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深入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从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组建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不断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同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中明确提出“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做出了重要部署。
1 现代学徒制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与企业间密切合作,教师在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企业的师傅在施工现场传授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局限于书本中的想象,能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了解未来职业走向和发展规划。在学徒制中,学徒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是“做中学”的典型。通过调研,现代学徒制具有如下特点:学校、企业沟通招生,实现招生和招工统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每门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授课地点转变到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授课任务由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老师共同承担。
虽然国家在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而且从2014年12月12日起,进行了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是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上不够全面、人才培养路径上较为模糊、办学资源上较为短缺、师资力量上相对匮乏、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需求上不够契合等问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解决。
2 高职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实现形式,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一些高职院校道桥专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层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很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交替”模式、“订单班”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识学教做”一体化模式等。这些模式对高职道桥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起到借鉴、促进作用,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高职道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具备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一线的施工技术、质量检测、施工测量、现场管理、工程监理、养护维修等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服务于道路桥梁工程的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道桥专业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2.1 学生到工地,较为盲从。
很多学生到工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啥都不会啊”,较为盲从和不适应,图纸看不懂,测量放线、钢筋放样不知从哪下手,基础不知道标高等等,这些反映出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培养目标并未全部实现。
2.2 职业技能限于表面
虽然学生在学校通过了测量中级工、高级工的考试,并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但在工地上进行应用时,学生还是不知如何放线,工程造价软件在实际应用时也不知如何计算。这些都反应出学生的职业技能较低,企业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对职业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训,浪费资源和时间,对职业学生录取率也会降低。
2.3 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实施
目前,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场所在学校,学生的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缺伐。尽管教学模式注重了实践,注重了校企合作,但合作留于表面,校企合作就是简单的“冠名班”而已,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的适应能力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调研中,一些学校的“订单班”,依然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进行测量、概预算等方面的培训,虽然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施工技术、测量仪器、软件等方面的更新很快,这些教师的知识储备仍然跟不上更新的速度。
2.4 实训资源投入不足,“双师型”师资结构比例较低。
一些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实训资源投入不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主要对道桥专业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解,通过视频的方式加深理解,导致学生并不清楚具体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实践能力较差。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应届研究生,是从学校进入学校的,理论知识强,但实践技能弱,有企业工作经验且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较匮乏,虽然很多教师获得了“双师”证书,但在能力上并未达到双师标准,在教学中没有真正的“实干”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岗位时间偏长,专业性不强。
3 高职道桥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策略
3.1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道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选择有意愿、责任感较强的企業作为校企合作单位,通过与其签订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确定合作关系,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设置现代学徒制招生岗位,如材料员、施工员、试验员、资料员、造价员、监理员等;同时邀请合作单位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技术骨干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研究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明确校企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的分工。如企业要完成一个任务,需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的子任务,而这些子任务的完成所需要的知识,专业教师把其转换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吻合,即完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授课。 3.2 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方面,应制定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参照学徒所在岗位的职业标准,将工作岗位上学习和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考核评价内容应从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变;考核评价标准应偏向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考核评价主体应充分尊重企业和学生的地位,发挥企业师傅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效果。
3.3 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
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企业选派在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试验、内业、造价等方面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师傅,职业院校选派基础好、组织、管理、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另一方面,可以将师傅——企业专家引入到学校,让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吉林省的好多职业院校都引入了企业的“高级师傅”——“长白山技能名师”,名师的加入,为职业院校注入的新鲜的血液。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师傅在教学时容易缺乏系统性,需要定期对企业师傅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教能力。职业院校教师理论知识较好,实践知识和能力缺乏,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顶岗实践,积累施工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3.4 建立岗位技能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岗位技能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企业岗位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更好的使岗位需求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吻合,需针对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造价员等具体的工作岗位,由企业分析撰写工作任务及学生需要获取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分析完成后由“企业师傅”与“学校专职教师”进行研究课程的设置、授课的内容、授课地点等,让学生从课程中更好的获取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深度参与的教育模式,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有着质的突破。此模式实现了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结合,教师与师傅的结合,这种深度的结合形式,也就完成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道路桥梁专业现代学徒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需要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制定道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组建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2]王子南,冯水莲.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整合的探索研究[J].职业教育,2013(07):9-13.
[3]王艳飞.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67-71.
