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怒吼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因为政体的失灵,在世界各地发生越来越多对当权者不满而发起的抗争,如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等,无论立场对错与否,艺术家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其中,并创造了许多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活动的精神标志。


  英国的街头艺术组合Brandalism也在去年年末发动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与艺术团体,共占领了英国城市中近600处广告牌,他们征集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有的拿大品牌开涮,有的调侃世界各地领导人,有的则是展现濒临绝迹物种的忧伤画面……在各种奇思妙想中,发出改革现状的呼声。


  为社会呐喊的艺术?
  而如果我们将艺术视为一种表达的手段,那么抗争作为一种诉求也需要得到表达,以此看来,由抗争所诱发出的艺术创作纯属自然。然而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非艺术家创作的“抗争工具”呢?这些为了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特殊对象,是否可以视为艺术呢?


  去年七月份,极具当代视野的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便举办了《不服从的物件》(Disobedient Objects)展览。在这个展览中,策展人以探索社会运动的发展为使命,跳脱出以往博物馆保守的框架,展出了人民为与政府作对所制造的物品。
  即使V&A身为国家文化机构,展览还是大胆地反映了各国人民在不同时空环境之下,对既定规则提出挑战的声音。这项展览搜集了世界各地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30多个国家的各类社会运动中最具指标性的99件抗争物品。这些对象来自英国、美国、中东到南美洲,并且涵盖着从学生抗议、女权运动、反核武、反全球化、反各种战争、各种不平等待遇和各种贪污腐败等运动。


  策展人凯瑟琳·弗勒德(Catherine Flood)认为,这种公民不服从运动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却一直受到艺术与设计界的忽视,透过这个展览, 人们可以开始思考社会运动在推动政治与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展览内容不全然为艺术家创作,有些是单纯是为抗争而创造的对象。而策展人也表示,举办这项展览并非要去赞同各类社会运动,也非要创造将“抗议”归于艺术史中,展览并不强调艺术家或设计师的角色,而是单就物品在人类社会行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讨论。
  说到底,我们并不用去纠结艺术家们如何参与抗争,若我们将社会运动视为一次大型的“行为艺术”表演,则参与其中的人们都是艺术家,一旦参与,便成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者。
  德国重量级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强调艺术不仅代表世代对于美学形式和历史结构的诠释,更能从既有现实中,创造出一个不同的事实,提供永恒的想象革命。而追寻着“艺术能在单向度社会中产生双向度批判”的思维推演,马尔库塞写下“艺术即反抗”的结论。


  艺术到底能介入社会多深?
  阿诺德·豪瑟(Arnold Hauser)在《艺术社会学》中曾写过一句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但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社会的艺术。”对他来说,艺术要放在社会结构和历史里头看,艺术固然是社会的产物,艺术创作服膺于既定、统治者的阶级意识形态,然而艺术也有可能响应、批评并且挑战既有社会体制的实践。
  艺术到底可以对社会运动造成多少影响,可以介入到何种程度呢?或许我们可以从2010年的日本电影:《反安保:艺术之战》中窥之一二。1960 年 5 月日本内阁岸信介十五分钟强行通过《美日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简称《安保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引发了 650 万人抗议,民众包围羽田机场美国总统秘书,7000 名学生集体冲进国会议事厅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中,会田诚、中村宏、横尾忠则、桂川宽等数十名艺术家、摄影师乃至于电影导演,他们用各自的艺术创作,以行动表达抗议及不满,形成一股独特的反安保的艺术形态潮流。
  虽然这个运动并不是因为艺术家的串连才盛起,但艺术作为社运抗争的一环,我们可以看见它的柔性力量无远弗届。
  艺术介入的抗争,即使未曾真正改变结果,但却能诱发人们的思考。透过纪录片我们看见艺术家在时局气氛下的内心写照,在那时创造出的作品让运动的动能延续,并提供材料建构出当时的时代场景,让后人能凭借感受体会。


