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有义务也有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形成对自然环境正确的观念,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中生物;教学
  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生物知识与解题能力上的发展,却忽视了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重新确立教学观念,充满考虑到生物科学和学生成长的长远需求,进行合理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进一步体现出高中生物教学的价值。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材上的知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断的向学生展示着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并且顺应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和环境相互协调。
  比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给学生展示了这样的一副情景:在下雨的过程中,一条小溪的溪水逐渐变得浑浊,在雨停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小溪里的水又变得十分清澈了!在展示完了这样的情景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小场景,你可以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功能?单单依靠这个情景,学生可以很快得出“自然界具有强大的恢复能力”这样的结论,如此,不仅让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中来,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
  二、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
  生物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发地去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这一节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调查癌症发病率”的课下研究任务。学生需要以小组的方式去展开这次的探究互动。首先要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确定好需要调查的内容,并且根据小组的能力以及目标来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之后再进行分工合作,最后将各个成员的调查成果匯总到一起,制作成调查报告,递交给教师。这样,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了解教材之外的生物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癌症和环境污染之间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从而使学生正视环境污染问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关注学生的行为,因材施教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污染、不浪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实际行为,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来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将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为行动,提升环境保护渗透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想一想人口的快速增长会从哪些方面影响到自然环境。为了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笔者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包含我国一年内消耗的一次性筷子等等,受到这些真实数据的感染,学生的表达欲望很快地被调动了起来,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下,学生的环保观念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
  四、利用媒体的力量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很难一直进行研究性的活动,因此,在确保学生学习质量不受质量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力量来进行环保观念的渗透,让学生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取到相关的信息,丰富学生的生物学习经历,让丰富多样的媒体资料去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媒体技术来给学生播放与环境相关的电影,让震撼的画面去激活学生的情绪。各种各样的电影、纪录片等都呈现出了人类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后天》等等,在这些具有震撼特效的影片的感染下,学生会很快地认识到对环境的伤害很多时候都是会带来反作用的,人类终究会自食恶果,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共赢。总之,教师要合理的使用媒体设备和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渗透的效果。
  本文针对环境保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展开了一番叙述。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是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合理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逐渐地将这种意识转变为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伟平.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唐谨丁.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此论文为课题《中学生环境教育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洞口县第二中学 湖南省 邵阳市 刘霞香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社会本就是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所构成的,并且正是因为合作关系的存在,人类社会才有着高效化和和谐化的特性。也就是说,人类具有合作意识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进步与发展,还能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构成现代化社会的存在。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必须去重视对于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幼儿们能够在起始阶段形成基础性的合作意识,以奠定之后的合作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的开展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能从学生的有效引导出发构建有效化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而达成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对高中数学学科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型;有效教学  高中数学的课型主要有概念课、复习课和习题课三种,三种课程分别指向了新课教学、复习教学和解题教学。为了达成三种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落实,小学校园在教导小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小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目,其知识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对于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艰难的挑战。当下时段,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教学技巧,为小学生带来的数学课堂学习存在较大的枯燥性,不利于小学生数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开展有效地科学教师模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为适应,同时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自身应当切实转变传统也应试教育思想,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
期刊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已达到学以致用,所以,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常用知识,将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实际;应用  初中生物学科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很多,因此教学和生活经验联系紧密,频繁用到生活中的实例,联系生活实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校的教学重点由以前的学科成绩转变为了素质教学,而且课堂教学越来越追求高效性。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主动学习并充分利用时间扎实地掌握住所学知识。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知识的学习都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联系密切,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经历高考后会步入大学开始接触社会。因此,高中政治对于学生提高对国家和世界发展的了解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教学,需要体育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借此全面提升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水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相关体育运动知识时,应当按照“新课改”教学思想的要求,为学生们创编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使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综合性的教学策略设计,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知识学习质量。  关键词
期刊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环境是家庭和幼儿园,对其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人物是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幼儿园建立合作,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以下内容中,我将本着工作实际,谈一些我对家园共育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家园共育 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一、家园共育的概念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完成对幼儿的能力培养、学习与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中阅读占有很大一部分。阅读考察学生的单词储备和理解能力,所以学生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提升阅读水平。受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响,阅读教学策略应该向着多元化方向去发展。集中针对初中生阅读能力差、阅读速度慢和审题不准确等问题进行解决。有侧重的传授英语阅读技巧,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提升阅读做题能力,打开新思路并有所创新。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培养  【引言】随着现代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将德育的渗透纳入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使其具有故意性,有机性和有效性。教師既不能离开课程表来创建另一套课程,也不能应用简单的标签方法。相反,教师需要充分探索数学知识的思想和教育因素,积极健康地影响学生,并通过教学达到“教育”的目标。数学作为主要学科,具有自己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不仅要传播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解决诸如深入分析之类的实际问
期刊