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马上就要到了,想穿得简单、凉爽但是又时尚,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T-shirt无疑是最百搭的选择。未必每个人的衣橱里都有价值上万的西服、套装,但是一定有为数不少的T恤衫。据统计,T恤衫的全世界年销售量高达数十亿件,远远超过排名第二位的牛仔裤,是当今全球最流行、穿着人数最多的服装款式。
不得不说,T恤衫虽然是最平凡的基本款,但每个人却都能穿出属于自己的味道。历史上关于T恤衫的历史和八卦数不胜数,可究竟哪些才是靠谱的呢?
T恤衫又称T形衫。据西方史料记载,T-shirt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在意大利罗马的硬石餐厅里,展示着一件据说是凯撒大帝曾经穿过的T-shirt,旁边附注的说明也是一本正经:这件白色亚麻布的汗衫是凯撒大帝贴身的内衣,后来被本餐厅收藏,但是公元79年,庞贝火山爆发,餐厅和这件T恤都被掩埋,直到如今又见天日。实际上,硬石餐厅是以T恤文化和美式快餐文明的连锁餐厅,这出在罗马上演的小把戏只是一个玩笑,当不得真。
关于T恤衫名称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17世纪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卸茶叶的码头工人都穿这种短袖衣,人们把“Tea”(茶)缩写为“T”,将这种衬衫称为T-shirt即T恤衫;第二种说法是在17世纪时,英国水手受命在背心上加上短袖以遮蔽腋毛,避免有碍观瞻;还有一种说法是由袖与上身构成“T”字形,即其衣为T形缝合领,故此而得名。这两种说法都像模像样,也的确都有T恤衫的雏形在里面,但真正意义上的T-shirt诞生的历史实际上还不到一百年。
T恤是“T-shirt”的音译名,保留了英文起首字母“T”。在20世纪初,服装公司的产品目录上T恤仅仅是作为内衣来推销,而日本著名服装企业优衣库推出的贴身吸汗家居T恤,采取的也还是这种最经典的黑白灰款式。因为它吸汗、透气的特点,经常被出海远航的水手们穿在外面,即便在甲板上被海水打湿它也会迅速干燥。由此,T恤衫也迎来了第一个别称——水手衫。
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韦伯英语大辞典就已经将“T-shirt”收录其中,但上层人士和中产阶级依然把T恤等同于内衣看待。然而在工人阶级那,有趣的变化已经悄然上演。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在美国上映,最先吸引人们的既不是迷离复杂的剧情,也不是费雯丽即将老去的容颜,而是裹在男主角马龙·白兰度身上那件白色T恤。彼时年轻的白兰度,调动其满身的健美肌肉和青春洋溢,“一件普普通通的白色布片被他穿出了古希腊天神下凡的感觉”(美国媒体语)。
《欲望号街车》导演伊利亚·卡赞在受访中爆料,让白兰度穿白色T恤不是自己的发明,而是因为白兰度本人在一次排练时偶然穿着,迷倒了片场上至七十岁老妪下至豆蔻少女的所有女性工作人员,于是自己拍板决定:全片拍摄,白兰度只允许穿白色T恤衫。阴差阳错,不仅成就了一代银幕男神,更让白色T恤衫在全美国以核爆炸的态势迅速流行起来。
在白兰度之后,詹姆士·迪恩在电影《无因的反叛》中也身穿T恤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领搭配白色T恤的扮相,使得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又多了一个模仿样板。而在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所掀起的嬉皮风潮中,T恤衫与蓝色牛仔裤、黑色皮夹克一起,成为叛逆青年们游行示威必备的标准“三件套”,代表着对传统礼节、上流品位的极度藐视和摒弃。
1973年,《妇女时装日报》声称T恤是社会文化运动的首席发言人。据悉,1972年尼克松“水门事件”丑闻遭揭穿之后,短短一个月全美就卖出了4800万件抗议T恤。而利用各种五花八门的字体与图案,在白色T恤上印上幽默的广告、讽刺的金句、自嘲的理想以及惊世骇俗的欲望,就此成为传统。而这个习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传到中国,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叫T恤衫,而是“文化衫”。
时过境迁,T恤衫的反传统、反体制意味已经基本褪色,转而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说到这,你会否低头看看自己的T恤上都写了些什么呢?
