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的生态性解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冰心传统的自然观渗透着浓厚的生态意识,具有生态的整体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她用独特的方式阐述生态理念,将爱的哲学、童心等融入自然观,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人与自然相互包容的整体性画卷。
  关键词:生态文学;整体性;自然观;和谐
  王诺在《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一书中提出“一、生态文学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而不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的利益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文学。二、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三、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四、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力量,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冰心作品中,尤其有自然渗透的作品中,人只是自然的一隅而并非以人为中心。她大部分作品都能表现出人与宇宙,人与自然整体性特征。对于海与湖的描写,将其富裕了亲情与友情的形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大量的雨意象描写侧面烘托出人性的缺失,以及社会的阴冷。冰心爱的哲学观与自然观渗透在冰心作品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现代性的视野下和谐的生态思想。
  一、自然观的整体性意识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侵略性的,盲目的扩张必然使得自然承受着肆意的践踏,自然运用灾难来反抗人性,却带来了人类更加坚定的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然而冰心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空间。
  冰心在五四时期,文学精英们开始集中精神探讨“人”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整体性。人类只是自然界众多的组成元素中的一个,人类如落叶,如草虫,在自然中并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在冰心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随处可见的宇宙、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繁星》第一首诗:“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见他们的对话,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相互赞许了。”冰心用柔和的声音表达对自然对宇宙的敬畏之情,在自然的语境中,人类并没有过高的姿态,是灵动的个体,在宇宙的面前,又是如此的渺小。繁星闪烁的天空,并没有人为“聒噪”的情感衬托,也没有夸张的表达。闪动的群星是在用自然的语言传递安静祥和的夜晚的静谧。冰心说:“我们只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又说:“自然啊,请你容我之问你一句话,一句郑重的话,我不曾错解了你吗?”在自然的面前,人们应该学会谦卑,怀有敬畏之心,而不是自以为是。在自然与宇宙面前应该如此,在人际交往中更应该如此。
  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往往是人的社会性凌驾于自然之上,以征服自然为目标,而不能与自然进行友好的对话。生态整体思想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呼吁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或者一贯的屈服于自然,而应该与自然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稳定的生态关系。冰心经常与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黄昏—深夜,槐树下的狂风,藤萝上的密雨,可能容我暂止你?病的弟弟刚刚睡浓了呵!”另外更有“许多话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的潮石,直到我蔽膝的毡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在冰心与自然的对话中,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高傲的姿态,而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怜惜与祈求。人类可以凭借智慧与工具肆意的践踏自然,同时也可能遭受到自然无情的报复。冰心与自然平等的对话中,有自然对冰心的要求,也有冰心对自然的期盼。在融洽的氛围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创造出了和谐的整体性的氛围。
  冰心的自然观传达出了公平、和谐与整体性的观念。其文学精神的突出价值就在与她对于人类本质精神的把握。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类”而存在,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以一个相互尊重的整体而存在。
  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学作品描述的大多是悲剧性的事件,这与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背景分不开,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危机意识,在人们的内心中为生态造就一种崇高感,来唤醒内心的生态意识。正如王岳川所说:“生态文学在文学文本中空前地凸显人类的重大困境,激目的是探索人与自然发展的互惠型的人类自然新伦理。”
  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生活方式质的飞越,但是面对千疮百孔的生态现状,冰心对人们的生活状态产生了质疑。在《山中杂记·机器与人的幸福》一文中:“休息的时间内,山前耕地的汽机,轧轧的声满天地。农人所节省的一天半天的工夫,和这几十个病人,这半日精神上所受的痛苦和损失,比较起来,相差远了!机器又似乎未必能增益人类的幸福。”工业化在改变自然的面貌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困境。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造成了生态的悲剧,而人们并没有分析总结最根本的原因,反而利用现代技术强行为生态的疮口打上补丁。在《广岛——控诉的城市》中又写到“十年过去了,日本人民不断地辛勤劳动,仍然没有能够掩盖起这一大片废墟!十年过去了,万千受伤者的血和泪仍在不断地涓涓地流!这人间地狱的惨状,已经引起我们对于原子狂人们的无比愤怒。”冰心痛斥现代战争对于生态的摧残与毁灭,这是人类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伤痕。同时生态用悲剧开始向人们反击,他恶魔一样在人类的血肉上,传布着有毒的猖狂。
  冰心具有独特的生态审美意识。在人与自然不协调发展的悲剧面前,试图用诗意描绘的方式来解读自然,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爱与哲学融于自然,将自由与童心融入自然。《山中杂记》:“我愿意终身在森林中,我足踏枯枝,我静听树叶微语。清风从林外吹来,带着松枝的香气。白茫茫的雪中,除我外没有行人。我所见所闻,不出青松白雪之外,我就似可满意了!”冰心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大自然,温暖又祥和。她与自然融为一体,用平等的眼光打量自然的变化,感悟自然、包容自然。而非将人性泛滥到自然中,玷污自然的净土。她充分让自然性爆发本源的光辉,有泪而不觉得悲凉,有伤而不觉得痛苦。冰心《我的童年》中:“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我一想到海,我的胸就开阔了起来,宁静了下去。”冰心的自然中时刻透露着童真的气息,这是冰心对于阐释生态性的贡献。人们应该回到本真中看待自然、体会自然。自然是冰心孩时的记忆,是不掺杂任何审美经验以及抽象意义的自然本真,而感受自然美的过程更是不应掺杂过多理性认识与人格力量。在生态意识的反思中,人们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平等的对话,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7-220.
  [2]冰心.新编冰心文集(第二卷)[G].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
  [3]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王耀(1991-),男,山东临沂,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成都市18所中学的40名教师以及660名学生,了解师资配备情况、足球教学、课外足球活动和竞赛情况、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情况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研究发现:学校参与校园足球的教师趋于年轻化、有干劲,但教师的专业水平低、参加培训的次数比较少、带队训练的补助比较少,不仅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足球的发展水平。成都市各个中学足球的足球课教学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学校开设了足球课,但教学内容却不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20%~50%[1]。选择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46例早期DN患者,给予丁咯地尔联合辛伐他汀
自然.它在一切之中,包含万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及,无形无象,永恒不变,它有规律,循环往复,它生育万物,养育万物,运行万物,万物顺它者昌盛,逆它者衰亡.张彦远在《历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任何生命和疾病都有产生、发展、变化、灭亡的过程.
当前世界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就是足球,由于足球项目在国内发展时间比较短,因而足球水平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国内足球要想提升整体水平,这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培养.高职院校足球
期刊
为了参加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百城首映礼,“瓷娃娃”赵光有摇着轮椅从北京东五环出发赶赴北三环,一路三次换乘,所有的地铁站台,工作人员都提前开启了升降梯,并送上热情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现今许多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实情况,从教师的备课与上课方面进行研究。而改进集体备课活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优化设计;生态课堂;备课上课;心灵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1.引言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而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共享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平台,是校本教研“同伴互助”的
通过个人在教学中的实践不难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上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阅读习惯不正确、背景知识缺乏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听、说、写、译等能力的形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