克思哲学的真理性智慧觉解,意在廓清马克思与我们之间时代性的思想共通点,启发我们沿着马克思开创的思想道路继续前进。
  发现时代问题的前提批判与思想自觉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与大众化,我们需要发现与把握时代问题并凝练时代精神。马克思是千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但马克思似乎也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每天都在研究马克思、谈论马克思,马克思与我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却未必是我们自觉思考过的。孙正聿教授在《马克思与我们》中提出的这个问题触碰到了我们的思维惰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怀有一种“理论前见”与“分析目的论”去面对马克思的。只有搞清楚马克思与我们之间的思想关系,我们才有可能沿着马克思开创的思想道路发现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问题。近些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研究口号。思想淡出意在给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研究降温,学术凸显意在给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加温。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思想性”不应被极端割裂。我们实现哲学思想创造的逻辑基石是真实地发现与把握时代问题,这需要我们融合学术与思想的双重研究维度。
   孙正聿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一直以来,他既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学术性研究,也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反思现实生活。学术与思想的双重研究模式同样蕴含在《马克思与我们》一书中。在书中,孙正聿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反思“我们的时代”的根本性价值理念。我们应把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问题放置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中。他提出“我们的时代”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个体社会化”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问题是秉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自由解放的“新世界观”,实现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曾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等方面占有绝对话语权。但西方资本主义中心的事实把人类文明带入了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中。“资本统治一切”的实践逻辑导致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大量难民流离失所、贫困加剧、恐怖主义肆虐、地区性冲突不断、极端天气频发,这些生存困境已经逼近了人类发展的极限。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极端主义思潮正不断催生舒畅“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却在人们主动的行为中得以酝酿。面对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生存困境,孙正聿教授认为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去思考与应对,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主题化”。就本质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精神主题化”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化”的指引下,我们凝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商、共建、共享之新时代精神,创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以此推动人类文明形态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在此,我们不仅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代问题、时代精神、时代理念觉解中的真理力量,也看到了学术与思想双重研究模式的智慧力量。
  剖析生命观念的思维方式与思想逻辑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与大众化,我们需要避免陷入“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的思想误区,亦即陷入庸俗的时代化与大众化。庸俗的时代化与大众化意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万能公式”。究其根本,陷入庸俗化思想误区的症结在于以何种思维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我国学者已然共识性地发现了西方传统哲学抽象本体论哲学范式的思想缺陷,这主要表现在教科书改革、分支哲学、文本研究等方面。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灵魂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尚存有一些分歧性的理解,无可避免地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意义的思想自觉。
   在《马克思与我们》中,孙正聿教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现实根基,对关涉新时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诸多生命观念进行了时代性与人类性的深入剖析。就写作体例而言,《马克思与我们》一书主要触及人生观、历史观、时代观、科学观、宗教观、文明观、理想观,诠释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心灵进程。就思想内涵而言,《马克思与我们》一书所触及的诸多生命观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重生命关系的思想表征,阐发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生命逻辑。
   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孙正聿教授指出人的生命具有自然性与超越自然性的双重生命特质。人的自然性生命特质决定了人必须与其他生命存在一样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人的超越自然性生命特质决定了人的生命意义是生成为“人”,其生命活动要符合人类的价值理想。在此,合规律性的自然法则与合目的性的价值理想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双重维度。用双脚站在坚实的地球上的人需要面对“何以为人”与“何以成人”的生命基本问题。根据人类历史的辩证否定逻辑,孙正聿教授把人類文明概括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在不同的文明形态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重生命关系凝练为相异的时代性生命观念。    其一,在前资本主义的“农业文明”形态中,受制于粗陋低下的生产力,人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劳动。人们追求“为人”与“成人”的自主性能力更多地被自然界所钳制。由此,人们逐步形成了人与人彼此依赖的“神圣性”“依附性”之异化生命观。在这种异化生命观中,人们陷入有实践标准但没有选择权利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肆虐”。宗教取代哲学、科学成为统摄一切的文化准则。
   其二,在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形态中,基于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以高能量机械动力为核心的工业劳动。人们追求“为人”与“成人”的自主性能力突破了自然界的钳制。由此,人们逐步形成了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非神圣性”“独立性”之异化生命观。在这种异化生命观中,人们陷入有选择权利但丧失实践标准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焦虑”。“商品拜物教”信奉的“资本统治一切”的理念引发了人类严重的文化、意义危机。
   其三,人类生命蕴含的否定逻辑与生命精神不可能听任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意义危机肆意蔓延。“后工业文明”必然包含重构人类的精神家园,消解“非神圣性”异化生命观的文化憧憬。但同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仍然控制着世界文明的话语权,超越人类文化、意义危机的文化憧憬必然遭遇剧烈的文化冲突。人类历史蕴含的“推动原则”与“创造原则”之辩证否定逻辑与生命精神,构成了人类最终能够冲破各种文化激荡与冲突,重构时代精神的内在生命根据。这也是马克思阐明的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思想逻辑。在此意义上,“后工业文明”是人类自我否定性生命精神复归与高扬的文明形态,是真正实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中异化生命观否定性超越的文明形态。