不得不说,T恤衫虽然是最平凡的基本款,但每个人却都能穿出属于自己的味道。历史上关于T恤衫的历史和八卦数不胜数,可究竟哪些才是靠谱的呢?
T恤衫又称T形衫。据西方史料记载,T-shirt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在意大利罗马的硬石餐厅里,展示着一件据说是凯撒大帝曾经穿过的T-shirt,旁边附注的说明也是一本正经:这件白色亚麻布的汗衫是凯撒大帝贴身的内衣,后来被本餐厅收藏,但是公元79年,庞贝火山爆发,餐厅和这件T恤都被掩埋,直到如今又见天日。实际上,硬石餐厅是以T恤文化和美式快餐文明的连锁餐厅,这出在罗马上演的小把戏只是一个玩笑,当不得真。
关于T恤衫名称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17世纪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卸茶叶的码头工人都穿这种短袖衣,人们把“Tea”(茶)缩写为“T”,将这种衬衫称为T-shirt即T恤衫;第二种说法是在17世纪时,英国水手受命在背心上加上短袖以遮蔽腋毛,避免有碍观瞻;还有一种说法是由袖与上身构成“T”字形,即其衣为T形缝合领,故此而得名。这两种说法都像模像样,也的确都有T恤衫的雏形在里面,但真正意义上的T-shirt诞生的历史实际上还不到一百年。
T恤是“T-shirt”的音译名,保留了英文起首字母“T”。在20世纪初,服装公司的产品目录上T恤仅仅是作为内衣来推销,而日本著名服装企业优衣库推出的贴身吸汗家居T恤,采取的也还是这种最经典的黑白灰款式。因为它吸汗、透气的特点,经常被出海远航的水手们穿在外面,即便在甲板上被海水打湿它也会迅速干燥。由此,T恤衫也迎来了第一个别称——水手衫。
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韦伯英语大辞典就已经将“T-shirt”收录其中,但上层人士和中产阶级依然把T恤等同于内衣看待。然而在工人阶级那,有趣的变化已经悄然上演。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在美国上映,最先吸引人们的既不是迷离复杂的剧情,也不是费雯丽即将老去的容颜,而是裹在男主角马龙·白兰度身上那件白色T恤。彼时年轻的白兰度,调动其满身的健美肌肉和青春洋溢,“一件普普通通的白色布片被他穿出了古希腊天神下凡的感觉”(美国媒体语)。
《欲望号街车》导演伊利亚·卡赞在受访中爆料,让白兰度穿白色T恤不是自己的发明,而是因为白兰度本人在一次排练时偶然穿着,迷倒了片场上至七十岁老妪下至豆蔻少女的所有女性工作人员,于是自己拍板决定:全片拍摄,白兰度只允许穿白色T恤衫。阴差阳错,不仅成就了一代银幕男神,更让白色T恤衫在全美国以核爆炸的态势迅速流行起来。
在白兰度之后,詹姆士·迪恩在电影《无因的反叛》中也身穿T恤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领搭配白色T恤的扮相,使得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又多了一个模仿样板。而在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所掀起的嬉皮风潮中,T恤衫与蓝色牛仔裤、黑色皮夹克一起,成为叛逆青年们游行示威必备的标准“三件套”,代表着对传统礼节、上流品位的极度藐视和摒弃。
1973年,《妇女时装日报》声称T恤是社会文化运动的首席发言人。据悉,1972年尼克松“水门事件”丑闻遭揭穿之后,短短一个月全美就卖出了4800万件抗议T恤。而利用各种五花八门的字体与图案,在白色T恤上印上幽默的广告、讽刺的金句、自嘲的理想以及惊世骇俗的欲望,就此成为传统。而这个习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传到中国,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叫T恤衫,而是“文化衫”。
时过境迁,T恤衫的反传统、反体制意味已经基本褪色,转而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说到这,你会否低头看看自己的T恤上都写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