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艺术凤凰:造型与品格的表现力研究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油画院课题组,是中国油画院秉承“崇尚永恒、宏扬经典”的学术宗旨和推动中国油画发展的学术理想而设立。课题组集合了国内30多位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以寻源问道的学子精神传承经典,以共同的理想情怀去研究创作。课题组立足于每一位艺术家的独立天性和不可替代的才情,让个性在共性中得到发挥,在群体中实现个人价值,力图在多元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寻找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表现途径,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感、学术深度和精神高度的作品。
  在中国油画院的工作室里,30多位课题组成员根据个人的研究项目与性情,三三俩俩自然组合,同时,工作室组合又具有相对的流动性与灵活性,既分又合,既独立又共鸣,形成组组内部,组组之间相互交流,激励,共同进展。中国油画院最大限度地投入在职和外聘的教学力量,发挥所能涉及到的学术资源,邀请一流的艺术家与理论家举办绘画与人文讲座,进行国内外的艺术考察,写生与创作,授课与会看,观摩与演示,定期展览与研讨等形式丰富的活动、高频率的交流和实践,形成共鸣与互动,形成开放式的学术氛围。
  油画艺术的探索,既要面对原典,更要回到写生,回到实践,以实践印证考察,以考察提升实践。中国油画院课题组的学术研究,始于去年夏天的艺术朝圣之旅,此行特邀学养深厚而博识的钟涵先生一起走访欧洲7国参观35个博物馆,对15世纪早期文艺复兴到现当代的欧洲美术史进行实证性的考察,是一次眼界与精神的全面洗礼。时隔半年,课题组直抵英国,考察古今油画经典,观摩当代具像绘画巨匠弗洛伊德的个人回顾展。两次朝圣之旅,纵向面对西方美术史,横向面对当代,通过脉络性的梳理对绘画原理与造型规律进行根本性的补足,每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方向也有了重新的考量。如果说第一次朝圣是洗礼,第二次朝圣则是寻找对应,课题组成员在博物馆里寻找与自己绘画最有对应性的大师作品进行研究、吸收与借鉴,以经典为标准,加强了艺术探索的支撑高度,朝着自己的方位挺进。
  课题组的研究方式独特而新颖,注重国内外美术考察与绘画实践,课堂与户外相结合,创作与写生相依托。写生强调研究性与艺术性,创作立足写生,承接传统,开拓视野,体验生活,关注现实。从小范围的街头、公园、市郊的自由行动到群体深入新疆与山西右玉采风,通过真诚的观察与忘我的投入,艺术家自身的才华、素日积累的经验得到释放,为画室研究带进来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和鲜活的生命力。
  油画是造型艺术,所谓造型,突出的是一个“造”字,一是物象的形体构造,一是主动创造,在构造当中参与了艺术家的强烈个性。造型一旦上升到表现,必然呈现出品格,必然承载艺术家的心灵境界和审美修养。因此造型的雅与俗,真与假,本质与表面,深刻与肤浅,造型表现力的强悍与平庸,均来自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激情,来自艺术家的心灵境界和审美修养。
  课题组的第一阶段致力于造型与品格的表现力研究。一年来,课题组预先设定的研究项目有了很大的进展,并顺畅的进入第二阶段——色彩与情感的表现力研究;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研究方向得到确立,详实具体的实施方案得到落实;他们从具象写实出发,进入绘画的表现:激情表现,理性表现,形式表现,对油画的特性与表现力有了更为深切地认识。通过真诚的生活体验与内在的技艺操练,他们的艺术探寻更为自觉,既延续个人的过去风格,又开启自己将来的艺术道路。在众声喧哗的今天,这么一批富有才情的艺术家能够集结在油画院,如此痴迷的投入到油画艺术当中,向往经典,朝着高水准高境界追求,让我由衷感动,使我看到一个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未来。
  这是全力以赴的一年,经过油画院全体师生的竭诚投入,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全心努力,有了这样一个学术汇报展,而课题组的学术探索也获得文化艺术界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关注、支持以及参与。希望社会各界对此展提出诚挚的批评,使我们的油画课题实践能够更好的完成,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一起推动中国油画走向更高的领域,共同迎来中国油画的明天。
  (作者系中国油画院院长)
其他文献
“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而好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艺术”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作为当代波普艺术的标杆人物,他活跃的艺术生涯仅仅有二十五年,而他的艺术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却一直持续到他身后二十五年的今天,整整有半个世纪之久。用《关于安迪·沃霍尔——六十位艺术家,五十年艺术史》策展人Mark Rosenthal的话说:现在来总结安迪
期刊