  拉近时间距离,泰国将艺术带入抗争的联结则更加明显。现代艺术在泰国以飞跃的速度成长着,在发展本国当代艺术的过程中,政治情势变化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从1970年代学运开始,艺术家、学习艺术的学子、广告设计师及各方人士便集结在一起,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并唤醒大众对于一些热门、棘手的议题的认知。由兰塔纳功欣皇家理工大学(Poh Chang Academy Of Arts)、泰国艺术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Chualalongkon University)的学生组成的艺术家阵线(Artists’ Front)堪称1970年代规模最大的学运组织之一。此阵线力求创造以人民为对象的新艺术,并建立以大众福祉为诉求的新文化价值观,因此作品多以政治为主。他们曾举办两次画展:一次选择在推翻军政府一周年之际,第二次则于1976年并选择在王宫广场周边举行,以此声援反对美国的学生运动。虽然之后活动转为地下化,但活动效应却在全国开花,越来越多视觉艺术家加入其中,堪称“生活的艺术,黄金的艺术”的年代,此时的艺术表现得以敏锐的反映出社会与政治的歧异。


  泰国的艺术发展与政治一直紧密联结,政府也熟知艺术语汇发展的力量,并认为这是调停社会抗争的最佳方案。2010年的红黄衫军运动时,泰国民间分歧为两种声音,泰国文化部随即在曼谷艺术与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er)举办了几场展览,期望透过艺术能够化解社会运动带来的紧张,成为一个艺术界与创意界对于和平发展渴求的平台。这样目的性明确的展览当然也引发了思考,例如艺术家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便举办了《谁怕红、黄、绿》一展( Who’s afraid of Red, Yellow and Green),探讨在社会充满对立时举办的展览是否真的合乎时宜。而其他的策展人、艺术家、文化推动者也相继举办小型展览,讨论这场运动。2013年曼谷封锁行动时,艺术家们有了“艺术巷弄计划”(Art Lane Project),他们群聚在大道上画画,并用海报批评政府。有不少设计师与名人从中穿针引线,让艺术家在周末得以举办时装秀、音乐会和表演活动,对原本紧张的局势产生了助燃的作用。


