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ly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丨李超

  天下名山无数,为何泰山能有这样的气势,其名气就如同山中“帝王”一般让人膜拜呢?
  这还得从古代帝王的封禅说起。封禅,是中国古代极其重要也极为古老的一种最高祭祀仪式。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从而泰山石自古就有了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宅压邪的特殊寓意,是中国最具灵气的石头之一。
  除了历代帝王的“捧场”,泰山的名气还与文人墨客的登临、颂扬紧密相连。孔子曾这样发过感慨: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迁也讲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虽然关于泰山的诗文浩如烟海,但我感到最著名的和脍炙人口的当属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尤其是它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可谓千古绝唱,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和思索。据历史记载,杜甫曾多次来山东游历。为什么呢?
  公元736年 (唐开元二十四年),25岁的杜甫在齐鲁大地游历,当时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担任司马,他来山东是為了探望老爸。作为“官二代”的杜甫,其实也十分喜欢游览祖国大好山河。况且在唐代,文艺青年们都十分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自不用多说,就是放在今天,他也是“资深驴友”。所以就算是给人感觉苦哈哈的“诗圣”杜甫,在青年时期也曾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故此次来到齐鲁大地,他也少不了登山望远,饱览山东的山山水水。
  在唐天宝三年秋,知识青年杜甫和诗坛大佬李白、边塞诗人高适在河南洛阳相识,随后,结伴到河南东部和山东游历,而杜甫的另一个好友苏源明恰好是在泰山读书,所以杜甫这次到山东来,还顺带和好友相聚,执酒言欢。不过这苏源明读书的地方有些特殊,在哪里呢?据说就是在泰山山顶上。所以文弱书生杜甫,想与好友见一面也着实不易,必须得有耐力和毅力才行。试想当他气喘吁吁地登到山顶,放眼远望,只见洁白的云朵,绵延的群山,都似远似近地匍匐在脚下,那一刻或许恰巧就是“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撞开了心门。
摄影丨胡建新

  其实,杜甫游山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孔孟之乡的文化吸引。唐开元二十七年,杜甫在山东时,正是唐王朝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大大提高孔子地位的时候,这难道是巧合?其实不是。据统计,从唐开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年,从天宝三年至四年,杜甫前后共有七年的时间在山东一带游历,山东风物给他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望岳》,他还写了《登兖州城楼》、《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等。从此,也才有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说法。
  关于泰山的诗歌有这么多,为什么偏偏《望岳》千古流芳、妇孺皆知呢?这还要说《望岳》和其它诗相比有自己特殊之处。
  我们知道,泰山神仙鬼魂之说,古已有之。因此,杜甫以前的诗人,包括和杜甫同时代的李白在内,在他们写的泰山诗中,都带有浓厚的游仙成分。只有杜甫的《望岳》诗是把泰山从鬼神、神仙、封禅的迷雾中解放出来的一个标志,是泰山风景诗的开创性作品。只有他才第一次洗尽了历史的沉淀,还了泰山自然美的本色。泰山雄伟壮丽,博大幽深,从此泰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天地间的伟大构造!
  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五岳之首”的泰山,依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泰山的风景同样还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摄影丨丁培运

  时至今日,遍地都是景区,但登泰山依然是我们旅行目的地中重要的一个。因为它在众人心中除了遗留的神圣感之外,还有瑰丽的风景奇观——泰山四大奇观。
  第一大奇观就是泰山日出。那种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感觉,也正是“天下第一山”——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这岱顶观日的奇观,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第二大奇观是泰山佛光。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像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这种景象需要缘分才能碰到,可遇不可求。
  第三大奇观是云海玉盘。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湿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腾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过了一把神仙的瘾。
  第四大奇观是晚霞夕照。这种景象亦是美的醉人。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如果你有一颗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的心,那泰山始终是绕不过的那座高山,等你来哦!
其他文献
五女山位于桓仁滿族自治县桓仁镇北侧8公里处,相传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这里曾是高句丽民族开国都城,作为高句丽王城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女山景色秀美,山上的飞来峰独矗一帜,一线天幽壑深远,鬼斧神工。一线天最深处31米,最窄处0.65米,站在其中向上仰望,仅为一线蓝天。登太极亭凭栏远眺,观山下川流迂曲;登临点将台,则可见桓龙湖卧踞足下,十分壮美。  五女山山城依山势而建,东、西、北三面
期刊
世界進入读图时代后,影像与图片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重要且便捷的信息传递载体,将越来越多地发挥文化交流与文明融合的功能,为世界各地人们的对接、交流、互动发挥巨大作用。  从世界摄影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的摄影已不再是传统固化的某一类艺术形式,它更是一个充满包容性、开放性、系统性的媒介和学科,在当代科技发展和文化背景下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  今年,在第七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上《欧美亚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展
期刊
期刊
公元1074年,39岁的苏东坡,正值壮年,在杭州任职期满,自请调至密州。密州,即山东诸城。此地自古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直到苏轼的到来。伴随着苏东坡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密州从而名扬天下。  其中《江城子 · 密州出猎》算得上是首功之作。摄影丨陈勤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期刊
26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就在这一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山东东方国际摄影艺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评选”在山东拉开了序幕。十位来自全国各地踌躇满志的新锐青年脱颖而出,被授予了“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称号。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探索和创新,引领了当时中国摄影创作的新潮流。这次评选是中国摄影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由中国摄影家协
期刊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玉雕工艺一直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一门手艺,但原料大多数以翡翠和田玉玉石为主,若在硬度仅次于钻石的蓝宝石上雕刻,那绝对是一件十分考验工匠能力的事情。而就在“中国蓝宝石之都”的昌乐,有这样一位堪称“国家级”的蓝宝石雕刻大师——刘海。可以说,是昌乐蓝宝石成就了刘海的雕刻之路,而刘海的雕刻艺术又让昌乐蓝宝石的光芒更加闪耀。  走进位于昌乐宝石城内刘海经营的珠宝店,一尊尊放置在玻璃罩里
期刊
2018年10月29日,第五届国际“我们的海洋大会”(Our Ocean Conference 2018) 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来自7个国家的6位总统和1位副总统、36名部长级官员以及来自70多个国家的19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受美国环保协会(EDF)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的邀请,本刊记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印尼总统佐科维(Jokowi)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他在开幕致辞中,呼
期刊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它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弟子有三千人,当中贤人有七十二人,他是当时办私学的第一人,孔圣人的丰功伟绩早已被世人熟知,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孔夫子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孔夫子能有这么大的学问,难道是家庭背景显赫和家教良
期刊
發“宝石财”的“蓝色梦”  昌乐县是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齐国曾在昌乐境内建都,第一位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几十年前这里经济比较落后,人们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然而,1988年以来,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无名小县一跃成了中外驰名的宝石产区,而带来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就是令人心醉的蓝宝石。蓝宝石的发现,更是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一片神秘的色彩。  昌乐县位于泰山和沂蒙山脉的东端。
期刊
摄影丨董广文  故事毕竟是故事,关于崂山道士的穿墙术,至今也没有实证,所以没有探讨的必要,毕竟常人做不到幻化成粒子,可以跨时空存在。不过,崂山作为刻满浓重历史文化的道教名山,一直以来都是充满神秘的地方。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的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劳山”最早出自《诗经》“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汉代称“不其”,晋及南北朝称“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