  变革文明形态的中国自信与中国智慧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与大众化,我们需要让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变为中国人民的自觉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哲学研究“为了谁”与“为了什么”是不能含糊的根本问题。为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是贯穿于《马克思与我们》一书理论内容深层的思想诉求。孙正聿教授创造性地阐释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大尺度”与“小尺度”的辩证关系,分析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与创新实践的过程,理论地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人类性的视野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诉求,而且贡献着人类文明变革的中国智慧。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与创新实践的双重辩证尺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历史不过是人类追求自己价值理想的实践活动过程。人类应不断追求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粗陋到精致的生命自由解放。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过程蕴含着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大尺度”与非根本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的“小尺度”。如何处理好“大尺度”与“小尺度”的辩证关系是关涉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思想解放与创新实践的伟大创举,内在蕴含了对历史“大尺度”与“小尺度”辩证关系的深层自觉。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突破了只能以资本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局限,在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造性实践中,既坚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尺度”的共产主义终极理想,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小尺度”的个体价值认同。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与创新实践的人类文明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意味著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内在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与创新实践,对实现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后工业文明”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诸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创新思想对变革与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着中国智慧。
   盖凡上述观点,走进彰显“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思想旨趣的《马克思与我们》一书,我们能够深刻地认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力量,清晰地觉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思想责任与哲学愿景。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程成)
其他文献
【导读】《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通过本体论视域的双重复线型史学叙事方法,将我国古代文学及其关联图像的嬗变勾勒出了8个时段,其中凸显出了4个大文图互动时期,由此揭示出了为单线性文学史忽略或遮蔽的问题。同时,该书采用文图互文的比较符号学研究方法,演绎了语言符号表意的图像化过程,是以推理为纽带,对有文献可考或形式分析可验证的文图关系史所做的一次充分展示和内窥镜外视化的考察。  【关键词】《中国文学图像关系
期刊
自从有了时间,就有了时间传递的需求,为了统一一个圈子的时间,需要将时间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如果传递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标准时间,就成了“授时”。从古至今,随着科技进步,授时也在不断发展。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时间的奥妙,激发对时间科学的兴趣,李孝辉用了6年时间、修改不下数十稿,才最终完成这本《时间的真相》。   时间的魅力人所共知,这类科普作品的意义也毋庸置疑。然而,我国现有图书与
期刊
“什么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本性?”这是经典RPG游戏《异域镇魂曲》(Planescape:Torment)中夜巫向主人公提出的问题。类似于斯芬克斯与无数古老神话中所讲述的,所有到此处的来访者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无法提供令夜巫满意回答的人会被杀死。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看成对游戏本身的隐喻,那么接下来需要提出的问题就会是:游戏是否也有本性?它的本性能否被改变?会被什么所改变?这些构成了如今被称为“游戏研究/
期刊
《中国扶贫》,雷明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扶贫事业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优秀的范本。本书以大气宏阔的视野,高屋建瓴的思路和真实详尽的数据案例,追溯并爬梳中国扶贫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深刻剖析扶贫的机制、政策体系和能力建设,反思扶贫
期刊
《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张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  一、我们青春期的文化记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以“拿来主义”的气魄和如饥似渴的热情疯狂地吸收消化西方文化,不仅狂热追逐西方500年的现代文化和当今的后现代文化,而且对2500年前的希腊文化也有同样的热情。在这场自1840年以来最大的一波西学东渐的运动中,我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文化思潮,其中很多都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
期刊
艺术自律是由康德美学所奠基的强调艺术自我立法和独立自足性的美学概念。它标举了审美现代性的产生,还彰显出与其相关的审美经验和形式本体等美学理论研究范式的重要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使得审美现代性遭到质疑和解构。 “艺术语境论”和艺术社会学研究越来越聚焦于艺术与外部环境(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联系。当前的学术环境也面临正确处理审美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审美”早已不再是艺术的唯一属性。阿
期刊
【导读】柏拉图在《蒂迈欧篇》里提出并随即压抑的“廓落”概念是个间性概念。间性论以反柏拉图主义的姿态重新阐释柏拉图的著作,并把廓落概念作为重新阐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媒介理解为廓落是对媒介理论的哲学升华。它意味着媒介是各种偶遇、互动、相互激发、共同演化、相互依存、事故、突变、生成、转变以及变形发生的场所。  【关键词】间性廓落媒介  思想文化  在这个信息疲劳周遍十方的时代,“间性”(interal
期刊
【导读】欣赏中国古典戏曲之美,“听觉”感官十分重要。曲入人心,以“声”为媒。既要听曲之“声腔”,亦要听曲之“声意”;既要从“声”的表现来听戏、解戏与赏戏,还要挖掘遮蔽于曲“声”之后的文化政治意义。  【关键词】古典戏曲“听觉”声音审美声音政治  自宋元杂剧和南戏开端,宏博浩繁的古典戏曲在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无论南腔还是北调,都有极其丰富的曲、腔以声音或声音转化为文本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古典戏曲存世
期刊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法]鲍德里亚著,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无疑是后现代思潮中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如果说同属“68”一代的福柯、德勒兹等都未曾采用后现代话语,那么鲍德里亚则明确将后现代社会作为考察对象,并且围绕符号、信息、媒体等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后现代话语体系。然而,这位“后现代世界的‘守护神’”“新纪元的高级牧师
期刊
《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李健著,商务印书馆,2019  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面临着事实与价值的抉择。这种事实与价值相矛盾的状况并不是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而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话题充满了张力。这项工作极具复杂性,既要处理好文献考辨与理论阐释的关系,又要妥当地把握传统理论资源与西方文论话语的融合,还要兼顾古代文论对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