主持语: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绘画艺术理解成“通过图像表述概念的手段”,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绘画都是宗教、文学和哲学的表达手段和载体,其自身并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纯粹语言。观看黄拱烘作品仿佛是在倾听一曲不断流淌的音乐,没有边界,没有停止。画家坚信色彩可以用来在物理和绘画意义上创造画面,绘画作品必须脱离客观对象独立生长,进而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主。  时间:2013年4月18日  地点:草场地黄
期刊
主持语:  赵健尊重传统艺术,在他的教学培养计划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院派”基本功训练的重视。他认为艺术比现实更纯粹,更抽象,情感能为绘画注入生命力的同时,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沉淀了的生活。赵健从基础造型训练中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权衡取舍,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寻属于个人的绘画方向,他与学生间亦师亦友的相处时光里充满了彼此的爱戴与呵护。  关于心境与语境  在指导
期刊
古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我很幸运遇到了这样的老师,他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还为我们营造自由的创作的氛围,发现并保护我们的个性和特长,给予我们启发和引导。一年级时我们画大石膏,他就带我们去观看素描展,并做了讨论。素描虽然是以单色“线”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然而它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形式,它亦可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情感、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那次观展和讨论使我对绘画的认识有了很大的突破,于是
期刊
主持语:  时卫平有平和散淡的一面,也有执着较真的一面。前者是他的生活状态,后者是他进入创作的状态。画中所透出的那种深沉浓郁的历史意识,那种对昔日革命理想主义的缅怀以及对前辈大师的追慕,处处折射出作者的人格理想、审美旨趣以及某种形而上的追问与思考。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原来在他那率性随意的外表下,竟包藏着一种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和一颗对某种精神境界执着追寻的灵魂。  采访时间:2013年1月23日
期刊
主持语:  人类文明中“女性”与“花”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暧昧关系,“花”是她们传递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媒介。在“花”中她们注入了自己的情爱,进而“花”成为了生命延续、繁衍的象征之物。女性艺术家们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映射出作为女性的职责、社会心理、以及生命的反思,并为之寻找源于生命体验的真情实感。  “花”被赋予了无数美好的定义,它是美的化身,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高洁灵魂的写照,花开似青春的绽放,花中有
期刊
主持语:  历经生活的积淀与对存在的思考,张钰终于寻找到自己绘画的突破点,在新的创作阶段里“静谧”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更像是某种直贴肌肤的质感,融化在灰冷的场景中。张钰大学期间治学于表现艺术工作室,受环境和师承的影响,画风曾一度肆意奔放,不拘一格,而后在几年的探索生涯里其作品面貌悄然发生了转变,艺术上的诉求也随之趋于明确。  时间:2013年4月16日  地点:张钰工作室  受访人:张 钰  采访
期刊
看惯了七零后艺术家们在艺坛上刀光剑影的“厮杀”和“闯荡”,我觉得八零后艺术家们现在更值得做的是积累和变革。  作为一名八零后艺术青年,我尝试规划自己的艺术道路,2010年我将大部分学习精力放在绘制一张大卫石膏像素描上面,现在想起来真觉得自己在一张画上挥霍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值得。那时我刚考上研究生,觉得自己终于赢得了充裕的学习时间,便一分钟也不愿耽搁,开始了这张素描。我慢慢地起形,不断地调整,小心地
期刊
读《李一诗草》,感动我的不仅是书法,还有诗文。李一有这样的句子,“我有诗心无处着”,在我看来,这绝非矫情,而可以在更宽泛的视角来体味其深意。李一与我同庚。我们是长在文化的断裂带上,小时候,该是学诗的年龄,却只是背些老人家的诗词,别的则很少接触。这样,我们学习传统诗词的权利,无形地被“保护”起来了,因为在伟大领袖看来,旧体诗束缚思想,贻害青年,不宜提倡。然而,李一最终成为了一个“文人”,是“文而化之
期刊
主持语:  宋庄美术馆成立于2006年10月6日,占地约5000平方米,作为宋庄艺术园区的标志性建筑,它与宋庄艺术家群落逐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2012年方蕾女士出任宋庄美术馆馆长以来,为了重新明确当代艺术的界限,宋庄美术馆将继续通过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向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态度,并以客观的角度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  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