作者简介
杨哲(1982-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道桥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王永利(1982-),女,吉林省松原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劉宇(1978-),男,吉林省农安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道桥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李可师(1980-),男,吉林省安图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速铁道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作者单位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深入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从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组建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不断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同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中明确提出“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做出了重要部署。
1 现代学徒制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与企业间密切合作,教师在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企业的师傅在施工现场传授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局限于书本中的想象,能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了解未来职业走向和发展规划。在学徒制中,学徒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是“做中学”的典型。通过调研,现代学徒制具有如下特点:学校、企业沟通招生,实现招生和招工统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每门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授课地点转变到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授课任务由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老师共同承担。
虽然国家在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而且从2014年12月12日起,进行了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是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上不够全面、人才培养路径上较为模糊、办学资源上较为短缺、师资力量上相对匮乏、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需求上不够契合等问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解决。
2 高职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实现形式,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一些高职院校道桥专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层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很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交替”模式、“订单班”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识学教做”一体化模式等。这些模式对高职道桥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起到借鉴、促进作用,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高职道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具备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一线的施工技术、质量检测、施工测量、现场管理、工程监理、养护维修等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服务于道路桥梁工程的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道桥专业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2.1 学生到工地,较为盲从。
很多学生到工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啥都不会啊”,较为盲从和不适应,图纸看不懂,测量放线、钢筋放样不知从哪下手,基础不知道标高等等,这些反映出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培养目标并未全部实现。
2.2 职业技能限于表面
虽然学生在学校通过了测量中级工、高级工的考试,并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但在工地上进行应用时,学生还是不知如何放线,工程造价软件在实际应用时也不知如何计算。这些都反应出学生的职业技能较低,企业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对职业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训,浪费资源和时间,对职业学生录取率也会降低。
2.3 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实施
目前,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场所在学校,学生的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缺伐。尽管教学模式注重了实践,注重了校企合作,但合作留于表面,校企合作就是简单的“冠名班”而已,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的适应能力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调研中,一些学校的“订单班”,依然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进行测量、概预算等方面的培训,虽然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施工技术、测量仪器、软件等方面的更新很快,这些教师的知识储备仍然跟不上更新的速度。
2.4 实训资源投入不足,“双师型”师资结构比例较低。
一些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实训资源投入不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主要对道桥专业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解,通过视频的方式加深理解,导致学生并不清楚具体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实践能力较差。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应届研究生,是从学校进入学校的,理论知识强,但实践技能弱,有企业工作经验且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较匮乏,虽然很多教师获得了“双师”证书,但在能力上并未达到双师标准,在教学中没有真正的“实干”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岗位时间偏长,专业性不强。
3 高职道桥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策略
3.1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道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选择有意愿、责任感较强的企業作为校企合作单位,通过与其签订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确定合作关系,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设置现代学徒制招生岗位,如材料员、施工员、试验员、资料员、造价员、监理员等;同时邀请合作单位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技术骨干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研究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明确校企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的分工。如企业要完成一个任务,需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的子任务,而这些子任务的完成所需要的知识,专业教师把其转换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吻合,即完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授课。 3.2 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方面,应制定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参照学徒所在岗位的职业标准,将工作岗位上学习和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考核评价内容应从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变;考核评价标准应偏向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考核评价主体应充分尊重企业和学生的地位,发挥企业师傅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效果。
3.3 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
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企业选派在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试验、内业、造价等方面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师傅,职业院校选派基础好、组织、管理、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另一方面,可以将师傅——企业专家引入到学校,让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吉林省的好多职业院校都引入了企业的“高级师傅”——“长白山技能名师”,名师的加入,为职业院校注入的新鲜的血液。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师傅在教学时容易缺乏系统性,需要定期对企业师傅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教能力。职业院校教师理论知识较好,实践知识和能力缺乏,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顶岗实践,积累施工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3.4 建立岗位技能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岗位技能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企业岗位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更好的使岗位需求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吻合,需针对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造价员等具体的工作岗位,由企业分析撰写工作任务及学生需要获取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分析完成后由“企业师傅”与“学校专职教师”进行研究课程的设置、授课的内容、授课地点等,让学生从课程中更好的获取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深度参与的教育模式,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有着质的突破。此模式实现了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结合,教师与师傅的结合,这种深度的结合形式,也就完成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道路桥梁专业现代学徒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需要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制定道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组建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2]王子南,冯水莲.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整合的探索研究[J].职业教育,2013(07):9-13.
[3]王艳飞.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67-71.
作者简介
杨哲(1982-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道桥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王永利(1982-),女,吉林省松原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劉宇(1978-),男,吉林省农安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道桥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李可师(1980-),男,吉林省安图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速铁道施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作者单位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