  即使是泰国艺术家如此入世地参与各项活动,在2014年泰国实行戒严时,多数的艺术家还是选择了缄默。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但表态反对政权会落得何种下场,尤其是当行为艺术家与独立电影工作者高声疾呼的当下,视觉艺术家则相对沉默。归究其因乃是白盒子体制内的当权者都较为保守,激进的作品在当下很难找到愿意资助的人。即使仍然有无所畏惧的艺术家持续发出声音,但是因为展出空间的缺乏,许多艺术家都只能默默在工作室抒发自身情感。泰国政府与反对方一直以来都将艺术当成争取意识形态的利器,在这拉扯中,反而令当代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呐喊的艺术可以卖么?
  然而所有问题都不得不回归于经济:这些在抗争中所产生的艺术作品,该是作为历史文物保存呢?又或是得以进入画廊体制进行销售?这又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在 2014年于台湾发生的学运中,某位艺术家与学生一起进入会场,开启他的“战地写生”。然而,在运动结束后,他的作品并未交付给学术机构相关的保存计划,也没有交给政府,而是交给了某些画廊的文化基金会。这样的举动不免引发“学运收割”的质疑,然而在多数批评的声音中,却忽略了艺术家的创作只是一种介入社会的行动,在兼具抗争者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下,重新拉出一条社会与艺术系统的新线,开启了更多讨论的可能性。
  在各种抗议发声的今日,举着口号尝试着被听到的人们何尝不是一种新型态艺术的创造者?艺术之于社会运动,或许不在于当下的愤怒与展现形式,也不在于对世界造成的剧烈变动,而是在于那份欲以沟通以求改变的精神。
其他文献
2015年被称为“文化复合地产”元年,文化地产蓬勃发展,这个概念我们早已不陌生。前有商业地产K11举办莫奈、达利展异常火爆,后有各大房企纷纷冠上文化地产的噱头推销住宅项目。文化地产市场热闹万分,一不小心就被乱花迷了眼。在这样的市场刺激下,能沉下心来坚持深入、精细做文化的地产就显得格外另类、值得夸赞。到过武汉“华发·中城荟”项目的行家,立刻就能从各处细微末节里感受到,这是一个将文化深入骨髓的项目:完
期刊
早在2013年年初时,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便展出了以东南亚及南亚国家为主题的大展:《无国家:东南亚及南亚当代艺术》(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近年来,国际间掀起了一股“东南亚热”,市场上对于东南亚现当代艺术的藏购需求在过去十年中达到一波高峰。在1997年时,美国就有以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为主题的艺廊,佳士得与苏富
期刊
2015年12月6日,山根彰正大师个展的开幕式在翡丽甲第售楼处优雅开幕。三十余件山根彰正大师的备前烧作品从日本备前市运到上海,在翡丽甲第售楼处展出九天。跨山越海,来赴一场精心准备的艺术之约。  初邂逅:金风玉露一相逢  在《FA财富堂》的引荐下,山根彰正大师的备前烧与翡丽甲第项目邂逅。它们有很多相似点,最大的相似便是:它们都因美好的人文精神而诞生。  山根彰正大师从中学时期开始学习备前烧,师从日本
期刊
与贾廷峰相遇纯属偶然。若干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798艺术区瞎逛,一贯只关注当代油画的我,那天居然走进了一个专门经营当代水墨的画廊,且被那里展示的老衲、田黎明、郭泰来等人的作品深深吸引。坐在画廊里的一位中年男人满头灰发,儒雅如教授,两眼锐利且不乏友好,于是自然攀谈,方知他就是画廊老板,姓贾。第一次相聊甚欢,他热情地邀我到里屋的办公室小坐,那里堆满的书籍和画作无声地叙说了他的才情和趣味。  自此以后,
期刊
作为跨两岸的首个EMBA项目,复旦台大班的诞生不仅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更体现着两岸最优秀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复旦和台大都有不断开拓进取的专业精神,它们以一己之力谋求合作,用学术研究影响、推动两岸的发展。这个时代,何其庆幸有众多学者站在学术之巅躬身于教育传播,当大众还在为世界好坏唏嘘时,他们正在用自身的行动撰写答案。  陆雄文:学术研究是我们的本分  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期刊
2015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来自中国苏州的 “物派”当代艺术展,受维也纳丝绸之路文化中心的邀请,在Mahlerstrasse14,Top2,1010Wien,Austria进行为期12日的展览。同时受邀加入“一带一路”的“艺术100+”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开启苏州与欧洲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2000多年前一条“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从此之后中西方的各种交流频繁影响了整个世
期刊
1955年生于伊朗,Houshiary在70年代早期就前往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并在毕业后与Anish Kapoor和Richard Deacon等一众艺术家被视为“新英国雕塑”运动的代表。从雕塑发展至绘画乃至动画作品,Houshiary从未改变的是其对生命、无穷性和流动感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的探索。即便Houshiary一贯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但她在艺术界的地位却毋庸置疑——1994
期刊
1992年,台湾山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先生设立了“罗中立奖学金”,其后,历时七届,共有35位获奖者,他们中的大部分艺术家已成为今天当代艺术领域的中坚力量。2006年,得到海外华人仇浩然先生的大力支持,“罗中立奖学金”重新启动,今年正好是第十年。“罗中立奖学金”旨在奖掖新人,鼓励那些勇于探索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子,为他们搭建平台,致力中国艺术后备新人的推出与培养。在过去的十年中,有4000多名学
期刊
2004年9月3日晚,在德国向来有“古典主义摇篮”之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德国魏玛“安娜·阿玛丽亚图书馆”发生火灾,三万册珍贵图书焚毁。德国文化部长魏斯称,这是“德国的文化灾难,也是世界历史的重大损失”。2009年中央美院学生宿舍的一场大火,烧掉很多学生作品。2011年7月3日,成都的暴雨洗劫了成都老蓝顶艺术区的四十多间艺术家工作室,全部损失在500万元以上。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
期刊
每当拍卖场上出现“天价艺术品”,总有两样东西如影随形:现场即时爆发的掌声和随后而至的大众的嘲笑声。前不久中国藏家花10亿买下的莫迪里阿尼的《裸女》、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4.5亿的汤伯利的“黑板涂鸦”,也照例引来大众与媒体的一片质疑与嘲笑——一个变形的女人、几根乱涂的线条,价值怎么能数以亿计?当然,对于已经丰收的卖家、藏家和拍卖行来说,这些杂音无非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一件天价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